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79篇
  免费   2651篇
  国内免费   1276篇
耳鼻咽喉   563篇
儿科学   460篇
妇产科学   152篇
基础医学   1087篇
口腔科学   191篇
临床医学   9505篇
内科学   3789篇
皮肤病学   96篇
神经病学   473篇
特种医学   14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8439篇
综合类   13603篇
预防医学   2629篇
眼科学   378篇
药学   5356篇
  61篇
中国医学   6709篇
肿瘤学   3236篇
  2024年   293篇
  2023年   1228篇
  2022年   1040篇
  2021年   1287篇
  2020年   1333篇
  2019年   1346篇
  2018年   740篇
  2017年   1252篇
  2016年   1566篇
  2015年   1680篇
  2014年   3168篇
  2013年   2822篇
  2012年   3600篇
  2011年   3785篇
  2010年   3632篇
  2009年   3505篇
  2008年   3512篇
  2007年   3177篇
  2006年   2665篇
  2005年   2539篇
  2004年   2079篇
  2003年   1776篇
  2002年   1462篇
  2001年   1359篇
  2000年   1100篇
  1999年   923篇
  1998年   915篇
  1997年   825篇
  1996年   798篇
  1995年   576篇
  1994年   546篇
  1993年   383篇
  1992年   289篇
  1991年   327篇
  1990年   205篇
  1989年   259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临床观察白花蛇舌草干预湿热瘀滞型肠内多发息肉患者内镜治疗术后复发情况。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随机空白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19年9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消化科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结直肠多发息肉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6例。对照组行内镜治疗术给予常规治疗后无药物干预,试验组在对照基础上给予白花蛇舌草汤剂(每日取白花蛇舌草15 g、大枣3枚,煎取400 mL汤剂,分2次饭后温服)治疗,连续干预1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年肠道内息肉的复发率、息肉数目、息肉最大直径、中医证候评分及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的差异。结果 干预1年后,试验组复发9例(14.75%),对照组复发21例(33.33%),两组息肉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腺瘤、伴重度异型增生、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患者治疗后息肉复发率均较对照组同类型降低,差异显著(P<0.05);术后1年试验组息肉最大直径及息肉数目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小,差异显著(P<0.05);术后1年试验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前、术后1年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应用白花蛇舌草干预结直肠息肉术后患者,1年后明显降低肠内息肉的复发率,尤以腺瘤性息肉、重度异型增生、BMI超重患者更显著,不仅改善临床症状,还能有效预防结直肠息肉的复发,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5岁,为笔者在瑞士仁济中医(Aku Medi Renji TCM)诊疗中心工作期间所诊治的当地患者。初诊日期:2019年1月21日。主诉:前列腺摘除术后尿失禁1月余。现病史:1年前因尿频尿急、尿等待、尿滴沥不尽等前往家庭医生处就诊,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服用西药(具体不详)后效果不甚显著。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研究三黄乙醇在临床中对治疗Ⅱ期及Ⅲ期压疮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8年7月108例Ⅱ期、Ⅲ期压疮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压疮贴覆盖并适时更换,观察组使用三黄乙醇每2-4 h涂擦患处表面1次,待保护膜形成后每日涂擦2-3次并选择压疮贴覆盖,14天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Ⅱ期显效21例,占70%;有效7例,占23%;无效2例,占7%;Ⅲ期显效13例,占54%;有效8例,占33%;无效3例,占13%。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Ⅱ期显效8例,占27%;有效18例,占60%;无效4例,占13%;Ⅲ期显效4例,占16.7%;有效11例,占45.8%;无效9例,占37.5%。总有效率为74.8%。两组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三黄乙醇治疗压疮患者可缩短压疮结痂时间,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手术室压疮的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我院3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对两组压疮发生率及压疮分期、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0.5% VS 3.5%,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90.0%VS 8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手术室压疮的相关因素,做好相应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俞募配穴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虚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便秘(虚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在中风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下,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俞募配穴针刺,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便秘症状积分、胃肠激素水平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胃肠激素P物质(SP)水平及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便秘症状积分、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俞募配穴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虚秘)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结直肠外科病房的实施的可能性及实施效果。方法:总结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结直肠外科病房的试验实施方案,调查执行该护理模式前后出院患者的满意程度和临床护理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执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大幅提高,科室的临床护理质量也有显著提升,但是在护理文件整理方面仍有待调整。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结直肠外科病房可以实现,且能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深入实施后,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10.
探讨高龄直肠癌患者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2007年1月至2018年9月行APR的72例高龄(≥80岁)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高龄直肠癌患者APR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72例患者中,男47例,女25例,年龄为(81.8±1.8)岁。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3.6%(17/72),其中切口感染5例,切口脂肪液化4例,切口延迟愈合8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术中置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洛铂冲洗液、盆底修复、糖尿病和冠心病与高龄患者APR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未行盆底修复(OR=0.17,95%CI为0.04~0.82;P=0.027)和糖尿病(OR=4.32,95%CI为1.05~17.81;P=0.043)为高龄直肠癌患者APR后会阴切口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行APR的高龄直肠癌患者应尽可能保留盆底腹膜,并予以关闭。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也是预防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