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肝前性门脉高压合并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一般资料患儿男性,12岁。因间断性呕血4年而入院。钡餐X线检查示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血常规:WBC 0.78×109/L,RBC 2.72×1012/L,PLT 40.4×109/L,Hb 68 g/L。肝功能Child分级A级。术前CT动脉造影示脾动脉粗大,肝动脉分支纤细。CT静脉造影示脾静脉粗大,汇合进入门静脉左支发出的粗大脐旁静脉下行与右髂静脉交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复杂重症下腔静脉恶性肿瘤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8年7月对8例下腔静脉肿瘤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患者8次在体外循环或右心房插管灌注下手术切除下腔静脉肿瘤或(和)延及右心房/室内肿瘤;1例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局部复发行下腔静脉置换术.术前CT或MRI检查均已除外远处转移.结果 1例患者于术后2个月死于肝衰竭,其他7例术后症状均缓解并顺利出院.7例患者随访5~45个月,平均(15±4)个月.其中3例术后随访14~24个月,效果良好,无复发;3例术后4、5及32个月后原位复发并全身多处转移,其中1例是罕见的下腔静脉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5个月后复发并右肾上腺转移癌,9个月后再次切除下腔静脉及右心房/室内肿瘤,术后11个月第3次复发死于心衰;另2例复发者未再次手术,其中1例术后7个月行化疗后症状缓解.1例45个月后失访.结论对于复杂腔静脉恶性肿瘤如未发现其他部位转移可采取积极手术治疗,如此可明显改善患者近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复杂重症下腔静脉恶性肿瘤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8年7月对8例下腔静脉肿瘤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患者8次在体外循环或右心房插管灌注下手术切除下腔静脉肿瘤或(和)延及右心房/室内肿瘤;1例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局部复发行下腔静脉置换术.术前CT或MRI检查均已除外远处转移.结果 1例患者于术后2个月死于肝衰竭,其他7例术后症状均缓解并顺利出院.7例患者随访5~45个月,平均(15±4)个月.其中3例术后随访14~24个月,效果良好,无复发;3例术后4、5及32个月后原位复发并全身多处转移,其中1例是罕见的下腔静脉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5个月后复发并右肾上腺转移癌,9个月后再次切除下腔静脉及右心房/室内肿瘤,术后11个月第3次复发死于心衰;另2例复发者未再次手术,其中1例术后7个月行化疗后症状缓解.1例45个月后失访.结论对于复杂腔静脉恶性肿瘤如未发现其他部位转移可采取积极手术治疗,如此可明显改善患者近期生存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urgical strategy and effects for treating complex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inferior vena cava (IVC) or/and the tumors extending into right atrium/ventricle.Methods Between Dec 2004 and Jul 2008, eight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resections, among those seven patients with tumors of IVC or the tumors extending into right atrium/ventricle were operated on under deep hypothermia with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and one patient with recurrence of leiomyosarcoma of the IVC successfully underwent en bloc resection and caval reconstruction. The prosthetic graft was used for IVC reconstruction in two patients and vascular patch in the other two patients. Preoperative chest roentgen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 ultrasonography, 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used to exclude the presence of metastatic disease, to assess local resectability of the tumour and the extent of involvement and obstruction of the IVC. Results One patient died of liver failure postoperatively.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was uneventful in other 7 patients. On follow-up two patients died 2 and 5 months later due to functional disorder of the liver. Three patients have been followed up for 14 - 24 months and were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bernethy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例Abernethy畸形患者的诊治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血管造影确诊后经积极术前准备,行剖腹探查、乙状结肠造瘘术,术后3周开始给予中药保留灌肠至术后7周,6个月关闭造瘘,3周后继续辅以中药保留灌肠4周。患者顺利恢复出院,随访9个月未再次出血。结论正确的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性,15岁。因反复便血15年于2007年12月26日收治入院。病儿出生后20余天始出现鲜血便,持续性,最多时约200ml/次。近2年阴蒂时有出血;无呕血、黑便等。曾以各种药物治疗及误以为痔疮行局部注射等均无效。查体:发育正常,肝脾大小正常,无腹水。