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患者头痛症状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12例伴有头痛症状的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囊尾蚴存在部位,将患者分为脑实质型囊虫病组和实质外型囊虫病组。分析造成头痛的不同原因,及不同的治疗对策,将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脑实质型囊虫病患者头痛症状主要由脑水肿引起,经药物治疗,症状多数可以改善。实质外型囊虫病患者的头痛症状多由脑积水和脑水肿引起,需将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方可改善症状。结论多种病因可以造成脑囊虫病患者颅内压增高从而引发头痛,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将手术方法与药物疗法良好的结合,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23眼)经充分降压后眼压仍很难降至正常的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在高眼压状态下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21例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2例手术后视力无明显变化,术后1周和3个月眼压分别为(14.91±4.79)mmHg(1kPa=7.5mmHg)、(14.87±2.93)mmHg,与术前眼压(40.96±12.23)mmHg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及时手术可以控制眼压,挽救和改善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异位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8-05-2010-12漯河市中心医院290例PICC患者导管异位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导管异位32例,发生率11%。结论为减少PICC异位的发生,置管部位选择右上肢贵要静脉,正确评估留置长度,摆放正确体位。发生异位后根据异位的不同部位给予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寻找最适用于婴幼儿的心肌保护措施。方法60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HTK、STH和冷血停搏液灌注组,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后测定血浆中ET-1、CK、CK-MB、eTnT的含量。结果停搏前ET-1、CK、CK—MB、cTnT的含量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后患者在不同时间点含量不同,A组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停搏液其血浆中的含量比较,A组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停搏液和测量时间均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HTK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优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16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16% C2F6或硅油手术.术后严格俯卧位至少2周以上.结果:11例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13例术后视力提高,3例术后视力无变化.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晶状体核硬化和眼压升高.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16%C2F6或硅油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人食管癌介入治疗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和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本组74例,男48例,女26例,年龄70~86岁,平均76岁。均经X线食管钡餐造影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鳞癌患者。全部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相应食管节段的供血靶动脉选择性插管和造影,并经导管灌注化疗药物。结果74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肿瘤完全缓解26例,部分缓解39例,无变化8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87.8%(65/74)。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5%(64/74)、39.2%(29/74)和31.1%(23/74)。本组有DSA复查资料的50例中,经治疗后26例(52%)显示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完全消失,24例(48%)见肿瘤血管及染色明显减少。本组未见与造影和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疗法治疗老年人食管癌效果显著且技术操作可行,可作为高龄患者的一种重要的甚至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化疗前30min均予托烷司琼5mg,治疗组用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肌肉注射。结果治疗组恶心呕吐的控制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穴位注射可有效提高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控制率,同时减少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PDPN)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方法严格入选32例PDPN患者,病程〉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4,未伴有其他内科系统合并症,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记录疼痛性质。电生理检测包括:常规神经传导速度(NCV)、定量感觉检测(温度觉)(QST-t)。结果PDPN往往有客观的感觉异常,但神经系统体征不典型,NCV检测可正常,而QST—t可有异常表现,本组NCV检测13例正常,其中11例QST-t异常;本组NCV异常率为59.4%,QST异常率为87.5%,QST+NCV异常率为93.7%。VAS与QST的上下肢热痛觉(HP)呈正相关(t=0.595、P=0.009;t=0.784、P=0.004),与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呈负相关(t=-0.554;P=0.032);与其它电生理各项参数不相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病程及疼痛病程不相关。结论PDPN以小纤维受累为主,QST可为早期PDPN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疼痛程度与C类纤维及下肢胫神经感觉纤维病变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人周围型肺癌螺旋CT征象及癌组织中MMP-2、VEGF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人周围型肺癌组织中MMP-2、VEGF蛋白的表达,并探讨肺癌生长、浸润和转移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周围型肺癌(鳞状细胞癌19例,腺癌34例,肺泡癌4例;蛋白Ⅰ级9例,Ⅱ级24例,Ⅲ级24例)组织中MMP-2、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螺旋CT影像学征象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中MMP-2、VEGF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均>0.05),与病理学分级相关(P均<0.05).肺癌组织中MMP-2蛋白表达与螺旋CT征象中肿瘤直径、深分叶征、棘突征、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毛刺征、蛋白胸膜凹陷征无关(P均>0.05).肺癌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与螺旋CT征象中肿瘤直径、深分叶征、棘突征、胸膜凹陷征、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毛刺征无关(P>0.05).且周围型肺癌的强化程度与MMP-2、VEGF蛋白表达有关(P均<0.05).结论:螺旋CT是诊断周围型肺癌可靠的检查方法.MMP-2、VEGF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周围型肺癌的病理学分级、螺旋CT征象相关,可以在蛋白表达基础上判断周围型肺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手术或活检组织病理确诊49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给予紫杉醇+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化疗,观察组(25例)给予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方案化疗,2组均21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进行1次疗效评定,以化疗结束时疗效作为最终疗效;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8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56.0%;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15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1,P=0.027);观察组和对照组Ⅰ~Ⅱ度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1,P=0.007),2组骨髓抑制、贫血、腹泻或便秘、脱发、口腔炎、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