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55例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染色体结果,分析与临床特点及近期治疗效果的关系,提高对伴有染色体异常NB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NB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分期分组、肿瘤标记物、染色体结果、治疗方案及近期预后情况。结果55例NB患儿中有4例存在17q获得(7%),1例患儿同时存在17q获得及1 p缺失(2%),余50例(91%)患儿染色体检查均正常。伴有染色体异常的5例患儿肿瘤标记物在病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且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高于染色体正常组;5例染色体异常患儿均为Ⅳ期、高危组,均伴有MYCN基因获得,其中1例在治疗过程中失访,余4例中有2例肿瘤进展,1例死亡,1例经化疗联合手术切除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门诊随访33个月疾病稳定。结论结果提示染色体1 p缺失和17q获得可能是NB的预后不良因素,染色体异常在NB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但本研究中的异常染色体检出率偏低,考虑与常规检测的误差有关,方法学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患儿化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为进行NB化疗的免疫调节和支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NB患儿,分别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和血液中细胞免疫,包括总T淋巴细胞(TTL,CD3+,CD19-),T辅助淋巴细胞(THL,CD3+,CD4+),T抑制淋巴细胞(TSL,CD3+,CD8+)、NK细胞(CD3-,CD16+/CD56+)百分比及辅助/抑制T细胞(CD4+/CD8+)比率。结果患儿化疗前体液免疫水平基本正常,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正常。化疗后体液免疫IgG、IgA、IgM、IgE均较化疗前降低。细胞免疫中,TTL、CD4+/CD8+较化疗前下降,而THL、TSL、NK细胞较化疗前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化疗会造成NB患儿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监测T细胞亚群水平及Ig系列对评估患者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以及应用免疫调节和支持治疗,以减少化疗后感染机会,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NB)的Ⅰ临床特征和预后,提高对儿童腹膜后NB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中心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腹膜后NB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随访等资料,评价近期和远期疗效,评估2年无病生存率(EFS)。结果56例确诊腹膜后NB患儿纳入分析,男34例,女22例。发病中位年龄41.5(7~147)个月。病程中位数为1.7个月(6d至60个月)。Ⅱ期1例,Ⅲ期2例,Ⅳ期52例,1Vs期1例。高危53例,中危2例,低危1例。①起病时发热24例(42.8%),肢体疼痛18例(32.1%),腹部包块14例(25.0%),腹痛12例(21.4%),下肢无力3例(5.4%)。(2)49/56例(87.5%)LDH〉240U·L^-1,47/51例(92.2%)NSE〉16.3ng·mL^-1,44/53例(83.0%)24h尿VMA〉30μmol,14/30例(46.7%)SF〉1500ng·mL^-1。③肿瘤原发于肾上腺23例(41.1%),原发于腹膜后25例(44.6%),同时原发于肾上腺和腹膜后2例(3.6%),胸腹联合6例(10.7%)。肿瘤包绕腹部大血管29/49例(59.2%)。27/53例(50.9%)瘤灶直径〉10cm,瘤灶包绕腹部大血管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02)。LDH在瘤灶包绕腹部大血管患儿中显著升高(P=0.021),在瘤灶直径〉10cm患儿中亦显著升高(P=0.017)。④47例(83.9%)伴骨髓受累,46例(82.1%)有不同程度的骨骼转移,6例(10.7%)伴有腹腔其他脏器转移,3例(5.4%)伴有远处淋巴结受累。⑤40例行原发或转移瘤病理活检,其中神经节母细胞瘤10例(25.0%),NB30例(75.0%)。⑥1例Ⅳs随诊观察,13例失访,42例采用BCH-NB高危方案规律化疗,16例治疗中肿瘤进展,其余26例完全缓解,继续随访中,中位随访时间19.5(3—52)个月,2年EFS为57.4%。结论儿童腹膜后NB发病年龄较大,临床多表现为发热、肢体疼痛和腹部包块。LDH在巨大瘤灶及瘤灶包绕腹部大血管的患儿中明显升高。病理学检查以NB多见,2年EFS为57.4%。  相似文献   
4.