肝功能正常,入院时血红蛋白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杂重症腔静脉恶性肿瘤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9例次腔静脉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患者8次在体外循环或右心房插管灌注下手术切除下腔静脉肿瘤或/和延及右心房/室内肿瘤;1例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术后局部复发行下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上腔静脉肿瘤延及左右无名静脉行上腔静脉重建。人工血管置换3例,下腔静脉补片2例。术前CT或MRI检查均已除外远处转移。结果除1例术后2个月死于肝衰竭,其余8例患者术后症状均缓解并顺利出院,平均随访时间为18(5~45)个月,其中3例术后随访14~24个月,无复发;1例术后5个月死于肝衰竭;4例术后分别于4、5、11及32个月后原位复发并全身多处转移,其中1例是罕见的下腔静脉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5个月后复发并右肾上腺转移癌,9个月后再次切除下腔静脉及右心房/室内肿瘤,术后2个月再次复发死于心衰。另3例复发者未再次手术,其中1例术后7个月行化疗后症状缓解;1例上腔静脉肿瘤患者11个月后发现脑转移,15个月后死亡;1例45个月后失访。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多学科的合作,复杂腔静脉恶性肿瘤如未发现其它部位转移积极手术治疗,仍可明显改善患者近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广宇  王雨  王雷永  徐旭英 《河北中医》2021,43(1):56-60,68
目的探讨紫色疽疮膏治疗糖尿病足血瘀型慢性疮面的作用机制,观察其对内皮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例采用紫色疽疮膏治疗的糖尿病足血瘀型慢性疮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3、6 d后局部蚕食清创处理时留取适量创面组织标本,作为治疗组,另选取肢体近端正常皮肤真皮浅层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四重染色观察比较2组皮肤真皮浅层微血管内径情况,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观察比较2组创面组织中膜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胞浆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Ⅰ)、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蛋白表达水平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四重染色结果均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皮肤真皮浅层微血管内径明显增大(P<0.05);与治疗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3、6 d后皮肤真皮浅层微血管内径均明显减小(P<0.05),且治疗组治疗3 d后与治疗6 d后微血管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创面组织LC3Ⅱ/LC3Ⅰ及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eN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3、6 d后创面组织LC3Ⅱ/LC3Ⅰ及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eN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3 d后与治疗6 d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色疽疮膏治疗糖尿病足血瘀型慢性创面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LC3Ⅱ/LC3Ⅰ及p-mTO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eNOS蛋白表达水平,提高内皮细胞自噬水平有关,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舒缩功能,改善创面局部血管扩张淤滞状态,改变局部微环境,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进而促进创面的生长和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紫色疽疮膏、回阳生肌膏、朱红膏是我科生肌三法的代表方药,通过临床研究观察疮面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TNF-α、VEGF、bFGF变化情况,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糖尿病伴慢性疮面患者90例作研究对象,按照局部辨证分为活血生肌组、回阳生肌组和去腐生肌组,每组30例。溃疡中医证侯积分观察治疗0、6、12 d。留取治疗0、3、6 d局部组织及疮面渗出物,检测其中TNF-α、VEGF、bFGF 3种生长因子在渗出物中含量变化,组织中蛋白及mRNA相对量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积分部有效率为5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8);中医外用药应用于疮面后,渗出物、组织中蛋白和组织中mRNA表达,TNF-α、VEGF、bFGF 3种生长因子,有着较为一致的检测结果。紫色疽疮膏治疗3 d VEGF、bFGF升高明显,后有所下降,而对TNF-α无明显影响;回阳生肌膏治疗3 d后bFGF、TNF-α后升高明显,6 d时稍有下降,而对VEGF无明显影响;朱红膏对TNF-α、VEGF、bFGF 3种生长因子有缓慢持续的升高作用。结论:观察到紫色疽疮膏影响了VEGF、bFGF;回阳生肌膏方对TNF-α、bFGF有较强的升高作用;朱红膏方对TNF-α、VEGF、bFGF均有缓慢持续的升高,通过调整这些重要的细胞因子,从而改变疮面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DeBakev Ⅲ A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 选择DeBakey Ⅲ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9例,先行保守治疗4周,然后行TEVAR.治疗过程中采用全主动脉64排CTA观察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主动脉弓及升主动脉假腔内血栓、降主动脉夹层的变化.结果 术后9例患者均恢复较好,痊愈出院;随访6~30个月,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DeBakey Ⅲ A主动脉夹层患者经保守治疗后行TEVAR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