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蛞蝓胶囊致畸和致突变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蛞蝓胶囊是否具有致畸和致突变的毒理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大鼠致畸胎、艾姆斯(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体外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的蛞蝓胶囊致畸胎、致突变性。结果蛞蝓胶囊各剂量对孕鼠体重、胚胎早期发育、胚胎生长发育、以及胎鼠的骨骼发育和内脏器官发育等均无不良影响。无论加与不加S9,各剂量组诱变TA98、TA100种菌落数均未超过自然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对小鼠的微核率无明显的影响(P〉0.05)。蛞蝓胶囊对培养的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结构无致畸变作用。结论蛞蝓胶囊各剂量均无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说明在临床应用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Yan PK  Lin GQ  Luo QF  Xie JK 《中药材》2011,34(7):1086-1089
目的:研究蛞蝓冻干粉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运用氢氧化铝加卵白蛋白建立豚鼠支气管哮喘模型,观察蛞蝓冻干粉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及对卵蛋白致敏豚鼠肺支气管灌流量、肺泡灌流液和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蛞蝓冻干粉能减少诱发豚鼠哮喘的死亡数,延长诱喘潜伏期(P<0.05),其抗哮喘作用与对照药氨茶碱相当;能显著降低哮喘豚鼠的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的白细胞计数以及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P<0.05),且在中剂量63 mg/kg时,药物达到最佳效应;氨茶碱和蛞蝓冻干粉中、高剂量治疗组豚鼠肺支气管灌流量显著增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IL-2和IL-4显著降低(P<0.05)。结论:蛞蝓冻干粉能显著抑制支气管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海南省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感染现状,为继续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2019年,按海南省的地理方位和水系分布,抽取与2006年一致的5个调查点,采集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螺蛳,以"肺检法"结合"匀浆法"检测中间宿主并查找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结果 2018-2019年,在5个调查点共检测野外采集螺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蛞蝓提取物(LE)对环磷酰胺(CTX)治疗肝癌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TX组(0.02 g/kg),LE低、中、高剂量组(即LEL、LEM、LEH组,0.6、1.2、2.4 g/kg),CTX+LE低、中、高剂量联用组(即CTX+LEL、CTX+LEM、CTX+LEH组,剂量同各单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于左腋下接种小鼠肝癌细胞H22以复制荷瘤模型。接种24 h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小鼠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10 d。末次给药后第2天,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测定体质量和胸腺指数(LI)、脾指数(SI),检测抑瘤率,并采用金氏公式评估联合用药的效果(q);检测模型组、CTX组和各联用组小鼠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计数以及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并采用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别检测上述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模型组、CTX组和CTX+LEM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癌基因蛋白(p53、Bcl-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精神不佳,且出现多饮、多食症状;其体质量、TI、SI虽较正常组无明显异常(P>0.05),但其WBC计数、AST含量均显著升高,ALT、BUN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上述症状有所改善;各给药组的瘤体质量,CTX组的TI、SI以及各联用组的TI均显著降低,但LEL组、LEH组的瘤体质量,LE单用组及各联用组的TI、SI均显著高于CTX组,各联用组的瘤体质量均显著低于CTX组(P<0.05或P<0.01);各给药组的抑瘤率为29.58%~72.08%,CTX+LEL组、CTX+LEM组、CTX+LEH组的q值分别为1.03、0.97、0.86。与模型组比较,CTX组小鼠的WBC计数和AST、BUN含量,各联用组的MDA含量,各给药组的VEGF、TNF-α、IL-6水平以及CTX组和CTX+LEM组的Bcl-2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各给药组的SOD、GSH活性以及CTX+LEM组的p53表达水平,CTX组和CTX+LEM组的Bax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各联用药组的WBC计数和AST含量以及CTX+LEM组的ALT含量,CTX+LEH组的SOD活性和CTX+LEM组的GSH活性均显著高于CTX组,CTX+LEH组的MDA含量,CTX+LEM组、CTX+LEH组的VEGF、TNF-α水平和各联用组的IL-6水平均显著低于CTX组(P<0.05或P<0.01)。结论:LE和CTX联用具有相加的抑瘤作用,且LE可减少CTX致小鼠免疫功能减退、骨髓抑制等毒性反应,具增效减毒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抑制血管生成和炎症因子分泌以及调控凋亡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蟾蝓保元汤(CYBY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化疗方案的辅助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137例NSCLC术后患者,随机分为75例单纯NP方案化疗组和62例NP方案化疗合并CYBYT组,观察食欲、体重及化疗毒副反应等级。结果:化疗合并CYBYT组相对于单纯化疗组能有效增加体重(u=-2.12,P〈0.05),但对食欲的改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u=-1.55,P〉0.05)。化疗合并CYBYT组相对于单纯化疗组能有效减弱以胃肠道反应为主的毒副反应(P〈0.05)。结论:NSCLC患者NP方案化疗联用中药CYBYT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加强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有效、低毒的辅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蛞蝓胶囊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大鼠对蛞蝓胶囊的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成人每日用量,将给药组大鼠分为低剂量组175.0 mg·kg-1、中剂量组553.0 mg·kg-1、高剂量组1 750.0 mg·kg-1和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26周,停药恢复4周,对一般情况进行观察,对体质量、进食量进行称量比较,对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尿常规进行检测,对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和脏器系数比较。结果 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的一般状况、行为活动、进食量、体质量变化、外周血象、尿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以及病理组织学等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蛞蝓胶囊大鼠长期毒性实验未见毒性反应,提示临床拟用剂量安全。  相似文献   
7.
观察蟾蝓保元汤对人肺鳞癌细胞株SK-MES-1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用20、40、80、160μg/mL梯度浓度的蟾蝓保元汤孵育SK-MES-1细胞48h和72h,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K-MES-1凋亡形态,用MTT检测其生长抑制率,用Annexin V-FITC/PI染色观察其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caspase3和gelsolin活化片段。结果:显微镜发现随着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凋亡细胞数不断增加。MTT显示随着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抑制率增加。流式显示随着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早期和中晚期凋亡细胞比例增加。Wester blot实验也显示随着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Caspase-3活化片段和Gelsolin活化片段表达也不断增强。结论:蟾蝓保元汤通过Caspase-3活化切割Gelsolin底物途径诱导人肺鳞癌细胞株SK-MES-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人体感染蛞蝓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9岁。因腹痛,恶心,呕吐2天入院。查体:T37.8℃,P88次/min,BP12/8kPa。急性痛苦表情,心肺正常,全下腹均有压痛、反跳痛,以右下腹麦氏点为重。诊断:急性阑尾炎,在氯胺酮麻醉下取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见腹腔淡黄色液体200ml,阑尾轻度充血、肿胀,行阑尾常规切除术,逐层关腹。术后患儿元尿,血压18/12kPa,应用利尿剂无效。B超,双肾盂积水,考虑急性尿路梗阻,急诊剖腹探查,见腹腔淡黄色尿液500~700ml,双侧肾盂积水,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行狭窄段切除,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蛞蝓胶囊是否具有致畸和致突变的毒理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大鼠致畸胎、艾姆斯(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体外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的蛞蝓胶囊致畸胎、致突变性。结果 蛞蝓胶囊各剂量对孕鼠体重、胚胎早期发育、胚胎生长发育、以及胎鼠的骨骼发育和内脏器官发育等均无不良影响。无论加与不加S9,各剂量组诱变TA98、TA100种菌落数均未超过自然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对小鼠的微核率无明显的影响(P>0.05)。蛞蝓胶囊对培养的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结构无致畸变作用。结论 蛞蝓胶囊各剂量均无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说明在临床应用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