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氧后细胞死亡情况及促红细胞生成素信号通路成分的表达改变。方法从Wistar大鼠股骨提取骨髓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体外扩增。取第4至6代接近融合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置于氧浓度为0.5%的缺氧箱内培养24、48、72、96h后行台盼蓝染色计数阳性细胞并提取蛋白行Western blot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HIF-1α、ERK、磷酸化ERK表达改变,另取0.5%缺氧培养48h的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EPO表达改变,Hoechst 33342染细胞核。结果常氧浓度培养对照组骨髓间充质细胞组台盼蓝染色阳性率为3.5%±0.4%,缺氧培养24、48、72、96h组分别为3.9%±0.2%、5.0%±0.4%、5.9%±0.5%、7.1%±0.5%。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发现EPO表达在缺氧48h后开始明显上调。F20R表达在缺氧后24h即开始显著上调且倍数更高。总ERK在对照组和不同缺氧时间组表达改变不明显,但HIF-1α和磷酸化ERK缺氧24h后即上调,72h达高峰。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单纯缺氧损害较耐受,缺氧后促红细胞生成素信号通路的主要成分均显著上调,提示促红细胞生成素信号通路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耐缺氧和旁分泌保护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1型受体(tumornecrosisfactorαreceptor1,TNFαR1)信号通路在小鼠急性后肢缺血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结扎TNFαR1/和野生型小鼠股动静脉及其主要分支建立后肢急性缺血模型,激光多普勒测手术前后后肢血液灌流,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凝胶电泳观察DNA凋亡梯带,免疫蛋白印迹法测定Caspase3、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1天TNFαR1/组缺血侧后肢血液灌流显著高于野生型组,腓肠肌TUNEL阳性细胞显著低于野生型组。TNFαR1/组缺血评分则显著低于野生型组,两组的自发截肢率分别为50%、0%。TNFαR1/组DNA凋亡梯带、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减弱。结论TNFαR1敲除可抑制TNFα信号通路下游死亡相关蛋白的激活,减少细胞死亡和调亡,对急性后肢缺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4.
何贤省  蒋峻 《疾病监测》2018,33(7):609-613
目的 调查浙江省台州市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间关系。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台州市心血管疾病(CVD)和脑血管疾病(CBD)数据,使用具有对数关联和泊松误差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来分析温度对CVD和CBD死亡率及其相关滞后结构的影响。 结果 CBD和CVD的温度–死亡率曲线相似,均呈U形。CBD的冷热阈值分别为12 ℃和25 ℃,CVD的冷热阈值分别为12 ℃和26 ℃。随着滞后天数增加,寒冷累积效应逐渐增加,CBD(RR=1.068,95%CI:1.052 ~ 1.084)和CVD(RR=1.111,95%CI:1.078 ~ 1.145)的滞后效应峰值出现在滞后27 d(Lag0~27)。CBD(RR=1.017,95%CI:1.004 ~ 1.030)和CVD(RR=1.036,95%CI:1.012 ~ 1.061)的高温效应均在滞后当天(Lag0)出现峰值。 结论 极端高温和低温均与台州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有关,其中低温影响有很长的滞后期,而高温影响则较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冠状动脉闭塞(CTO)患者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介入治疗体会。方法: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入院96例CTO患者,术前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PCI病变成功率,术中及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96例患者人均CTO病变1.06处,人均置入支架1.72枚。PCI病例成功率分别是83.3%。随着CTO长度的增加PCI成功率降低,不同CTO长度PCI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9,P〈0.001);随着CTO时间延长PCI成功率明显降低,不同CTO时间PCI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3,P〈0.001);CTO鼠尾残端形态患者PCI成功率(91.67%)显著高于刀切或圆盾形残端形态患者(58.33%,x2=14.4,P〈0.001);非开口CTO患者介入成功率(94.74%)明显高于开口CTO患者(40.00%,x2=34.2,P〈0.001)。术中或住院期间无死亡患者,未发生不可救治的严重并发症。结论:CTO患者行PCI成功率较高,安全性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告血小板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clopidogrel,plavix)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术期运用的方法和结果。方法: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2 1例,术前给予氯吡格雷负荷量45 0 mg,顿服或75 mg 2次/ d×3 d,术后75 mg 1次/ d×3 0 d。同时联合应用阿司匹林、GPIlb/ IIIa拮抗剂integrilin和肝素等其它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常规检测激活凝血时间(ACT)、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KPTT) ,如果ACT≤15 0 s,则拔除鞘管。出院前和术后1个月复查血常规1次。同时记录有无皮疹等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4h拔除鞘管,无穿刺部位显著血肿形成者,无冠状动脉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者。