后纵隔神经母细胞瘤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后纵隔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7年5月-2010年9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35例后纵隔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肿瘤生物因子[LD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24 h尿香草扁桃酸(VMA)]、病理类型、分期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本组35例后纵隔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年龄4.5个月~16岁(中位年龄2岁6个月)。其中30例小于5岁;病程1 d~5个月。2.临床表现:发热10例(29%),咳嗽12例(34%),发热伴咳嗽5例(14%),纵隔肿物11例(31%),颜面肿物2例(6%),Horner综合征6例(17%)。3.实验室检查:LDH增高25例(71%),LDH<1 500 IU.L-135例;NSE增高24例(73%),正常9例(27%);24 h尿VMA增高9例(28%),正常23例(72%);骨髓细胞学检查10例见菊花团样神经母细胞瘤细胞,骨髓活检8例阳性。4.临床分期:Ⅰ期2例(6%),Ⅱ期7例(20%),Ⅲ期7例(20%),Ⅳ期17例(48%),ⅣS期2例(6%);病理组织学形态依据肿瘤分化程度不同而不同,其中神经节细胞瘤2例(7%),神经节母细胞瘤12例(41%),神经母细胞瘤15例(52%)。5.治疗:35例中22例根据分期及临床危险度分组不同采用化疗、放疗和原发瘤灶切除术综合治疗,其中6例高危组患儿行自体干细胞移植,3例患儿复发,余13例患儿中6例放弃治疗,5例化疗过程中失访,2例ⅣS期随诊观察。结论儿童后纵隔神经母细胞瘤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咳嗽或纵隔占位,血LDH增高不明显,尿VMA多数正常,骨髓转移发生率低,病理以神经节母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分化型多见,规律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6.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小儿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易发生皮肤、肝、骨、骨髓等多部位转移。小儿神经母细胞瘤以眼部症状为首发表现,临床医生容易误诊。现将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5月-2009年6月收治的16例以眼部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分析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死亡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分析。2009年至2017年于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后死亡的眼内期RB患儿14例2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10只眼,女性7例13只眼;单眼5例,双眼9例。患儿年龄(17.2±15.5)个月。所有患儿均行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检查。参照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我院确诊的9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9例发病年龄均小于3岁,男∶女为7∶2,89%患者急性起病,89%患者因出血就诊。肝大患者占78%,所有患者均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中度贫血患者占89%。骨髓幼稚巨核细胞均大于20%。所有患者肿瘤细胞均表达CD41抗原。3例患者伴有染色体复杂核型异常。本组患者均失访。结论1.本病临床是以出血、肝脏肿大为主要表现,其发病年龄小,急性起病、男性较多见。2.常伴血小板重度减少,免疫标记CD41细胞是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快捷的诊断方法,本病可伴有复杂核型。3.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分析Ⅳ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HR-NB)患儿放疗疗效、安全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4—2017间在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内科按照BCH-HR-NB-2007方案治疗并行局部放疗的Ⅳ期HR-NB患儿120例中男56例、女64例,中位年龄43(9~148)个月。治疗方案为4疗程CAV方案化疗,3疗程CVP方案化疗,第4疗程后行手术切除,7疗程后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局部15.0~30.6 Gy放疗(仅原发瘤灶放疗82例、原发瘤灶+转移灶放疗38例),后予13顺式-维甲酸维持治疗,总疗程约1.5年。结果 随访中位时间21个月。3年局部控制率为84.4%,3年无事件生存率放疗前转移灶无残留组高于有残留组(78.4%∶30.4%,P=0.003),放疗距瘤灶切除时间<6个月组高于≥6个月组(66.1%∶50.6%,P=0.018)。转移灶有残留患儿未行、行转移灶放疗的进展率分别为66.6%、20.0%(P=0.001)。所有患儿均未发生肝脏、肾脏、心脏等放疗相关不良反应,3-4级骨髓抑制率放疗后1周为24.5%,2周为8%。结论 放疗对于Ⅳ期HR-NB患儿局部控制存在确切疗效,术后尽早放疗及对病初转移灶进行放疗有助于进一步改善预后。短期观察未见重要脏器损害,放疗后2周骨髓抑制呈恢复趋势。  相似文献   
10.
输血传播病毒 (TTV)与部分非甲~庚型肝炎有关 ,近期我院收治 1例TTV感染后肝炎所致全血细胞减少 ,现报道如下。病例资料  患儿 ,男 ,7岁 9个月。入院前 4个月出现明显乏力、纳差、恶心、呕吐、浓茶色尿 ,查ALT(GPT)、AST(GOT)升高 ,给予茵栀黄、促肝细胞生长因子、肝泰乐、VitC等保肝、退黄治疗 ,效果不佳 ,血清清蛋白减低至 3g/L ,ALT 90 0 0nmol·s-1/L ,总胆红素 15 2 .0 μmol/L ,体重下降 3~ 5kg,并有一过性灰白便。3个月前入传染病医院诊治。查体 :皮肤、粘膜轻度黄染 ,全身皮肤无皮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