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挖掘并筛选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突变基因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从TCGA数据库获得377例PTC患者的测序数据及完整的临床资料,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LM,n=212)与无淋巴结转移组(NLM,n=165)。利用R语言(v3.6.2)对转移组特有的突变基因进行富集分析。采用String在线软件绘制蛋白互作网络,Cytoscape软件筛选网络中的核心基因。在UALCAN网站上验证基因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候选基因在细胞系中mRNA的表达量。结果:一共筛选出1197个仅在LM组发生突变的基因,它们主要富集在黏着连接、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通路。CAMs通路的核心基因ITGB1与VCAN的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正常甲状腺细胞系相比,VCAN基因在PTC细胞系TPC-1和B-CPAP中mRNA的表达量较高,尤其是B-CPAP细胞系。结论:CAMs通路可能是PTC淋巴结转移相关机制之一,其中VCAN基因可能是潜在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旨在通过免疫组化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US-FNA),明确FAM172A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术后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腺瘤的患者,纳入50例PTC和20例甲状腺腺瘤(FTA)分别进行FAM172A免疫组化。通过ROC曲线确定FAM172A 最佳切点值。前瞻性分析2018年1~6月超声怀疑甲状腺肿瘤患者,纳入2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取得细胞样本进行FAM172A细胞免疫组化。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腺瘤患者比较,FAM172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更高(P=0.000)。FAM172A免疫组化评分切点在3.5以上敏感度为92%,特异性为6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AM172A诊断乳头状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P=0.000)。在20个前瞻性病例中,US-FNA 结合FAM172A细胞学免疫组化鉴别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100%。结论 FAM172A可能成为一个新型蛋白分子标志物,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从3035例孕妇中筛查出HBV无症状携带者166例,其中HBsAg单阳性113例,HBsAg、HBeAg双阳性53例,共生婴儿166例。HBsAg单阳性孕妇临产前3个月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IU,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临产前3个月每月注射HBIG400IU;新生儿出生时和出生2周时各注射HBIG200IU,接着在出生1、2、7个月时各接种HBIG 10μg重组(酶母)乙肝疫苗;接着在婴儿出生后1、7、12、24个月定期抽血作二对半测定。结果:婴儿出生后1、7、12、24个月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4.22%、3.61%、3.66%、3.68%,抗-HBs阳性率(保护率)分别为74.10%、81.93%、95.12%、98.16%,母婴传播阻断率达95%以上。提示HBIG与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联合应用免疫效果好,安全可采用。  相似文献   
5.
263例母亲HBsAg阳性的1~10岁儿童,分别于出生时、1个月、6个月乙肝疫苗120μg接种,结果各年龄段HBSAg阳性率平均为4.18%,抗-HBs阳性率平均为63.49%。说明予双倍剂量乙肝疫苗接种对其儿童避免乙肝的保护作用是成功的,且免疫效果可达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CPTC)与滤泡型(FVPTC)基因表达谱差异,并探究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获得含两种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正常组织的表达谱数据,应用R语言进行差异基因筛选及差异显著DEGs热图绘制,使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生物学功能富集、信号通路和核心基因筛选,利用UALCAN在线网站分析核心基因对PTC组织病理、转移及预后的影响。结果:共得到81个DEGs在两种亚型中共同表达,各有261个和78个DEGs仅存在于CPTC和FVPTC中。CPTC主要涉及酪氨酸代谢和p53信号通路,FVPTC主要富集于酪氨酸代谢和PPAR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ECM)相关核心基因与PTC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结论:FVPTC和CPTC涉及的DEGs及通路既有相同点也存在一定差异,ECM基因可能是鉴别PTC亚型、预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诊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指一组起源于胃肠壁Cajal间质细胞或向其分化的干细胞,这一概念由Mazur和Clark于1983年首先提出。近几年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诊断和治疗的发展,以及甲磺酸伊马替尼(Glivec)的出现,GISTs诊断与治疗取得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晚期甲状腺癌(advanced thyroid carcinoma)常常侵犯气管,是最严重发并发症之一。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威胁生命。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端-端吻合"重建气道,但当受侵气管长度6 cm、超过成人气管长度的一半或者儿童气管的三分之一而不宜进行。随着气管代替(tracheal replacement)概念的提出和发展、新材料的进步,为晚期甲状腺癌侵犯气管的治疗提供了思路~([1])。本文  相似文献   
9.
肝胆管结石胆肠吻合等内引流手术 ,容易使肠道内容物逆流入胆管而引起胆管急、慢性炎症。我院从1989年 7月~ 1999年 7月对胆总管、肝管结石施行胆肠吻合 34例 ,其中 18例行间置人工乳头的胆总管 空肠Roux en Y吻合术。随诊时间最长的 6年 ,最短 3年 ,术后均没有出现过反流性胆管炎症状 ,临床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中 ,男 7例 ,女 11例 ,年龄2 3~ 75岁 ,平均年龄 4 6岁。胆总管远端结石 12例 ,肝管结石 4例。 2例为再手术者。其中 1例为胆总管结石行“T”型管引流 ,手术后 10年因胆总管结石复…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6岁。因发热1个月,发现腹部肿块10 d入院。体检:腹部膨隆,右侧中上腹部可及巨大包块,约25 cm×15 cm×5 cm大小,下界达盆腔,质软,可推动。CEA、CA19-9、CA125、CA153、AFP检查阴性。CT检查提示右侧腹腔不规则巨大肿块,边界清晰,密度不均匀,大部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