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13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321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28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492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4721篇
内科学   4806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94篇
特种医学   5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911篇
综合类   7090篇
预防医学   172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129篇
  20篇
中国医学   1384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323篇
  2016年   394篇
  2015年   470篇
  2014年   1020篇
  2013年   1043篇
  2012年   1319篇
  2011年   1398篇
  2010年   1285篇
  2009年   1296篇
  2008年   1450篇
  2007年   1564篇
  2006年   1416篇
  2005年   1649篇
  2004年   1282篇
  2003年   1279篇
  2002年   1087篇
  2001年   987篇
  2000年   768篇
  1999年   572篇
  1998年   483篇
  1997年   465篇
  1996年   472篇
  1995年   403篇
  1994年   300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50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衰减伪影对冠心病患者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图像质量及灌注结果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且于造影前后1周行GMPI的99例冠心病患者的图像,定性及半定量分析衰减校正前后GMPI图像结果,比较衰减校正前后左心室各壁段平均放射性计数及灌注结果的差异,进一步分析衰减校正前后灌注结果不一致部分的受检者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及增厚情况。结果与衰减校正前比较,衰减校正后左心室间隔、下后壁及侧壁的平均放射性计数较高(Z=-7.302、-8.014、-3.991,P均<0.001),心尖部较低(Z=-8.021,P<0.001)。其中女性衰减校正后前壁平均放射性计数减低(Z=-2.314,P=0.021)。男性衰减校正前后下后壁放射性计数差值明显高于女性(t=-8.408,P<0.05)。衰减校正后44%(44/99)的左前降支及37%(37/99)的右冠状动脉分支供血区域显像结果发生改变,结合超声心动图及GMPI结果显示其中85%(35/41)的左前降支及81%(29/36)的右冠状动脉分支供血区域室壁运动及室壁增厚率均正常。结论衰减伪影对GMPI的图像质量和灌注结果有较大影响,结合室壁运动和增厚情况等有助于鉴别衰减伪影,提高诊断准确度与特异度。  相似文献   
2.
《伤寒杂病论》以方药运用精妙著称,被称为方书之祖。相对而言,论中记载的针刺治疗内容虽然不多,取穴治病也颇具特色。期门是仲景书中记载最多的穴位,后世多从肝气郁结角度阐述期门穴的作用,但期门作为三经交会要穴,还有更深刻的诊疗意义,故从交会穴角度探讨仲景独取期门穴治疗妇人热入血室病的思路,以明仲景深意,供临床参考发挥。  相似文献   
3.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40-1742
探讨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行性。选取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内科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和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罗布麻片口服,对比分析两组疗效。治疗组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95.6%,ST段压低程度、压低持续时间、室早次数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6.
7.
摘 要目的:分析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在石门县人民 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 48 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心电图检查结果,总结室性心动过速在心电图结果中的特点。 结果:对参与本研究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检查常为束支传导阻滞图样, 且常以右束支样图形比较多见。 结论:右心室前壁、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流出道室速等是导致室性心动过速的主要因素。 因此,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接受临床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中包括较多的类型,且患者存在的束支传 导阻滞检查图形也由于起源不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6,(7):863-864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率变异性及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并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分为左心室肥厚组(52例,LVH组)和无左心室肥厚组(56例,对照组)。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仪监测患者24 h心电图情况以及其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分析左心室肥厚与心率变异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结果 LVH组LVPW、LA、IVS均显著厚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H组室性期前收缩级别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VS、LVDd和年龄均为室性期前收缩级别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中有所增加,但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