9例术后随访1年、12例随访1月无负性心脏事件发生,其中5例复查冠脉造影阴性。全部患者术后血小板、白细胞无显著改变。未发现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术期运用,不良反应少,联合阿司匹林和integrilin,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减少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进而可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KATP通道在离体大鼠心脏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方法:取雄性SD大鼠心脏行Langendorff灌流。以3m in 全心缺血加5m in 复灌重复3次为预处理,灌流30 m in 作为对照,同时灌以KATP通道阻断剂优降糖(10 μm ol/L)或开放剂吡那地尔(50 μm ol/L)。然后以结扎左冠状动脉20 m in,复灌60 m in 作为缺血复灌,以心肌梗塞范围和心律失常评分作为指标,观察药物对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优降糖可阻断缺血预处理的作用,而吡那地尔则不能模拟缺血预处理,但是在缺血期间吡那地尔对心肌有保护作用。结论:KATP通道很可能参与了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机制,但不是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益心舒胶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59例并发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19例),2组均常规给以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治疗组加用益心舒胶囊;分别在入院、第1月、第2月、第3月进行HRSD、HAMA、SF-36评分。结果 2组焦虑、抑郁情绪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HRSD、HAMA评分P<0.05~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SF-36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一般健康的评分与治疗前比,P<0.05~0.01,对照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与治疗前比较,P<0.05~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益心舒胶囊可缓解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与β受体阻滞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心血管事件和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子 ,已被认为是冠心病等危症。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在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拮抗交感神经系统对这些疾病可以带来重要的益处。尽管至今有大量令人信服的证据证实 β受体阻滞剂的益处 ,但在既往有心血管事件病史和心力衰竭的糖尿病患者中 β受体阻滞剂仍未得到充分应用。一、糖尿病与心血管事件糖尿病是心血管事件和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子。当和其他危险因子并存时可使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危险成倍增加 ,起着 1 1>2的作用[1] 。MRFIT…  相似文献   
10.
徐俊松  蒋峻  吴玉泉  费明锋  赵园园 《浙江医学》2023,45(16):1718-1722,1743
目的 探讨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 1 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 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行 PCI 的 STEMI 患者 110 例,根据 PCI 术后 1 年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29 例)和预后良好组(81 例)。检测 miR-150、miR-20a、氨基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采用 ROC 曲线分析 miR-150、miR-20a、NT-proBNP 预测 STEMI 患者 PCI 术后 1 年发生 心血管事件的效能;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STEMI 患者 PCI 术后 1 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结果 预后不良组年 龄≥60 岁、糖尿病、高血压、当前吸烟、多支病变患者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miR-150、miR-20a 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NT-proBNP 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miR-150(AUC 0.713,灵敏度 0.667,特异度 0.793)、miR-20a(AUC 0.792,灵敏度 0.556,特异度 0.897)、NT-proBNP(AUC 0.769,灵敏度 0.621,特异度 0.988)预测 STEMI 患者 PCI 术后 1 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0.425、0.975、1 202.500 ng/L(均 P<0.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 示,年龄≥60 岁、糖尿病、高血压、当前吸烟、多支病变、miR-150≤0.425、miR-20a≤0.975、NT-proBNP≥1 202.500 ng/L 均是 STEMI 患者 PCI 术后 1 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均 P<0.01)。 结论 对 STEMI 患者的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情况、 多支病变、miR-150、miR-20a、NT-proBNP 等因素应加以关注,以减少 PCI 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