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冠状动脉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浆妊娠相关蛋白(PAPP)-A的变化。方法本研究选取14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组。对照组按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组择期行PCI置入支架。分别于术后即刻、1、3、24、72h测定血浆PAPP-A的水平,分析比较2组术后患者PAPP-A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组患者手术即刻、1h的PAP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组患者术后3、24、72hPAPP-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体内PAPP-A合成增加,24hPAPP-A的改变达到高峰,72h已出现下降。该结果对临床研究PAPP-A在PCI术中的意义及测定该指标的时间选择上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行选择性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1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X线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成功率.结果 12例均获成功,术中及术后随访6个月,无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支架置入术对于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是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TMAD)测量三尖瓣环位移(TAD),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房间隔缺损患者36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23例为对照组。应用二维超声测量主肺动脉内径(MPA)、右心房左右径(RA)、右心室前后径(RV)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应用TMAD技术测量三尖瓣环右室游离壁处、室间隔处及二者连线中点处相对于右室心尖部的收缩期峰值位移(T1、T2、Tm),并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病例组T1、Tm明显低于对照组[T1(19.1±4.8)mm比(22.4±3.0)mm;Tm(15.6±3.7)mm比(19.0±2.2)mm,P<0.05];T2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SD患者T1和Tm较正常人减低,TMAD技术或可用于定量评价ASD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新型急诊绿色通道模式行急诊冠脉介入术(PCI)对平均就诊球囊扩张时间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所有患者均有持续性缺血性胸痛(>30 min)的临床病史,发作时心电图有ST段持续性抬高,在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对照组采用急诊病房导管室的模式,即患者经急诊室送入病房,由病房内科医师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检查确诊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后,联系导管室医师行急诊PCI术;绿色通道组采用急诊导管室模式,由专门培训的急诊科医师接患者,在途中联系导管室值班医师,要求导管室医师在20 min内即到达导管室行急诊PCI术.观察两组患者平均就诊球囊扩张时间有无差异及术后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就诊球囊扩张时间"绿色通道组为93 min,对照组为136 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个月随访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新型绿色通道模式,明显缩短平均就诊球囊扩张时间,并可以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TMAD)测量三尖瓣环位移(TAD),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房间隔缺损患者36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23例为对照组。应用二维超声测量主肺动脉内径(MPA)、右心房左右径(RA)、右心室前后径(RV)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应用TMAD技术测量三尖瓣环右室游离壁处、室间隔处及二者连线中点处相对于右室心尖部的收缩期峰值位移(T1、T2、Tm),并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病例组T1、Tm明显低于对照组[T1(19.1±4.8)mm比(22.4±3.0)mm;Tm(15.6±3.7)mm比(19.0±2.2)mm,P〈0.05];T2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SD患者T1和Tm较正常人减低,TMAD技术或可用于定量评价ASD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7.
8.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2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慢性充全性闭塞(CTO)病变是指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流完全中断、无前向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0级,血流且闭塞时间≥3个月的病变。与非闭塞病变相比,CTO病变的介入治疗成功率低,使用器械多,手术操作时间长,医生和患者接受的放射线剂量大,术后再闭塞和再狭窄发生率高,成为介入治疗的难点。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236例CTO病变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冠心病介入手术的逐渐增多,冠状动脉无再流、慢血流的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尤其是无再流、慢血流现象的出现使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死亡、再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大幅上升。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再流、慢血流时应用欣维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联用不同种类的他汀类药物时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别,揭示其对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是否存在影响,明确氯吡格雷对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方法将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分为两组,阿司匹林组30例,入院后3d内口服阿司匹林300mg/d,后改为100mg/d至两周;联合用药组40例,阿司匹林服用如前,同时加用氯吡格雷75mg/d。于两周时采静脉血,应用比浊法分别测定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又将联合用药组随机分为细胞色素氧化酶(CYP)3A4代谢的他汀组(A组,服阿托伐他汀10mg~40mg或辛伐他汀40mg或洛伐他汀40mg)和非CYP3A4代谢的他汀组(B组,服氟伐他汀80mg或普伐他汀20mg)各20例,两周时采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如前(仅观察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联合用药组与阿司匹林组相比,两种不同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其中以ADP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下降更显著,联合用药组阿司匹林抵抗(AR)与阿司匹林半抵抗(ASR)总发生率较单用阿司匹林组明显为低(P<0.05);CYP3A4代谢的他汀与非CYP3A4代谢的他汀组相比较,在与氯吡格雷联用时,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氯吡格雷可明显减少阿司匹林抵抗,从而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