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7篇
临床医学   29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67号是七煤集团向阳煤矿主要开采煤层,为单一煤层,较稳定.全区可采煤层倾角12~28.煤层厚度0.7~1.2米.距上部65号层70米,距下部68号层25米.从第一水平看,F13断层把该层分为地观不同的两部分.下盘煤厚1~1.2米,有0.2~0.3米厚的黑色页岩伪顶.上盘煤厚0.7~0.9米,局部有0.15~0.20米厚的粉砂岩伪顶.  相似文献   
2.
《护理与康复》杂志是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护理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护理专业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1-9875,CN 33-1298/R。本刊宗旨:传递护理学术信息,提高护理理论与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本刊栏目:论著,调查与分析,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药物与护理,健康教育,护理革新,个案护理,综述,专题讲座,国际交流等。  相似文献   
3.
针对将进入高含水期的东河塘油田东河砂岩组油藏,应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和矿场统计等方法研究了影响产量递减的主要因素及产量递减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东河塘油田东河油层组产量呈指数型递减;影响递减率的主要因素是含水上升率,其次是采液速度;影响初始递减率的主要因素是稳产期末的相关指标。该研究对油田动态分析和开发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哈得逊薄砂层属于超深超薄油藏, 纵横向上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 注采井组内油井受效不均衡导致开发效果变差。之前采用稳定同位素监测剩余油分布情况及注入水推进方向、速度等, 存在药剂种类少、易受井间干扰、水样后处理有较强放射性等问题, 近年逐渐改用可选种类多、无放射性污染、在该油藏适应性较好的微量物质示踪剂。以该油藏中部3个相邻注采井组为例, 13口油井中有6口井在297d的取样监测后见到显示, 推进速度为2.87~5.04m/d,其解释结果与前期同位素监测的变化趋势、生产动态基本吻合。经分析认为注入水突破是导致含水率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采取油井堵水、水井调剖或分层注水工艺可提高注水波及体积及驱油效率。迄今在哈得逊薄砂层油藏应用65 井次,在轮南、塔中、东河塘等老区应用近179井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库车坳陷克深区块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为高温、高压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 气水分布关系十分复杂, 给勘探开发带来了挑战。通过系统剖析致密砂岩储层特征、气藏源储关系、气水分布特征等, 结合相渗等实验, 研究气藏的气水分布成因机制与模式。研究表明:该致密砂岩储层基质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粒间溶蚀扩大孔为主, 孔喉结构复杂, 断层、裂缝形成不同尺度的裂缝网络系统, 储层非均质性强;“源储显著分离” 是克深区块有别于国内外其他典型致密砂岩气藏的主要特征, “源储分离” 使得天然气需要通过断层、裂缝系统, 经过较长距离的二次运移进入致密储层;天然气充注程度受断层—裂缝系统、裂缝网密度、岩石基质物性与孔隙结构影响, 距离裂缝面越近, 岩石基质中天然气充注强度越大;在膏盐岩直接盖层影响下, 气藏地层水主要通过断层和裂缝网络返排, 排替作用是主要的成藏机制。据此将克深地区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模式归纳为3类:缝网发育的正常气水分布模式、缝网不发育的气水分布模式和局部缝网发育的气水共存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6.
体积压裂是非常规油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手段,利用天然裂缝剪切激活的临界应力GMI准则论证了库车超深、超高压、超高水平应力差气藏压裂可激活优势方位的天然裂缝,形成复杂网络裂缝;同时,库车致密砂岩气藏天然裂缝具有方解石全充填或半充填特征,具备通过酸—岩反应获得网络裂缝导流能力的物质基础。缝内暂堵可提高裂缝内流体压力,使之前未激活的天然裂缝剪切滑移,增加平面上网络裂缝复杂程度;缝口和射孔孔眼暂堵可使井筒憋压,在纵向上压开更多层段,增加纵向改造动用程度;缝内转向和纵向转层是提高油藏改造体积的有效方法。探索了可降解纤维球和/或颗粒纵向转层和缝内转向工艺在库车低孔裂缝性气藏的适用性,进行了18井次的暂堵转向体积酸压作业,压后增产效果显著。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组合的纤维球和纤维颗粒具有较好的纵向转层效果,施工压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小粒径纤维球与纤维颗粒组合的缝内转向效果较差,仅纤维球与纤维丝组合具有较好的缝内转向效果,施工压力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7.
8.
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注采井组内油井受效情况不均衡。之前主要应用稳定同位素监测井间连通状况及注入水速度、推进方向等,但受限于可用同位素品种较少且水样的后处理过程有较强放射性,近年逐渐改用品种较多、全程无放射性的微量元素示踪剂。该微量元素示踪剂在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3个相邻注采井组进行试验,通过362天的取样监测,13口油井中有6口井见到示踪剂显示,推进速度3.02~4.78m/d,基本符合井组的生产动态变化,表明微量元素示踪剂在本区有较好的适应性,为下步高含水井稳油控水、区块生产调整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克拉苏构造带古近系盐下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储层发育宽缓湖盆三角洲沉积,以中—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溶蚀扩大孔、粒内溶孔、微孔隙和裂缝,物性特征表现为特低孔低渗—特低渗,总体表现为裂缝性低孔砂岩储层。提出克拉苏构造带古近系盐下白垩系发育受应力控制的特殊储层类型,揭示其形成的关键因素:宽缓湖盆沉积、物源充分,三角洲前缘砂体叠置连片的沉积背景;长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的成岩演化过程;侧向挤压为主的构造应力。明确古近系盐下白垩系储层受断背斜应力中和面控制,具有垂向分层特征。  相似文献   
10.
迪北气藏是在库车坳陷侏罗系中发现的致密砂岩气藏,目前对该气藏的解剖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储层结构特征方面研究不够深入。重点结合库车坳陷东部侏罗系露头剖面测量、钻井取心描述、薄片分析统计等手段,确定该区目的层侏罗系阿合组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以粒间溶蚀孔隙为主,同时发育大量的裂缝通过对地表裂缝的描述统计得出裂缝发育程度受区域位置、岩性、(砂体)厚度、构造强度等作用影响。利用对致密砂岩岩心的气驱水实验分析,明确裂缝能明显地提高致密储层成藏期的充注效率,从而形成了局部较高的含气饱和度,进而控制该区天然气的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