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伤寒杂病论》以方药运用精妙著称,被称为方书之祖。相对而言,论中记载的针刺治疗内容虽然不多,取穴治病也颇具特色。期门是仲景书中记载最多的穴位,后世多从肝气郁结角度阐述期门穴的作用,但期门作为三经交会要穴,还有更深刻的诊疗意义,故从交会穴角度探讨仲景独取期门穴治疗妇人热入血室病的思路,以明仲景深意,供临床参考发挥。  相似文献   
2.
朱雅凡  孙紫薇  屈会化  赵琰 《中医杂志》2018,(24):2155-2157
张仲景经方效如桴鼓,其疗效与药物炮制的关系密不可分。通过对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医籍、文献进行考证,探究张仲景所用炙、炮、熬、炒、烧五种火制法的原貌,以理解张仲景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提高经方运用水平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绵马贯众炭中发现新型的纳米类成分——碳点,并研究其止血作用。方法通过对绵马贯众炭水煎液提取、分离和透析得到一种新型水溶性的纳米类成分碳点,命名为绵马贯众炭碳点(DCC-CD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多种仪器和方法,对DCC-CDs进行了表征。通过小鼠断尾和肝脏出血实验评价DCC-CDs的止血作用,通过测定凝血四项及血小板(PLT)数量探讨其止血机制。结果从绵马贯众炭中分离出来的DCC-CDs外形近似球形,分散度良好,粒径分布在1~7 nm。动物实验结果显示DCC-CDs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能显著减少小鼠断尾和肝脏出血时间(P0.01)。此外,DDC-CDs也能使大鼠血液中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和PLT的数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 DCC-CDs具有止血效果,本研究为应用DCC-CDs治疗出血性疾病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也为中药有效成分的探索提供全新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4.
"假苏"之名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荆芥"作为"假苏"之别名出自《吴普本草》,而"假苏"与"荆芥"等究竟是否异名同物,后世医家观点不一。借助训诂学的理论及方法分析认为,"假苏""荆芥"等名称是对同一种植物的描述,这种异名同实的现象在汉语中亦十分普遍。这种现象是汉语词汇丰富、精细、表述多样的表现。进一步通过考证文献和整理古汉语植物类中药的命名特点,认为"假苏"实际上就是以"苏"类比进行命名的例子,而荆芥和薑芥的命名亦是如此。同时根据命名中的具象性特点及命名规律,推测这可能是荆芥能取代假苏而作为正名沿用至今的原因。借助训诂学的方法研究植物类中药的命名规律,不仅有助于研究植物类中药的历史沿革,还能为拓展植物类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广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