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本研究纳入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收治的7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非哺乳期乳腺炎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CD56+CD16+)、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B因子)的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非哺乳期乳腺炎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各免疫指标的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发病年龄、不同生育情况、不同乳房炎性结块面积及有无先天性乳头畸形者与正常对照组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差异。结果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CD3+T细胞、CD8+T细胞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0),而CD56+16+NK细胞、IgM、C3、C4及B因子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0)。生育高峰年龄组(25~34岁)和非生育高峰年龄组(21~24岁及35~44岁)CD3+T细胞、CD8+T细胞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C3、B因子水平则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生育高峰年龄组C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0)。生育状况对CD3+T细胞水平的变化有影响(P<0.050);分娩后≤2年发病组CD4+T细胞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未生育组CD8+T细胞水平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娩后≤2年发病组和>2年发病组(P均<0.050);分娩后≤2年发病组和>2年发病组CD8+T细胞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0),C3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0);分娩后>2年发病组B因子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炎性结块面积>27.00cm2组CD3+T细胞和CD4+T细胞水平均低于炎性结块面积≤27.00cm2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0),CD56+CD16+NK细胞、IgA、C4及B因子水平则高于后两组(P均<0.050),CD8+T细胞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C3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炎性结块面积≤27.00cm2组CD3+T细胞和CD8+T细胞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0),C3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有先天性乳头畸形组C3、B因子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0);无先天性乳头畸形组CD3+T细胞和CD8+T细胞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0),C3、C4和B因子水平则高于后者(P均<0.050);有无先天性乳头畸形两组间各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0)。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存在着免疫功能紊乱,其紊乱程度与发病年龄、生育状况及乳房炎性结块面积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乳腺癌术后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s)引起的骨代谢异常与ERα基因rs9340799、rs223469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16名乳腺癌术后接受AIs治疗(≤2年)的患者行ERα基因rs9340799、rs2234693位点测序并比较各基因亚型的腰椎、股骨的骨密度(BMD)值以及T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ERα基因rs9340799位点3个亚型(A/A、A/G、G/G)患者的腰椎BMD值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A、A/G基因型患者的腰椎BMD值均高于G/G基因型患者(P<0.05);ERα基因rs2234693位点的3个基因亚型(T/T、C/T、C/C)患者的腰椎BMD值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T、C/T基因型患者的腰椎BMD均高于C/C基因型患者(P<0.05)。但两位点各基因亚型患者的股骨BMD值、腰椎T值、股骨T值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丢失(AIBL)的发生可能与ERα基因表型相关。ERα基因rs9340799与rs2234693位点中,C、G等位基因可能是发生AIBL的易感型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AIs)治疗的乳腺癌患者ERα基因rs9340799、rs223469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AIs所致骨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60名接受AIs治疗的乳腺癌术后患者,排除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提取全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扩增,对rs9340799、rs2234693位点进行单向测序;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L1-4)骨密度(BMD)。结果 ERα基因rs9340799位点各基因型受试者的腰椎BM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A/A型高于A/G型及G/G型(P0.01);rs2234693位点各基因型间的腰椎BMD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T/T型、C/T型均高于C/C型(P0.01)。去除绝经年数的影响,两位点各基因型受试者间腰椎BMD的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接受AIs治疗时间分层分析,两位点SNPs与服药1年内受试者的腰椎BMD相关(P0.01),在服药1年及以上的受试者中,rs9340799位点SNP与腰椎BMD相关(P0.05)。结论 ERα基因rs9340799、rs2234693位点SNPs与接受AIs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腰椎BMD存在显著性关联。与纯合基因型A/A型、T/T型相比,杂合基因型A/G型、C/T型及纯合基因型G/G型、C/C型更具有发生骨代谢异常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连续给予家兔九一丹(煅石膏-升丹9∶1)1个月后,家兔血汞、尿汞及肝肾功能的变化,以及停药后家兔的恢复情况。