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验证丹参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基因与丹参花色表型的相关性,本研究克隆并分析了紫花丹参99-3株系和一些白花丹参中的F3′5′H基因。方法:本研究通过提取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中的总RNA,再将其反转录得到cDNA,以此c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获得F3′5′H基因全长序列。再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状、结构域、系统进化等特点,并预测了该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跨膜区等;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了该基因的表达特异性;利用毛状根遗传转化方法获得了该基因的过表达阳性毛状根株系。结果:F3′5′H基因全长1551 bp,编码51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57.4 kDa。该基因在丹参花中高丰度表达。在42份(紫花25份;白花17份)丹参样品中发现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在紫花和白花丹参中呈现与花色相关的稳定变化。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丹参F3′5′H与美女樱的F3′5′H具有较高序列同源性。获得了过表达F3′5′H的毛状根株系。结论:本研究在丹参中克隆到F3′5′H基因,对其序列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丹参F3′5′H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统计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内服、外用方剂,分析其临床常用药和用药规律,为小儿湿疹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2009—2014年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国内权威数据库中医药期刊收录的治疗小儿湿疹的相关文献,归纳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的用药规律与思路。结果:现代医家治疗小儿湿疹内治法用药以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补虚药等为主;外治法以清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等为主;内外合治法以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解表药等为主。结论:在小儿湿疹的治疗中,用药频次超过10%的核心药物有24味,多归于脾胃表里两经,药性多寒、温,药味多苦、甘、辛、淡,功效以清热、利湿、解毒、健脾为主。  相似文献   
3.
文题释义: 间歇静水压:软骨细胞的新陈代谢及发育,除了有必要的营养成分支持外,力学刺激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力学刺激又有许多方式,如剪切力、流水动力、持续压力、间歇压力等,这些力学刺激对软骨细胞的诱导分化结果不尽相同,而最接近生理状态下的力学刺激最有利于软骨细胞的发育与分化,间歇静水压就是模仿关节运动的方式,把细胞放在培养液里间断对细胞进行力学刺激,进而促进细胞分化和发育。 软骨组织工程:软骨组织损伤后很难再生,如何修复受损伤的软骨组织是目前国际关注的焦点,利用工程学原理,重新构建新的软骨组织,是修复软骨组织最有效的方法,但构建新的软骨组织非常复杂,需要能够分化成软骨细胞的干细胞,需要分化所必需的培养液、培养支架、力学环境等因素,还需要稳定的生长发育环境,因此从种子细胞到软骨细胞,最后形成软骨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工程。 背景:软骨组织修复是组织工程研究的重要领域,如何利用工程学技术有效将种子细胞定向分化成软骨细胞是组织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单纯应用各种定向诱导培养试剂很难使其分化为成熟稳定的软骨细胞,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利用ATDC5软骨细胞的特点,除了应用有效的培养液处理外,还采用间歇净水压的压力刺激方法,对其定向诱导分化进行早期研究。 目的:了解间歇静水压对ATDC5软骨细胞早期软骨方向分化成熟的影响。 方法:将ATDC5软骨细胞株在单层条件下培养,3 d细胞贴壁良好,并形成复层,而后在密封条件下进行间歇静水压(施加强度10 MPa,加压频率1 Hz,4 h/d)培养,设立无间歇静水压且其他条件相同的培养细胞为对照组。在第4,7,11,14,17天,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应用Real-time PCR检测Aggrecan,COL-2,SOX-9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经间歇静水压作用后,ATDC5细胞表现出较明显的斑块样改变和细胞浓聚现象;Aggrecan、CO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SOX-9 mRNA虽然与对照组变化不大,但也出现了先抑后扬的特点。结果表明,间歇静水压影响ATDC5软骨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的基因表达,促进软骨特征基质的分泌,利于向软骨细胞分化成熟。 ORCID: 0000-0003-0911-8294(张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迪诺单抗是目前欧美国家对有高骨折风险、经其他药物治疗失败或耐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推荐用药。本文对近年关于迪诺单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折发生率、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Erbin表达缺失导致Her2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MDA-453对曲妥珠单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计、构建含人Erbin基因特异性的短发夹RNA( shRNA)及对照shRNA的干扰载体,转染MDA-453人乳腺癌细胞。经G418加压筛选,获得稳定敲低Erbin的MDA-453细胞( MDA-453-Erbin sh)和稳定表达对照shRNA的MDA-453细胞( MDA-453-NC),以后者作为对照细胞。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MDA-453-NC和MDA-453-Erbin sh细胞中Erbin表达水平。分别通过细胞增殖活性实验及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敲低Erbin的MDA-453细胞对曲妥珠单抗敏感性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法,分析Erbin在人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建立了稳定敲低Erbin的MDA-453细胞株,发现敲低Erbin表达可诱导MDA-453细胞对曲妥珠单抗产生抗性。与正常乳腺上皮组织相比,人乳腺癌组织标本中Erbin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Erbin表达缺失可能影响乳腺癌对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挖掘参与北沙参(Glehniae Radix)香豆素合成的关键酶异戊烯基转移酶(Isoprenyltransferase,IPT)基因,进一步分析该基因的序列特征及表达量模式。