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四君子汤治疗结直肠癌潜在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利用TCMSP获得四君子汤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结合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站进行靶标垂钓;通过TTD、OMIM、Drugbank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结直肠癌相关靶点。运用Venn图取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中医治疗优势人群肠道菌群及TB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特征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门诊或病房收治的mCRC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安慰剂组,治疗给予常规中医治疗加用祛邪胶囊,对照组在与观察组相同治疗基础上服用安慰剂胶囊。收集基线时患者的粪便样本及外周血样本并进行检测。根据入组患者3年随访的生存结局以及mCRC中医治疗优势人群判定标准,将患者分为中医治疗优势人群及非优势人群,分析2组间肠道菌群及TB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中医治疗非优势人群相比优势人群具有更高的sobs指数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17±19.25 vs.81.96±36.79,P=0.005),中医治疗优势人群具有更高比例的拟杆菌属(30.6%vs.23.9%,P=0.33)和普雷沃氏菌属(5.7%vs.3.9%,P=0.69);TB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结果发现,中医治疗优势人群组较非优势人群组具有更高的双阴T细胞绝对值(89.6±82.0 vs.37.1±16.5,P=0.01)以及非HLA依赖细胞毒性T细胞(83.0±43.6 vs.28.4±18.3,P=0.01);HLA依赖细胞毒性T细胞绝对值与粪厌氧棒状菌(Anaerostipes)呈显著负相关(P=0.04)。结论:mCRC中医治疗优势人群与非优势人群在肠道菌群分布以及TB淋巴细胞亚群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一定相关性,为进一步阐释中医优势人群特征及疗效机制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建立三级联动下(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的北京市乡村结直肠癌中西医并重“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模式,为构建中西医慢病防治网络、推动中西医并重癌症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依托当地村委会,充分发挥三甲医院带动能力,培训构建一支以“村支书”为核心的乡村“早防早筛”队伍:中医养生操组、中医健康防癌知识宣传小组配合进行结直肠癌早防,结直肠癌高危风险人群(即高危人群)问卷调查小组配合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初筛。在“三级联动”模式下建立“绿色转诊”通道,根据高危人群初筛结果进行全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根据诊断结果进行药物或非药物干预。结果 经四年探索实践,该结直肠癌中西医并重一、二级预防模式初步成型,形成了较为科学规范的结直肠癌早筛早诊早治工作流程,初步形成了中西医并重结直肠癌防控方案。在该模式指导下,已在全村1717名常住人口中完成了1174例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初筛,发现高危人群118例(阳性率10.05%),结直肠癌6例且均在该模式建立前发病。结论 由乡村吹哨,通过动员乡村骨干力量进行结直肠癌早筛,能够使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真正做到全覆盖,极大提高筛查效率,降低筛查成本。推广一条以“三级联动”为依托,以乡村骨干为主要早防早筛力量的中西医并重“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慢病管理模式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口服中药防治结直肠癌辅助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 在8个电子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1年1月20日相关文献。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运用RevMan 5.3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和数据合成。结果 研究共纳入37篇文献,全部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涉及受试者2705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口服中药在降低结直肠癌辅助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贫血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等方面具有疗效;在提高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上没有显示出疗效。结论 口服中药可降低结直肠癌辅助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风险。临床实践中,可考虑推荐口服中药用于防治结直肠癌辅助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祛邪胶囊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代谢组学及肠道菌群多样性分布的影响.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法,对入组患者给予祛邪胶囊或安慰剂干预1个月,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及粪便样本,通过液质联用(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以及16SrRNA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方法进行检验,并通过生物分析云平台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以及关联分析.结果 研究共入组4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最终34例患者完成访视并纳入分析,结果显示祛邪胶囊组治疗后天竺葵色素-3-槐糖苷、3-羟基-2-萘甲酸、色氨酸-甜菜碱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烟酰胺下降,安慰剂组干预后烟酰胺上升;与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进行联合分析,祛邪胶囊组血清天竺葵色素-3-槐糖苷丰度与患者肠道菌群中副沙门氏菌、黏胶球形菌分布正相关,与链球菌分布负相关.