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4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共收治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KTS)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HIF-1)和组织P53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悬浮芯片法检测117例乳腺原发浸润性导管癌、10例复发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乳腺良性肿瘤和31例正常人血清中HIF-1含量,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原发、复发乳腺癌血清HIF-1和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和正常对照组(P〈0.01),复发癌高于原发癌(P〈0.05);血清HIF-1和组织P53蛋白水平在不同的病理学特征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腺癌患者的HIF-1与P5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44,=0.000)。结论血清HIF-1参与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过程,是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递增,同时还出现年轻化的趋势。乳腺癌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乳腺癌手术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减少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能提高乳腺癌治愈率和生存率。本文就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研究作一综述。1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概念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是指乳腺癌经根治性手术后,再次发生于同侧乳腺、胸壁和腋窝等处的相同性质的肿瘤。复发肿瘤一般多发生在原发灶处或邻近区域,以胸壁复发最高,锁骨上窝次之,腋窝最低[1] 。早期复发可表现为皮肤片状发红,无疼痛,但其特点是进展迅…  相似文献   
4.
20世纪 40年代 ,Muller和McClintock发现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有一特殊的结构 ,称之为端粒 (telomere) ,它是由简单重复富含G的DNA序列和端粒结合蛋白组成的一种核蛋白复合物 ,不同物种端粒的重复序列和长度不一样 ,但大多数长约 5~ 8bp。Moyzis等[1 ] 首次证实了人的端粒约有 15kbp ,由‘TTAGGG’重复序列构成 ,是非结构基因 ,不具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 ,随着细胞分裂 ,每代大约丢失 5 0~2 0 0bP。端粒的存在可维持染色体末端的稳定 ,保证染色体及内部结构的完整性 ,防止染色体末端被酶…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体瘤系化学感受器肿瘤 ,罕见 ,近 30年国内仅有10 0余例的报道 [1 ]。我们自 1987年 7月~ 1998年 7月诊治 6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男 4例 ,女 2例。年龄 2 5~ 5 6岁 ,平均 48.5岁。左侧 2例 ,右侧 4例。病史 6~ 2 8个月 ,平均 13个月。1.2 治疗情况  6例中手术切除 4例 ,其中 3例术前已明确诊断 ,1例误诊为腮腺混合瘤 ,术中明确诊断并经病理证实。 4例均采用术前间断压迫患侧颈总动脉法 (以下称 Matas试验 )成功切除肿瘤。另 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1.3 治疗结果  6例均接受随访 ,最长者已随访 11…  相似文献   
6.
研究γ-干扰素(γ-IFN)对他莫昔芬(TAM)抗乳腺癌细胞的增强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分别或联合应用γ-干扰素、TAM或雌二醇(E2)作用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的MCF-7和ER阴性的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株,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TAM能抑制ER阳性和阴性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阻滞细胞周期于GO/G1期,并可诱导细胞凋亡;相同浓度条件下,TAM对ER阳性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对ER阴性的乳腺癌细胞。同时,TAM能拈抗外源性雌激素对MCF-7细胞的促生长作用,而对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雌激素的存在与否无关。γ-干扰素预处理细胞24h后,TAM抗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增强。结论:体外条件下,TAM有抗ER阳性和阴性乳腺癌细胞作用,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γ-干扰素能加强TAM的抗乳腺癌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例1 女,34岁。以发现右上腹肿块伴腹胀1个月就诊。查体:腹部膨隆,右上腹可触及8cm×6cm肿块,质韧,边界不清,欠光滑,无压痛。B超示:右上腹囊实性肿物,腹水(大量)。术中见腹腔内有胶冻状粘液,多达6000ml,右上腹肿物为胶冻状物质形成的囊实性肿物,大网膜及腹膜处广泛粘连成块,右侧卵巢处有一囊肿破裂,将肿块切除,同时切除大网膜以及右侧卵巢。术后病理诊断:腹膜假粘液细胞瘤。术后给予腹腔注射噻替哌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53岁,因左侧乳房肿块半月余人院。查体: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约3cmXZcm大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与皮肤轻度粘连,活动度可。同侧腋窝可触及1个约0.scmx0.scm大小肿大淋巴结,质韧,无压病,活动度好。穿刺细胞学检查查见癌细胞。入院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乳癌根治术,手术顺利,创面置2根引流管,l根置于胞窝处,l根置于胸骨分胸肌切断处,分别接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术后第3天自腋窝处引流管内引流出约150InlfL白色液体,诊断乳糜疾,给予禁食,停止负压引流,改为自然引流等对症治疗后。乳白色渗液日渐减…  相似文献   
9.
本组21例,均为女性。年龄25~56岁,全部病例均有乳头溢液,其中乳管内乳头状瘤15例,乳管扩张症6例。术后乳房外形正常,未有复发者。2 方法麻醉,早期应用局麻,但由于局麻常致寻找病变乳管及置硬膜外导管困难,故现多用硬膜外麻醉,尤其是溢液不多、乳管寻找较困难或多个乳管病变者。视溢液导管数目取相应或一半数目(一根导管可用于寻找两个乳管)的硬膜外导管,寻找溢液的乳腺导管,术者左手固定乳头,右手缓缓插入硬膜外导管至不能插入止。然后循硬膜外导管自乳头做放射状切口,首先分离出乳头处乳管,以止血钳将乳管连同…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乳腺癌远处转移是导致乳腺癌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提高乳腺癌微转移的检出率 ,从而判断预后和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案 ,是提高病人生存率的关键。随着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乳腺癌微转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作一综述。1 乳腺癌微转移的概念 乳腺癌微转移是指乳腺癌在发展过程中 ,播散于血液循环、淋巴系统、骨髓以及肝、肺等各组织器官中的肿瘤细胞 ,但尚未形成转移结节 ,常无任何临床表现 ,常规检测方法如X线、CT、MRI、ECT以及常规病理检查均难以发现的微小病灶。 1971年Huvos等以 2mm直径转移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