方法 本研究摸索了一种北沙参基原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无菌苗制备方法,并且在珊瑚菜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基础上,使用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筛选出表达量上调的候选基因序列;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对GlIPT1基因cDNA序列进行全长克隆;根据所得的氨基酸序列进行蛋白质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分析;利用Clustalx及MEGA 6.0构建NJ系统进化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该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 GlIPT1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296 bp,编码306个氨基酸残基,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4409.30 Da,等电点为5.93,属于P-loop_NTPase超家族,为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GlIPT1与伞形科植物胡萝卜Daucus carota subsp. sativus IPT蛋白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lIPT1基因在珊瑚菜的花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根,在叶中表达量较低。结论 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北沙参的分子育种和利用生物技术提高香豆素产量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建立高效、可靠的肿瘤骨转移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将C57BL/6J雄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BALB/c雌鼠15只,设一组.将小鼠前列腺癌细胞RM-1和乳腺癌细胞4T1-luc消化、洗涤、计数后用生理盐水重悬至1×105/mL,取100μL,经股动脉将4T1 luc细胞注射到BALB/c雌鼠,并通过活体成像检验此方法转移成瘤的特异性.将100μL相同浓度的RM-1细胞悬液分别经股动脉、髂外动脉注射C57雄鼠各15只,比较两种不同注射方式所需时间、小鼠存活率,注射21天后将下肢骨HE切片,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建立骨转移模型的成瘤率.结果 经股动脉途径注射肿瘤细胞悬液所需的止血时间为2.53±1.75 min,经髂外动脉注射方法所需的止血时间为4.70±1.63 min(P<0.05);经股动脉注射方法的手术时间为14.67±2.16 min,经髂外动脉注射方法的手术时间为22.47±3.50 min(P<0.05);术后21 d经股动脉和髂外动脉注射组小鼠的生存率分别为93.3%和66.7%(P<0.05);采用两种方法的肿瘤转移率均为100%;分别经股动脉和髂外动脉注射生理盐水组和肿瘤细胞悬浮液组在上述3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活体成像结果显示,肿瘤特异性地转移到了股骨和胫骨中.结论 经股动脉注射方法建立肿瘤骨转移模型的手术及止血时间短、小鼠的存活率及肿瘤转移的成功率、特异性高,可作为肿瘤骨转移的新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全基因组水平挖掘茯苓Poria cocos MYB转录因子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其在菌丝、菌核等部位及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诱导后菌丝中的表达模式,以期发现与茯苓发育及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调控相关的MYB转录因子。方法 基于茯苓基因组数据,通过序列比对及保守结构域分析挖掘MYB转录因子基因,利用ExPASy在线工具预测分析MYB蛋白质理化性质,利用MEGA7.0软件构建茯苓MYB蛋白进化树,利用MEME在线工具分析保守基序,利用Plant CARE进行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分析,通过MeJA诱导菌丝并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 在茯苓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0个含有特征性保守结构域的MYB转录因子,其中4个属于1R类型,4个属于2R类型,2个属于4R类型。进化树及保守基序显示,相同进化枝的MYB蛋白所含基序类型相似。启动子区预测分析发现了多类激素及逆境响应顺式作用元件。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有2个基因(PcMYB7和PcMYB8)在菌丝中的表达量高于菌核中的表达量,而PcMYB9则是在菌核中表达量相对较高。MeJA诱导后,有3个基因(PcM...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为研究对象,体外探讨高糖微环境对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阐明miR-125b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丹参酮合成相关的SmCYP81C16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根中所含的丹参酮为二萜醌类化合物,而鉴定参与丹参酮合成的CYP450基因成为解析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分子机制的关键步骤。方法:本实验从丹参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到SmCYP81C16基因,采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基因cDNA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析其所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预测该蛋白质二级结构、保守结构域等,建立系统发育进化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该基因的组织/器官表达特异性;通过遗传转化方法获得了该基因的过表达转基因毛状根株系,通过化学检测及代谢组学分析丹参酮类化合物在对照株系和过表达株系中的含量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毛状根中丹参酮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SmCYP81C16基因全长1497 bp,编码498个氨基酸残基,该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55.8 kDa;SmCYP81C16在丹参茎和根的周皮部高表达;通过化学检测及代谢组学分析发现,与对照株系比较,在SmCYP81C16过表达阳性株系中,丹参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升高;过表达毛状根中丹参酮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升。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SmCYP81C16具有正向调控丹参酮生物合成的功能。本研究为利用生物技术方法提高丹参酮类化合物含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