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视网膜母细胞瘤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临床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211例患儿,在治疗前常规进行骨髓穿刺,并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观察早期有无骨髓转移。结果在211例患儿中210例为正常骨髓象,1例骨髓中发现有肿瘤细胞,但不能确定是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细胞。结论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骨髓转移发生率极低,入院患者是否应当常规做骨髓细胞学检查值得商榷。但骨髓细胞学检查仍然是早期发现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存在高风险转移因素的患儿仍应积极进行此项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早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激光光凝治疗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2年5月至2012年8月4例(4眼)在我科确诊为早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患儿,住院且行局部激光光凝治疗,随访6~12个月。4例患儿中男3例,女1例。就诊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1岁。其中1例有家族史,其余3例为散发病例。4例肿瘤距离黄斑>3.0 mm,距离视神经>1.5 mm,均没有玻璃体或视网膜下的种植,肿瘤直径均≤3.0 mm。结果4例患儿至随访期末肿瘤呈退缩模式。结论单病灶早期RB可单独使用局部疗法,激光是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儿童以避免盲和视力损害,对儿童眼病的早期干预成为目前儿童保健和社会关注的问题,新生儿眼病筛查越来越受到眼科医生的重视.我国最早的儿童眼病筛查开始于2005年,筛查对象逐渐由高危儿及早产儿扩展到部分地区内所有新生儿,检查的方法由最早的光刺激、眼前节联合红光反射检查逐渐扩展到前节联合间接检眼镜下的视网膜检查,至某些地区目前开展的数字化眼底成像系统.视网膜照相成为新生儿眼病筛查的新的重要工具并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但目前新生儿眼病筛查中发现的可以治疗的和治疗后可脱盲的眼病比例仍缺乏相关数据.新生儿眼病筛查需要规范和科学的方法和程序,以便有效地消灭儿童可预防盲.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分析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死亡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分析。2009年至2017年于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后死亡的眼内期RB患儿14例2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10只眼,女性7例13只眼;单眼5例,双眼9例。患儿年龄(17.2±15.5)个月。所有患儿均行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检查。参照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身核素骨扫描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转移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年8月-2007年2月临床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36例患儿,在治疗前进行全身核索骨扫描,观察扫描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36例患儿中死亡4例,其中3例为骨侵犯或转移,此3例中只有1例脑脊液中发现肿瘤细胞;随访时间10~18个月,甲均13.6个月.结论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骨转移发生率极低,核素骨扫描不建议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针对晚期病例,核素骨扫描可以对转移和预后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6.
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阿法根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rimonidine作为第三代高度选择性α2-肾上腺能激素剂,自1996年开始在美国第50多个国家以青光眼一线药物上市以来,经过4年的临床使用证明,对治疗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无论单独用药或者联合用药均提供了高效和长期稳定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性。它的降压效果优于特舒,与噻吗心安相似;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优于噻吗心安。这一特点是由于其本身具有高度的α2受体亲和性和较低的亲脂性的结果,其降压机制是减少房水生成和增加房水经脉络膜巩膜外引流的作用。Brimonidine在治疗青光眼中的重要独特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由实验动物模型证实,但尚需临床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儿局部治疗疗效。方法对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12例(12只眼)早期Rb患儿(均为低风险的A/B期)采用激光光凝、冷冻相结合的局部治疗,对其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患儿总的生存率和保眼率为100%(12/12),所有患儿的肿瘤全部萎缩钙化,未见新发肿瘤灶,治疗后患儿无严重眼部或全身并发症。患儿采取的相应治疗措施由肿瘤的具体位置和大小决定。