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骨髓增生性疾病,95%以上的患者存在t(9:22)染色体移位并形成一个小的22号染色体,称为Ph染色体,与之对应的基因为bcr-abl融合基因,是CML的细胞遗传学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对人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细胞凋亡、周期的作用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半胱天冬酶(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周期,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sCD40L处理THP-1细胞后Bcl-2及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sCD40L处理THP-1细胞48 h后,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诱导细胞的凋亡,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D40L在体外能够诱导细胞凋亡,阻滞THP-1细胞在G0/G1期,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下调Bcl-2及激活caspase-3而实现。  相似文献   
4.
我们近年来共见4例骨髓坏死,某些临床表现较特殊,文献中很少描述,现报道如下。例1,女,16a,贫血半年,骨病伴高热Zd入院。T40℃,胸、肋骨、脊柱压痛OHb40g/L,W13CO3X10’几,分类时见2个晚幼红,入院后6h,呕吐,神志恍怎,左瞳D=4mn。,右瞳1)一Zmm,预强2指,克氏征(+),CC.f正常,右骼骨穿刺,抽出灰褐色液体,徐片细胞呈溶解破坏状;胸骨穿刺,为淡黑褐色液体,有核细胞溶解破坏,诊断骨髓坏死。经抗生素及红考静滴,3d后体温正常,骨痛消失,神志于24h后清醒,后瞳孔转为等大。第14d左骼骨穿刺,诊断急淋白血病,化…  相似文献   
5.
多吃糖让人精力充沛;多吃甜食,让人情绪舒缓快乐;多吃盐也许会让人焦躁,多吃辣椒让脾气火爆,饮食会影响性情。性情也可以通过饮食来调理。  相似文献   
6.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一直以来是“只见病不见人”,医师们在学校或者在工作中没有学会与人沟通。其实医疗行业中的腐败跟其他行业差不多,但是由于医疗是一个人道主义的事业,最容易被社会道德拷问。在中国社会里,与道德沾边的问题就容易被广泛传播,就会被人关注,容易产生导向问题。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要毁一个人首先就是说他“生活作风有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分布、抗真菌用药及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IF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学分布、感染部位、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IFD患者中,主要基础疾病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78.3%),肺部影像学表现以多发结节伴斑片状为主。共分离出真菌70株,主要为白色念珠菌(35.8%),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对恶性血液病合并IFD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恶性血液病合并IFD,早期诊断困难,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肺部为主要的感染部位,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伏立康唑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IFD有效药物。应动态掌握医院及科室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变化情况,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2年5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生血流感染30 d内的治疗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及预后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85例患者,基础疾病以急性白血病为主(125例,67.6%)。共分离197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09株(55.3%),其中大肠埃希菌55株(27.9%);革兰阳性菌86株(43.7%),其中人葡萄球菌24株(12.2%);真菌2株(1.0%)。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BSLs)菌株28株(50.9%);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BSLs菌株2株(10.0%);耐甲氧西林的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0.8%、71.4%、36.4%。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70岁、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 d、未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并心功能不全、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感染性休克、肺部感染患者的30天病死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 d[OR=3.306,95%CI(1.224~8.927)]、合并心功能不全[OR=6.291,95%CI(1.930~20.508)]、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OR=8.419,95%CI(2.198~32.241)]、感染性休克[OR=22.150,95%CI(3.639~134.806)]均为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30天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人葡萄球菌为主。影响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较多,缩短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改善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积极控制感染性休克是减少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30天内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肺淋巴瘤(primary pulmonary lymphoma, PPL)是指原发于一侧或两侧肺实质和(或)支气管的克隆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且在诊断时或诊断后3个月内未发现病灶的肺外组织侵犯[1].结外淋巴瘤是淋巴瘤常见的形式,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的24%~50%,肺部是仅次于胃和肠道结外淋巴瘤较常累及的脏器,但原发于肺部的淋巴瘤却非常罕见[2].PPL在1940年由Craver首次报道,仅占淋巴瘤的0.4%,占淋巴结外淋巴瘤的3.6%,占原发性肺恶性肿瘤的0.5%~1%[3].由于PPL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纤维支气管镜及痰涂片细胞学检查又多为阴性,诊断主要依靠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胸腔镜或开胸手术获得病理学依据,临床上容易漏诊及误诊.现将我院诊治的一例PPL并文献复习报道如下,以提高对PPL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嗜酸性海绵水肿(ES)为表皮海绵水肿伴嗜酸粒细胞浸润,起初认为是寻常型和落叶型天疱疮的早期特征,后来观察到它可为多种皮肤病的组织学改变,常邻近棘层松解或表皮下水疱的区域,但也可作为单独的组织学表现,诊断价值不明。 作者回顾性研究了1981~1991年间150例ES病例的资料,包括组织病理学、直接免疫荧光试验(DIP)和临床特征,结合病程及治疗反应等作出疾病的最后诊断,研究中除外表皮下水疱或棘层松解的病例。所有标本均显示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