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六十病方》是成都老官山汉墓医书的一部,所载内容反映了西汉早期的方剂学成就。就其所载"桂芍楮实汤"进行考辨与探析,认为其主治因"寒"邪所致,以"腹痛"为主症的疝病,其配伍以桂、芍为基本结构,全方具有温中寓补、正邪兼顾的组方特点。同时,基于"类方"具有主要组成药物或主要配伍关系相同、组方结构相似的特征,认为桂芍楮实汤与仲景桂枝汤类方存在源流关系。厘清这一源流关系,有助于考辨桂枝汤类方的形成,也可为进一步探讨桂枝汤类方方证特点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概述两宋煎点茶汤、以茶入药之俗,并以四君子汤为例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白汤”实物及其方剂学意义进行探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记载“白汤”在方剂的运用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笔者粗考两宋药事、茶事民俗,认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白汤”或为两宋时期冲点团茶。四君子汤中虽无“大行气”之品,然得“白汤”之助却获“大行气”之用。诸家或循此“以茶入药”之实践,终成四君子汤后世“行补兼施,补而不滞”之衍化。  相似文献   
3.
叶桂在《临证指南医案·卷一》中首提"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用以治疗心肾不交之遗精,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发微,扩大了这一治法运用范围,本文就其理论源流及临证运用进行阐述与探讨。上下同病,不治上下,而治中焦是对中医整体观的诠释。该理论既丰富了中医学的治法,也为治疗复杂疾病提供了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4.
《疮疡经验全书》旧题著者为窦汉卿,但系伪托其名,故该书历来被认为是伪书。本文从该书早期版本的序文、跋文、文中夹注所透露出的作者、成书过程、时间节点等诸多细节着手,并结合《锡山窦氏宗谱》中的宗族传承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此书系窦梦麟以家传善本及父亲窦楠的试效方为基础,在其友人的协助下校勘、增补而成。同时对序文及夹注中提及时间节点的分析认为,该书的辑著至晚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开始,至早于隆庆三年(1569)完成。通过对该书作者及成书过程的考辨,以期为更深入地探讨该书的学术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潮祖教授是我国方剂学泰斗,在其代表著《中医治法与方剂》所提出的三焦理论,丰富和完善了三焦的概念及内涵。文章简要梳理了三焦学说的发生、发展源流,进而重新探讨了陈潮祖教授所论三焦之实质。认为"三焦"的生理功能为行津气,着重梳理了"三焦"与心系血络、肝系筋膜功用间的关系。通过相关验案验方,认为治疗三焦病变,立法主旨应在疏利气机、化气行津,以恢复津气流通为要。  相似文献   
6.
时间医学在中国有悠久的研究历史,近年出土的老官山汉墓医简中就记载了时间医学的早期实践与总结,医简中不仅有依人体节律择时用药、应时养生等时间医学思想的运用记载,还涉及对一些疾病病势演变时间规律研究,丰富了时间医学的内容。解读这些条文,既可研究老官山医简中时间医学的运用及特点,亦可为考证中医时间医学思想的形成源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潮祖教授是我国著名方剂学专家,其对湿热型血证的认识别具一格,治法匠心独运。本文通过分析血证机理,并结合陈老医案,阐述其治疗湿热型血证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8.
朱丹溪为元代著名医家,以善治杂病闻名于世,对眩晕症有着独到的见解。本文通过对载录丹溪学说及经验的诸部著作中眩晕症证治的分析,认为朱丹溪将痰与相火作为引发眩晕的两大因素,火炎上而动其痰是致眩之因,以二陈汤作为基础方剂,但重视配伍黄芩之属清降相火;对"痰挟气虚并火"者,丹溪则通过协调"元气"与"火"的关系,益气降火祛痰以治疗眩晕。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通过对"主客交"理论的分析、阐发,探讨了其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发展进程的关系,认为IBD的病理过程当为脾气虚损,湿瘀留滞,主客搏结而胶固血脉,以致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并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分解主客,扶正达邪的治则,以及健脾益气、祛湿通瘀的具体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