结论 A、B期Rb患儿的治疗预后好,早期诊断是关键,吸入麻醉下的RetCam成像联合局部光凝或冷凝干预是早期Rb患儿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七氟醚联合喉罩吸入全麻与传统氯胺酮静脉伞麻在婴儿眼科手术中应用的优劣.方法 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全静脉麻醉组(K组)(n=20)和七氟醚联合喉罩吸入伞麻组(S组)(n=20).K组患儿以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及维持,术中根据患儿通气情况给予适当辅助维持正常通气;S组患儿以七氟醚-笑气-氧气经而罩吸入诱导,术中以七氟醚-笑气-氧气通过喉罩吸入维持,根据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进行间断辅助通气,术毕停药,拔出喉罩.所有患儿术毕送入麻醉恢复室至清醒后送回病房.观察指标:(1)麻醉诱导所需时间(K组从开始静脉穿刺至患儿入睡,睫毛反射消失,S组从开始吸入至喉罩置入完成).(2)患儿清醒时间(停药到患儿开始哭闹).(3)观察入事及术中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呼气未二氧化碳(ETCO2)及眼内压(IOP)(于患儿入睡后立即测馈健侧眼压,作为基础值).(4)术中患儿体动发生率.(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奶异常,恶心呕吐,异常哭闹).结果 (1)诱导所需时间S组短于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清醒时间S组明显快于K组.(3)眼压:S组在诱导后5min降低,但术中及术后分别恢复至基础值,并低于同时刻K组;K组于诱导后5min,术中及术后均高于基础值,并高于同时刻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术中牛命体征:K组患儿心率在诱导后5min、术中及术毕分别均比入室时快,并快于同一时刻S组;两组呼吸频率在诱导后1 min均慢于入室时,5mi 后恢复至术前水平;ETCO2术中两组均高于术前,但两组间无差异;SPO2在K组于诱导后1 min低于术前,5min后恢复至基础水平;S组在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5)术中体动发生率K组明显高于S组.(6)术后并发症发生人数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七氟醚联合喉罩吸入全麻用于婴儿眼科手术可以避免氯胺酮全麻的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眼球摘除术后病理侵犯视神经的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儿的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临床确诊为单眼RB,眼球摘除后病理诊断侵犯视神经的465例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其病理侵犯程度分为4级:1级为肿瘤细胞侵犯视乳头;2级为侵犯筛板;3级为侵犯筛板之后,未到视神经断端;4级为侵犯视神经断端.1级和2级统称为侵犯筛板前视神经,视为病理学低风险因素;3级和4级统称为侵犯筛板后视神经,视为病理学高风险因素.其他病理学高风险因素包括侵犯大范围脉络膜、巩膜、前房、虹膜和睫状体.将患儿分为合并及不合并其他病理学高风险因素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并观察其预后.随访时间6个月~7年,平均随访时间3年7个月.结果 465例患儿中男279例,女186例.右眼260例,左眼205例.从发现症状到就诊的时间为1d~2年,平均2.7个月.465例患儿中25例死亡,总生存率为94.6%.侵犯筛板前视神经的患儿有338例,2例复发死亡,生存率为99.4% (336/338);侵犯筛板后视神经的患儿有127例,23例复发死亡,生存率为81.9% (104/12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299,P=0.000).1~4级视神经侵犯患儿的病死率分别为0.4%、1.0%、8.7%、60.9%;465例患儿中379例不合并其他病理学高风险因素,8例死亡,病死率为2.1%;86例合并其他病理学高风险因素,17例死亡,病死率为19.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955,P=0.000).侵犯筛板前视神经的338例患儿中304例不合并其他高风险因素,复发死亡O例;34例合并其他高风险因素,2例复发死亡,病死率为5.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0).侵犯筛板后视神经的127例患儿中76例不合并其他高风险因素,9例复发死亡,病死率11.8%;51例合并其他高风险因素,14例复发死亡,病死率27.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014,P =0.025).病理学高风险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侵犯巩膜、视神经和视神经断端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侵犯视神经的RB患儿总体治疗效果较好,但是侵犯视神经断端的患儿复发率高,应当积极予以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缓解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临床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并要求化疗保存眼球或眼球摘除后病理检查需要化疗的200例患儿,随机抽取100例患儿为治疗组,化疗时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另外100例患儿为对照组,化疗时不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采用CTV化疗方案(卡铂560 mg/m2、替尼泊苷200 mg/m2、长春新碱1.5 mg/m2),观察其化疗时及化疗后毒副反应。毒副反应按照"WHO化疗毒副作用分级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和谷丙转氨酶增高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腹泻、便秘、发热、周围神经症状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缓解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