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均用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结果:症状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9.13%、86.95%、84.78%,对照组分别为77.78%、75.55%、71.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胃镜检查致心跳骤停165分钟复苏成功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3岁,因上腹部不适伴胸骨后烧灼感2年余来我院就诊。患者否认高血压及心脏病史。术前检查心电图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常规胃镜检查。术中常规进境至球后开始退镜,于胃窦小弯侧发现浅溃疡1处,大小约0.6cm×0.6cm,表面有薄苔,周围黏膜轻度肿胀,于溃疡处活检4块,退镜过程中突然发现患者意识丧失、面色紫绀、呼之不应,颈动脉及心脏均无搏动,心电图示心电消失。  相似文献   
3.
唐清  王琳琳  覃小芬  廖灵敏  黄玲 《广西医学》2010,32(12):1535-1536
目的了解小儿结肠直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小儿结肠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患儿平均年龄5.19岁,好发于2~6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便血;70例患儿结肠镜检发现息肉共105枚,其中75枚位于直肠、乙状结肠。术后随访2年,复发4例。结论幼年性息肉由于有潜在恶变的可能,应及早切除。  相似文献   
4.
肠息肉摘除术后中药灌肠预防复发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大肠息肉好发于直 -乙状结肠 ,与大肠癌的好发部位相一致 ,积极治疗大肠息肉 ,对预防大肠癌有重要意义 ,但肠息肉摘除术后复发率较高(35 %~55 %) ,如能降低其术后复发率 ,对肠息肉的治疗意义更大。我科对纤维结肠镜下检出并病检确诊直 -乙状结肠息肉患者 ,采用镜下电凝、切、灼、钳除息肉后 ,用自拟中药平息汤保留灌肠方法 ,并进行2年追踪观察 ,对预防息肉复发疗效好。1一般资料直 -乙状结肠息肉患者共62例 ,均在纤维结肠镜下完成并做病检确诊 ,且行镜下摘除术(电凝、切微波灼除等)。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5.
胃疾病与血清胃蛋白酶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疾病与血清胃蛋白酶原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 、 水平 ,正常对照组 17例 ,胃炎组 18例 ,胃溃疡组 18例 ,胃癌组 19例。结果 :胃炎患者 PG 、PG 、PG / PG 及胃溃疡患者 PG 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胃溃疡 PG 高于正常对照组及 PG / PG 低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胃癌患者 PG 、PG / PG 低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血清 PG 升高及 PG / PG 降低是胃溃疡的危险因素 ,血清 PG 和 PG / PG 降低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血管病变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而且此病患者的死亡率也在显著增加。因此,对血管病变患者进行早期检测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对血管病变患者进行早期检测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超声内镜(EUS)引导下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治疗胰岛素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例反复低血糖发作的48岁女性患者,经实验室检查、EUS、EUS-细针吸(FNA)确诊为胰岛素瘤.行超声内镜引导下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治疗,共向瘤内注射98%无水酒精0.5 mL.结果 患者术后未再有低血糖发作,实验室检查证实获得完全缓解,术后第6天患者出院.结论 对于不能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微创的超声内镜引导下无水酒精瘤内注射可作为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多种内镜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对胆管狭窄性疾病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胆管狭窄性疾病患者的诊断情况。36例患者均进行了超声内镜检查术(EUS)、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管内超声检查术(IDUS),胆道靶向刷检行细胞学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及组织学病理检查,综合诊断。结果最终诊断胆管恶性病变21例,其中胆管细胞癌9例、十二指肠乳头癌4例、胰腺癌侵犯胆总管4例、肝癌侵犯胆总管4例;胆管良性病变15例,其中胆总管结石9例、肝吸虫感染所致胆管狭窄4例、单纯胆管炎性狭窄1例、外部压迫所致胆管狭窄1例。EUS、ERCP、IDUS及ERCP+IDUS对胆管狭窄性疾病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7.8%、88.9%、91.7%、94.4%,ERCP、IDUS及ERCP+IDUS均明显高于EUS(P均〈0.05);ERCP+IDUS对胆管狭窄性疾病鉴别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2%、93.3%、95.2%、93.3%,均高于EUS、ERCP及IDUS单独检查。胆道刷检细胞学、液基薄层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19例诊断为恶性狭窄,17例诊断为良性狭窄,对鉴别胆管狭窄性质诊断的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100.0%、准确率为94.4%。结论对于胆管狭窄性病变,ERCP+IDUS可使诊断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联合应用ERCP+IDUS+病变胆管的靶向刷检等多种内镜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肠道清洁方法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方法 将85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43例,B组42例.A组:预清洗和再清洗均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各2袋,2袋用温水2000 ml溶解后,1h内喝完.B组:预清洗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袋,2袋用温水2000 ml溶解后,1h内喝完.再清洗口服内科口服洗肠散3小袋,3小袋用温水3000 ml溶解后,1h内喝完.比较两种方法服药后肠道的清洁度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肠道清洁度等级为:A组优32.56%,良44.19%,差23.25%;B组优69.05%,良21.43%,差9.52%.两组肠道清洁度比较,B组非常显著优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内科口服洗肠散及二甲硅油散分不同时间段用于肠道清洁准备,肠腔清洁度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小儿结直肠息肉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直肠息肉是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原因之一,小儿结直肠息肉不少见,国外统计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的患病率为1%。大多数息肉是无症状的,单发幼年性息肉仅有2%有临床症状,儿童结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与息肉的定位及数目有关。为进一步了解小儿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特点,我们对近10年来电子结肠镜发现的结直肠息肉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