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葛仙汤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按均衡随机原则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葛仙汤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大肠杆菌加乙酸免疫复合法造成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连续给药21 d,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估、结肠病理学评分(HS),检测血清中IL-6、IL-10含量.结果:葛仙汤低、中、高剂量3个治疗组DAI和HS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IL-6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P<0.01);中剂量组IL-6含量明显低于高、低剂量组(P<0.05).3个治疗组IL-10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中、低剂量组IL-10明显高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低、中、高剂量葛仙汤均能缓解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症状,减轻其结肠病理损伤,促进溃疡面愈合,其中以中剂量效果为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腑解毒汤同步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的生活质量及其对免疫机制调节作用。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术后患者10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52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FOLFOX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通腑解毒汤同步FOLFOX方案治疗。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23(IL-23)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骨髓抑制、肾脏毒性、消化道毒性及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后两组疼痛NRS评分、卡式评分(KP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中医证候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Th17、IL-17及IL-23的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RS评分及KSP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功能领域、症状领域及单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及肾功能指标明显较对照组的低(P0.05);消化道毒性及神经毒性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解毒汤同步化疗治疗结直肠癌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吻合器痔黏膜环切术(以下简称PPH)是近年来出现的治疗痔新术式.笔者自2001年3月起应用PPH治疗痔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探讨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交叉排列结扎术并尽量保留肛管移行区(ATZ)治疗环状混合痔,选择16例进行式探讨及疗效观察。肛门麻醉后用胃幽门螺杆菌美蓝「(HP)MB」染色液对肛缘至齿线上5.0cm处染色,ATZ呈淡蓝色,直肠粘膜深蓝色,肛管皮肤不染色。对内外痔各分为3-5个部位交叉排列式贯穿结扎,结扎点在不同平面上,术中尽量保留淡蓝色的ATZ,使痔结扎点是保保留的粘膜桥与皮桥呈网状。结果  相似文献   
5.
自 1 991年 1月至 1 998年 1 2月 ,我们共收治创伤性膈疝 1 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 7例 ,男 1 4例 ,女 3例 ,年龄 1 8~ 59岁 ,平均 39岁。左侧膈疝 1 5例 ,右侧膈疝 2例。急性膈疝 1 5例 ,慢性膈疝 2例。创伤原因 :交通事故 7例 ,挤压伤 4例 ,坠落伤 3例 ,利器伤 2例 ,负重伤 1例。1 7例中有 1 3例 (76.5% )合并多脏器损伤 ,分别为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 6例 ,脾破裂、肠破裂、四肢骨折各 3例 ,脊椎骨折 2例 ,其中 1例截瘫 ,肝破裂、肾挫裂伤、颅脑损伤、胰腺裂伤、肺裂伤各 1例。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 1 1例 ,胸痛 8例 ,患侧…  相似文献   
6.
袁玉青  郑艳艳  金照 《新中医》2024,56(5):164-168
目的:观察天枢穴中药超声导入法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顽固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82 例顽 固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1 例。对照组采用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研 究组采用天枢穴中药超声导入法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 分、直肠肛管压力[肛门括约肌静息压力(RASP)、肛管括约肌最大收缩压力(SASP)、直肠最大耐受阈 值(MRST) 及直肠排便阈值(CRS) ]测定值的变化。结果:治疗1 个月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97.56%,对照组为85.37%,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主症、次 症、总分) 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 个月后, 2 组RASP、SASP、CRS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MRST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 组RASP、SASP、CRS 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MRST 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枢穴 中药超声导入法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顽固性便秘临床疗效较好,能缓解症状,改善直肠肛管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仙人掌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以小鼠成纤维细胞株(NIH3T3)为研究对象,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仙人掌对成纤维细胞增生的影响(以OD值反映细胞活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0625~0.5mg/mL),仙人掌能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同时促进PCNA蛋白的表达,并随着仙人掌浓度的增加,成纤维细胞数量和PCNA蛋白的表达均不断增加,在0.5mg/mL浓度时达到高峰,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r分别为0.761,0.783;P均&lt;0.01)。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仙人掌具有促进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并表现为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袁玉青  金照  郑艳艳 《新中医》2024,56(3):59-63
目的:观察复方大黄膏联合活血消肿汤对混合痔术后切口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将择期行手术治疗的90 例混合痔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A 组、观察B 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 疗,观察A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消肿汤治疗,观察B 组在观察A 组基础上给予复方大黄膏治疗。比 较3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创面渗液评分及炎症相关因子[CXC 型趋化因 子受体4(CXCR4)、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2(IL-22)] 水平,并评估3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 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B 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观察A 组83.33%与对照组66.67% (P< 0.05),观察A 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3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 评分、创面渗液评分及血 清CXCR4、IL-8、IL-22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B 组中医证候积分、VAS 评分、创面渗液评分 及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均低于观察A 组与对照组(P<0.05),观察A 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 组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观察A 组、对照组(P<0.05),观察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复方大黄膏联合活血消肿汤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 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正>分段悬吊结扎术是在"保留齿线术"的基础上所创新的术式,用于治疗混合痔并发直肠前壁黏膜内脱垂。手术通过重建肛垫、重建括约肌间沟,最大限度保护肛门功能,是一项符合微创理念的新技术。本院自2012年起开展该手术治疗混合痔并发直肠前壁黏膜内脱垂,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本院肛肠科收治的混合痔并发直肠前壁黏膜内脱垂106例,男2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种理想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造模方法。方法:健康SD大鼠120只,随机均分为4组,第1、第2组分别在实验第1、第10、第17、第30天用灭活大肠杆菌菌株悬浊液注射于大鼠足底、腹部、背部皮下及腹腔内,第4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实验第31天第1、第3组用5%乙酸灌肠。每日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每周称重并检测大鼠大便隐血。分别于灌肠后第1、第2、第3周时每组随机处死10只大鼠,比较各组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病理学改变、血清中白介素-6(IL-6)的变化、结肠黏膜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结果:第1周时第1、第3组大鼠的DAI值、结肠组织学评分、血清中IL-6水平、结肠黏膜内TNF-α的表达积分明显高于第2、第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时第1组糜烂、溃疡等依然呈典型表现,第3组溃疡开始自愈,伴有瘢痕形成,第1、第3组DAI值、结肠组织学评分高于第2、第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周时第1组结肠黏膜仍有溃疡及慢性炎症性改变,第1与第2、第3、第4组的DAI值、结肠组织学评分、结肠黏膜内TNF-α的表达积分、血清中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基本自愈,与第2、第4组大鼠的DAI值、结肠组织学评分、结肠黏膜内TNF-α的表达积分、血清中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杆菌加乙酸复合法建立的模型,病变更类似人类UC,持续时间长,是较理想的UC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