方法:将家兔分为2组:煅石膏组及九一丹组;在2组家兔背部一侧,造成面积为5 cm×5 cm创面;于创面处分别给予36 mg煅石膏及40 mg九一丹,4 h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给药前、给药后14,28 d、停药第7,40,71,92天心脏采血检测血汞及肝肾功能指标ALT,AST,CREAT,BUN。停药第1,40,71,92天解剖家兔时从膀胱采集尿液检测尿汞。结果:与煅石膏组比较,九一丹组给药第14,28天以及停药第7,40天血汞浓度均升高(P<0.01);停药第1,40,71天九一丹组尿汞含量升高明显;但对肝肾功能指标未见明显影响。结论:连续1个月给予家兔2倍临床量的九一丹,血汞及尿汞明显升高,但血汞于停药71 d、尿汞于停药3个月可恢复至正常水平,该剂量对家兔肝肾功能指标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芒柄花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468、MCF-7、SK-BR-3的增殖及细胞周期影响。方法以三种乳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经MTT法观察不同浓度芒柄花素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的改变情况。结果芒柄花素用药浓度大于20 μM时,抑制3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降低PCNA蛋白的表达,G1期细胞比例均明显增多。结论芒柄花素可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减少PCNA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乳腺熏洗方促进非哺乳期乳腺炎(NPM) 术后创面愈合的机制, 并通过临床研究对关键通路进行验证。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 检索并筛选乳 腺熏洗方的主要化合物成分和作用靶点,在人类基因综合分析数据库(Genecards) 中查找与乳房创面愈合相 关的共同靶点,将共同靶点输入STRING 数据库,获得蛋白质相互作用(PPI) 网络,再使用Cytoscape 3.10.10 软件绘制PPI 网络图。利用DAVID 数据库和Metascap 数据库对疾病-药物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 功能 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 通路富集分析。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4 例NPM 术后患者 治疗前后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蛋白3(STAT3)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乳腺熏洗方促进乳房创面愈合共涉及101 个靶点,关键靶点有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细胞因子[白 细胞介素(IL) -1β、IL-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TN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 ]、黏附分子(ICAM-1) 和信号转导蛋白(STAT3、MAPK) 等,参与了包括 VEGF、缺氧诱导因子-1(HIF-1)、IL-17、AGE-RAGE、TNF 等信号通路的调控。治疗后,NPM 术后创面组 织的VEGF、STAT3 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乳腺熏洗方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的协同 调节,在促进NPM 术后创面愈合方面具有明确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粉刺性乳痈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观察中医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1以3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为正常组,观察60例患者(治疗组)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2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手术、疏肝清热中药内服、中药外治)进行治疗,疗程为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其对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全部治愈,总有效率达100%。2治疗组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CD4+、CD8+水平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CD3+、CD4+、CD4+/CD8+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Ig G水平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Ig G、Ig A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刺性乳痈与免疫平衡紊乱有关,中医综合疗法对粉刺性乳痈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含汞制剂在中医外科中应用广泛,作用显著,然因含汞而在人体肾脏、神经、免疫等方面有明显的毒性。土茯苓性甘、淡、平,归肝、胃两经,有解汞毒之功效。该文通过汞的毒性、土茯苓解汞毒的古籍记载、土茯苓解毒的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土茯苓解汞毒的相关研究概况,为中医外科临床安全使用含汞制剂提供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肾中药对雌二醇和孕酮所致的原代培养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消化法进行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分离及原代培养。在相差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对细胞进行形态学鉴定。应用雌二醇和孕酮干预以促使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给予不同浓度温肾中药及他莫昔芬进行药物干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药物干预下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原代培养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经形态学鉴定符合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浓度均为1×10-5g/L的雌二醇和孕酮混合培养液可以明显促进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增殖。高浓度温肾中药能明显促进原代培养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增殖,而低浓度温肾中药则可抑制其增殖。他莫昔芬对原代培养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结论雌二醇和孕酮可以促进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增殖。温肾中药调节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与药物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