结论 祛邪胶囊可能通过调节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烟酸和烟酰胺代谢、花青素代谢以及色氨酸代谢发挥抗癌作用,可能与提高肠道有益菌、降低有害菌分布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中西医并重防控模式”指导下对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乡村中西并重癌症防控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2007年卫生部《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要求,2016年9月-2019年9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健康服务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北京市某乡村符合纳排标准的常住村民进行高危人群问卷筛查。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利用χ2检验分析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相关因素筛查结果,P < 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在“中西医并重防控模式”指导下对北京市某乡村1717例常住人口进行筛查。实际有效问卷筛查共计1174份,经初筛高危人群问卷评估阳性者118人(阳性率10.1%);结直肠癌高危人群与非高危人群在不同年龄段、年收入以及饮食荤素搭配、吃水果习惯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阳性指标中“一级亲属有大肠癌史”阳性率最高为4.2%;根据近3个月结直肠癌高危人群中医症状频数统计主要以腰酸、脾气急躁或情绪低落、头晕健忘、耳鸣等肾虚症状为主;结论 “中西医并重防控模式”能够充分将中医早期干预方法纳入其中,在提高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筛查效率和早诊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中的实际临床应用情况与疗效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基于单中心真实世界数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筛选自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住院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全部经历过晚期一线、二线、三线治疗过程的结直肠癌患者.通过住院病历系统中的医疗记录采集患者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六君安胃方减少结肠癌化疗期间消化道不良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对六君安胃方中六味中药的化学成分、作用靶点进行筛选,并在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等相关数据库中筛选出"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chemotherapy-induced diarrhea(CID)"相关靶点。利用STRING和Cytoscape3.6.0构建PPI网络图并通过网络拓扑分析获得关键蛋白靶点;利用R软件ClusterProfiler进行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功能富集分析;利用AutoTools1.5.6进行有效化学成分与关键蛋白靶点的分子对接。结果六君安胃方中的中药有效化学成分共103个,潜在作用靶点406个,CINV、CID疾病相关作用靶点851个,通过PPI网络拓扑分析得到关键蛋白靶点,前5个分别为AKT1、MAPK3、MAPK1、MAPK8、JUN;GO富集结果显示,氧化应激反应、凋亡信号通路调节、膜筏、膜微区域、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活酶活性等排名靠前;KEGG富集通路结果显示,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为主要作用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党参中的木犀草素与AKT1结合性最好。结论六君安胃方可能通过调节AKT1、MAPK3、MAPK1等关键蛋白,干预PI3K-AKt等相关炎症信号通路来减少化疗期间消化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胃肠恶性肿瘤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中医学具有以人为本、整体调节的特点在我国胃肠肿瘤的防治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当代中医形成了以健脾为核心的防治理念,但各医家对脾虚内涵的理解尚不统一,应用方药差异较大,制约中医药研究质量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本团队多年来从脾虚论治结直肠癌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与国内多家单位一起,围绕脾虚在胃肠肿瘤领域开展循证研究工作。现结合文献和团队多年来的实践,提出瘤之成因与治疗造就胃肠恶性肿瘤病机以脾虚为主,遵循以脾虚为本、邪实自内外而生、蕴化癌毒、病久及肾的病机演变规律,正虚、邪实、癌毒是中医认识其病机的3个层面,同时兼有胃癌易于阳化、肠癌易于寒化的特点。最后从证治规律、临床试验、生物机制3个方面列举当前已有的相关研究实践作为验证。对胃肠肿瘤脾虚理论的探索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旨在促进中医肿瘤防治理论的创新,为更高质量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中医症状量表》的信度效度,观察健脾补肾序贯方对结肠癌辅助化疗期患者中医症状严重程度的改善情况。方法 纳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111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用于量表的信度、效度评价,计算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Cronbach’sα)以评估量表一致性,应用因子分析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双盲安慰剂、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二次分析,在2018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对纳入的400例结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进行1:1的随机分配为试验组和安慰剂组。试验组口服健脾补肾序贯方,安慰剂组口服健脾补肾序贯方模拟剂,在接受XELOX方案辅助化疗期间加载服用。二次分析主要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中医症状随时间变化情况,评价健脾补肾序贯方对症状改善的疗效。结果 结肠癌辅助化疗期《中医症状量表》共包括11个症状条目。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698,重测信度为0.730,共筛选出4个公因子,总方差累计贡献率60.753%,因子载荷均大于最小可接受值。临床研究部分统计结果分析显示,试验组与安慰剂组在呕吐评分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9,P=0.039)。重复测量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