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1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老年慢性左心衰竭与右心衰竭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PET)特点。方法 入选老年非瓣膜性慢性左心衰竭患者25例[男性20例,年龄(60.2±4.7)岁],以及年龄、性别、纽约心脏联合会(NYHA)心功能分级匹配的慢性右心衰竭患者25例[男性19例,年龄(61.3±5.7)岁],排除合并肺部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或贫血等患者,对比其CPET特点。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NYHA心功能分级无明显差异,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衰竭组明显大于右心衰竭组,分别为(66.1±9.0)和(40.4±5.4)mm,左心衰竭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右心衰竭组,分别为(32.5±11.9)%和(65.8±8.1)%(P<0.001)。CPET结果显示,左心衰竭组峰值氧耗量(peak VO2)为(1056.6±340.5)ml/min,峰值单位千克体质量的氧耗量(peak VO2/kg)为(15.1±2.7)ml/(min·kg),peak VO2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为(52±13)%,右心衰竭组分别为(750.9±269.1)ml/min,(11.0±3.2)ml/(min·kg)和(39±11)%,右心衰竭组较左心衰竭组明显降低(P<0.05)。右心衰竭组峰值氧脉搏(VO2/HR)明显低于左心衰竭组[(6.3±2.2) vs (8.5±3.0)ml/(min·beat),P=0.016]。右心衰竭组氧耗量与功率比值斜率(VO2/WR slope)明显低于左心衰竭组[(5.1±1.1) vs (6.4±1.8)ml/(min·W),P=0.014]。与左心衰竭组相比,右心衰竭组每分通气量/每分二氧化碳生量成斜率(VE/VCO2 slope)明显升高[(34.7±8.2) vs (49.5±12.6),P<0.001]。结论 与左心疾病所致左心衰竭患者相比,即使是相似的NYHA心功能分级,右心衰竭患者运动状态下的心肺功能更差,VE/VCO2 slope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血压和昼间嗜睡的影响.方法:入选24例冠心病合并中重度OSA的患者(简称CPAP组),进行1个月的CPAP治疗加最优化的药物治疗;同时选择24例匹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给予最优化的药物治疗.基线时记录所有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多导睡眠监测的数据等.治疗1个月后,复查两组患者的诊室血压、心率、Epworth嗜睡评分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PAP组舒张压降低,两组的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AP组Δ-5.1±6.5 vs对照组Δ-0.8±6.0(P=0.023);并改善Epworth嗜睡评分(CPAP组Δ-5.2±3.1 vs对照组Δ-0.5±3.2,P<0.001).结论:对于最优化药物治疗的冠心病合并中重度OSA的患者,1个月的CPAP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晨起舒张压,改善昼间嗜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的多项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旨在为合并有OSA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178例冠心病患者经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依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分为四组:OSA阴性组、轻度OSA组、中度OSA组、重度OSA组;检测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并将检测结果在各组间做比较。结果 FG在重度OSA组高于OSA阴性组、轻度OSA组和中度OSA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值分别为0.006、0.000、0.002),且随着OSA的加重而逐步增高;HBA1c在重度OSA组也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值分别为0.004、0.001、0.023),且随着OSA的加重而逐步增高;hsCRP在OSA重度组高于OS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40);NT-proBNP、TG、TCHO、HDL-C、LDL-C等各项目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OSA的患者糖代谢紊乱突出;冠心病合并重度OSA的患者存在慢性系统性炎症。对合并有OSA的冠心病患者除常规冠心病、OSA治疗外,应早期筛查糖耐量,采取积极的降糖、抗炎症措施可能对其有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 ,提高对心脏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63例心脏肿瘤的临床表现、肿瘤发生部位及肿瘤性质等。结果 :心脏肿瘤最常见临床表现是心悸和气短。心脏肿瘤可发生于心脏任何部位 ,左心房最常见 ,且多为粘液瘤 ,其次是右心房。右心肿瘤除粘液瘤外 ,多为恶性肿瘤。 163例心脏肿瘤中原发性肿瘤 15 9例 (97.5 % ) ,其中粘液瘤 12 8例(78.5 % ) ,非粘液良性肿瘤 17例 (10 .4% ) ,恶性肿瘤 18(11.0 % )。结论 :原发心脏肿瘤中左心房粘液瘤最多见 ,良性心脏肿瘤手术治疗效果好 ,恶性心脏肿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现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预防及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减少肺栓塞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临床诊断DVT必须结合实验室检查。静脉造影仍是诊断DVT的金标准。静脉加压超声诊断近端DVT是可靠的。磁共振成像与前两项检查具有良好可比性 ,同时对诊断腓静脉和盆腔DVT亦有相当大的价值。DVT的治疗取决于早期诊断。普通肝素及低分子量肝素同样有效。溶栓加抗凝治疗 ,是针对近端广泛DVT的有效治疗措施。经导管直接向血块内滴注药物溶栓优于外周静脉给药  相似文献   
6.
右心肿瘤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心脏肿瘤少见 ,右心肿瘤尤为少见 ,其临床表现、肿瘤性质有一定的特点。我院 1 985~ 2 0 0 2年共收治了 1 86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心脏肿瘤患者 ,其中 39例为右心肿瘤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9例右心肿瘤患者 ,男 2 5例 ,女 1 4例 ;年龄0 .5~ 66(平均 36.4)岁。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 ,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右心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贫血、消瘦、心悸、气短、晕厥、肺栓塞、心脏杂音和心包积液 ,其中最常见的是气短和心悸 [均 31例 ( 79.5 % ) ],其次是心脏杂音 [1 2例 ( 30 .8% ) ]和心包积液 [7例 ( 1 7.9% ) ]。右心肿瘤多发生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丹参提取物(764-3)对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腺泡内肌型(MA)、部分肌型(PMA)和非肌型(NMA)动脉百分比构在及MA中膜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2组。缺氧大鼠置于51kPa低压舱内2或4周;野百合碱组(MCT)大鼠以MCT60mg/kg一次腹腔注射,观察4周,给药大鼠:764-3 20或40mg/kg皮下注射,每日1次;β氨基丙腈(BAPN)150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高压是指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25 mm Hg(1 mm Hg=0.133 3 kPa)或者运动时肺动脉平均压≥30 mm Hg。随着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针对细胞增生和血管重塑的治疗大大改善了肺动脉高压的预后。现就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在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1,NF-1)是一种源于神经嵴发育异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关于该疾病对肺血管损害的报道,目前全世界仅有5例,国内尚无此种病例报道。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19例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终末期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至2004期间我院肺动脉高压死亡患者19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结果12例患者末次住院诱因为肺部感染.19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平均(100.6±20.2)mm Hg(1 mm Hg=0.133 Kpa),右心室内径与左心室内径之比(RV/LV)为1.12±0.52.死亡前诱发因素主要为大便用力(42.1%)和突然的体位改变(10.5%);死亡前呼吸频率及心率明显加快,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右心室较入院时进一步扩大.分析患者直接死亡原因,10例为心源性休克(52.6%),6例为急性肺水肿(31.6%),2例为失血性休克(10.5%),1例为呼吸衰竭(5.2%).结论重症肺动脉高压尤其是心室内径之比RV/LV>1.0预后差,常在使心率加快、回心血量骤然减少等诱发因素下,启动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抢救措施.因此,应当积极预防和控制各项诱发因素,尝试不同给药途径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救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