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2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经性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大约65%的女性偏头痛患者其头痛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关,大部分月经期头痛加重,每月发作1次或1次以上,或月经期发作,或月经前1~7天发作,或月经后1~2天发作,即为月经性偏头痛。狭义的月经性偏头痛指患者头痛发作只在月经期发生,其他时间不出现头痛。月经性偏头痛往往有家族遗传史,它是一种与卵巢周期变化有关的特殊类型偏头痛,现将月经性偏头痛的研究概况做一综述。一、雌激素水平失调的影响研究认为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可引起偏头痛的发生,此时若补充雌激素可以控制和预防偏头痛的发生。田新良等进行了月经性偏头痛与女性激素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复方透骨草溶液的抑菌和抗炎作用,初步探索其抗炎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体外抑菌实验,观察复方透骨草溶液对常见皮肤癣菌和酵母菌的抑制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的模型,观察复方透骨草溶液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外用涂抹的抗炎作用,并检测大鼠足趾致炎4 h后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体外抑菌实验表明,复方透骨草溶液对皮肤癣菌和酵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原液浓度的12.5%和25.0%;其能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度,高剂量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有明显的减轻作用,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能显著降低大鼠足趾肿胀损伤后组织中致炎因子IL-1β的表达,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复方透骨草溶液具有显著的抑菌和抗炎作用,并通过降低组织中的炎症因子IL-1β的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作为早期肝毒性的筛选模型的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二步灌流法分离提取大鼠肝细胞进行培养;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培养肝细胞的生长情况;采用MTT法绘制肝细胞生长曲线;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上清液的ALT、AST、ALP、CK、LDH、TP、ALB、GGT值;采用爬片技术进行HE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总量,并采用肝细胞毒性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对肝细胞作为早期肝毒性筛选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肝细胞培养4 h后开始贴壁,24 h后绝大多数肝细胞贴壁,体积明显增大;48 h后肝细胞贴壁牢固,维持至第8日,细胞开始逐渐脱落。肝细胞的对数生长期为第2至第3日,ALT、AST、LDH、CK在提取4 h后增高,第1日大幅降低后趋于平稳至第7日。TP、ALB、GGT、ALP提取4 h降低,后趋于平稳至第7日,肝细胞CYP450第1日至第5日分泌呈上升趋势,第67日,轻微下降。HE结果显示提取的肝细胞与肝组织的HE涂片基本一致。对乙酰氨基酚对肝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IC50为20.5 mmol·L-1,能使肝细胞肿胀,细胞核萎缩,使肝细胞分泌ALT、ALP、LDH增多,对肝细胞分泌CYP450的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结论系统全面的阐述肝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在早期毒性评价中的应用,肝细胞作为肝早期毒性筛选模型敏感的评价指标,对于原代培养肝细胞用于药物的早期毒性筛选研究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小鼠记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银杏叶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均能明显改善小鼠由NaNO2及东莨菪碱引起的记忆损害。醇提取物的作用较水提物强,且对正常成年小鼠亦有促进记忆保持的作用。二种提取物均能延长大剂量NaNO2注射后小鼠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血瘀模型动物灌胃给药,探讨稀莶草抗血栓组分(腺梗稀莶ⅡA)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通过给于冰水肾上腺素血瘀模型动物口服腺梗稀莶草抗血栓活性组分,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抗凝血酶Ⅲ活性、血浆纤溶酶原活性、血浆ET和NO含量等指标,观察稀莶草抗血栓组分对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抗血栓组分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降低内皮细胞分泌ET,而对抗凝血酶Ⅲ,纤溶酶原活性及内皮细胞合成一氧化氮的功能影响不大.结论:稀莶草抗血栓组分可能通过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抗凝血及降低内皮细胞分泌ET的途径抗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钩藤碱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钩藤碱(Rhy)明显抑制AA,胶原及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Rhy不影响血小利用外源性AA合成TXA_2,但抑制胶原诱导的TXA_2生成;在抗血小板聚集有效剂量时,对PGI_2的生成无影响。Rhy有显著降低血栓形成诱导剂ADP及胶原加肾上腺素静脉注射所致小鼠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8.
新药研发过程中,药物诱导的免疫毒性是导致药物最终被淘汰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药物的免疫毒性作出预测至关重要。大鼠是药物免疫毒性研究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不同品系的大鼠对药物的免疫毒性敏感性存在着较大差异,文章从不同品系大鼠机体1型辅助T淋巴细胞/2型辅助T淋巴细胞分布格局的极化差异入手,介绍了新药免疫毒性研究中对大鼠品系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3种品系大鼠对灯盏花素所致 被动皮肤过敏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F344,SD,Wistar 3种品系大鼠对灯盏花素诱导的被动皮肤过敏(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PCA)反应的差异性。方法:取3种品系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天花粉组、灯盏花素组。采用sc给药方式,分别给予各组动物不同的药物,进行大鼠同种或大鼠-小鼠异种PCA试验,检测给予灯盏花素后动物皮肤蓝斑吸光度(A),比较药物对F344,SD,Wistar 3种品系大鼠的A变化率。结果:大鼠同种PCA试验显示:3种品系大鼠注射灯盏花素25 mg.kg-1致敏后,F344大鼠皮肤蓝斑A为0.064±0.005 7,明显升高(P<0.05),SD,Wistar大鼠PCA反应均为阴性。大鼠-小鼠异种PCA试验显示:注射F344大鼠抗血清后,小鼠异种PCA反应为阳性,A为0.10±0.01(P<0.05),注射SD,Wistar大鼠抗血清后,反应均为阴性。结论:2种试验方法结果均显示,3种品系大鼠对灯盏花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以F344大鼠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吴茱萸次碱对肝肾毒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吴茱萸次碱Rutecarpine(Rut)在体外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人胚胎肾细胞(HEK293)的影响,采用共培养体系初步比较Rut对肝肾细胞活力的影响,并选用小鼠进行整体验证。方法:①采用MTT法检测Rut在肝肾细胞单独培养或共培养体系中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并采用倒置显微镜对细胞形态进行观察;②给予Rut后,检测肝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肌酐(Cr),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③整体实验观察静脉给予Rut对小鼠肝肾功能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①MTT法显示,2,4μg·mL-1的Rut使肝肾细胞活力均下降,且相同浓度下的Rut对肝细胞的抑制作用大于肾细胞;②4μg·mL-1的Rut使肝细胞上清液中的AST,ALP,LDH水平均升高(P<0.01);③整体实验表明,小鼠静脉给予10 mg·kg-1 Rut 7 d后,血清中的ALP水平有极显著的上升(P<0.01),ALT,AST,BUN,Cr水平只出现升高的趋势,病理学检查发现约1/3的小鼠肝脏出现肝细胞核分裂象增多,仅有1只小鼠肾脏出现嗜碱性病变。结论:大剂量Rut可能对肝肾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肝肾细胞共培养体系与细胞单独培养体系均可用于药物对细胞的毒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