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miR-134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软脑膜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2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n=20)和模型组(SAH组,n=20);2组脑组织采用芯片分析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s,并采用RT-qPCR对其进行验证;使用miRDB软件预测miR-134的靶蛋白,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34对TGF-β1的靶向作用。采用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miR-134过表达和低表达的血管内皮细胞RAOEC中TGF-β1和CollagenⅠ表达。12只SAH大鼠随机分4组,各组颅骨后分别注射空白慢病毒(空白慢病毒组,n=3)、Lv-miR-134(Lv-miR-134组,n=3)、Lv-TGF-β1(Lv-TGF-β1组,n=3)和Lv-miR-134+siRNA-TGF-β1(Lv-miR-134+siRNA-TGF-β1组,n=3),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软脑膜组织的纤维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SAH组miR-134表达降低,TGF-β1和CollagenⅠ的蛋白和mRNA表达增高(均P<0.05)。miR-134能够与TGF-β1的3′-UTR区域直接结合,并抑制其活性。血管内皮细胞中miR-134抑制TGF-β1和CollagenⅠ的蛋白和mRNA表达(P<0.05)。与空白慢病毒组相比,Lv-miR-134组、Lv-miR-134+siRNA-TGF-β1组的纤维化程度降低(P<0.05),而Lv-TGF-β1组纤维化程度升高(P<0.05)。结论 miR-134通过调控TGF-β1抑制SAH后软脑膜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杨培培  许元宝  余维  朱猛  夏玉环 《安徽医药》2015,36(10):1276-1278
目的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优化工作流程和制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组建品管圈,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的原因,拟定和实施改善措施。结果 排药差错由活动前平均每日1.47次降低到活动后的0.71次,达标率113%。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排药差错,提高了排药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疗程10 d序贯治疗以及14 d中西医结合序贯治疗与14 d标准三联疗法作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一线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方法】将90例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Hp感染者,按1︰1︰1比例随机分为10 d序贯方案组(S-10组)、14 d中西医结合序贯方案组(S-14组)以及14 d标准三联方案组(T-14组)各30例。序贯方案组选择最初7 d(或者5 d)口服埃索美拉唑20 mg及阿莫西林1.0 g,序贯7 d(或者5 d)服用埃索美拉唑20 mg及克拉霉素500 mg、甲硝唑500 mg,S-10组与S-14组的疗程分别为10 d和14 d,其中S-14组同时给予辨证服用中药汤剂;T-14组选择口服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及克拉霉素500 mg,疗程为14 d。观察各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依从性,并对可能影响根除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S-14、S-10、T-14组的根除率分别为90.0%、86.7%、83.3%,S-14组的根除率显著高于T-14组(P﹤0.05),而S-14组与S-10组,S-10组与T-14组之间的治疗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之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患者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影响根除率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克拉霉素的耐药性会降低序贯疗法和三联标准疗法的有效性,而甲硝唑的耐药性会降低序贯疗法的有效性。【结论】本次临床试验结果支持将序贯治疗作为抗Hp感染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有效性及对特异性IgE(S-IgE)表达的影响。方法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门诊及壮医门诊招募符合方案的AR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分别用壮医莲花背廊拔罐和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喷鼻,1次/d)治疗;疗程均为10 d,停药1周后继续第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对S-IgE的影响。结果 A组的疗效优于B组(P0.05)。治疗后A、B组的S-IgE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并未发现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治疗AR疗效确切,其机制为抑制S-IgE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经筋是对人体肌肉、肌腱、韧带和神经等软组织的高度概括。文章基于经筋的实质结构和功能特点,从软组织生物力学角度探讨了经筋病发病机制,认为各软组织之间的非生理性活动影响了经筋正常的生物力学结构,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高张力性经筋病变;根据经筋病病变规律,以“循经查灶,以痛为腧,松筋解结”和“动静结合,交互抑制,整体论治”为原则深度剖析了经筋病的治疗思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膝骨关节炎(KOA)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病,致残率极高,其核心机制涉及炎症因子过度表达、软骨细胞凋亡、血管形成等多因素的相互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性受体γ(PPARγ)是核激素受体家族中的配体诱导核受体中一个亚型,在抗KOA中具有抑制炎症因子、调控脂质代谢、抑制软骨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自噬、抑制血管生成等关键作用。现从以上几个方面对PPARγ在KOA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1病例介绍 病人女性,45岁,体质量30 kg,因间断头痛1周,精神异常4 h入院.查体:消瘦,皮肤干燥少汗,呈慢性消耗性病容.眼位无改变,疼痛刺激四肢均有活动,双侧键反射未引出,腹壁反射不明显,肌张力不高,颈抵抗( ).CT示:右额叶及顶枕部分水岭可疑低密度影,初步诊断为①病毒性脑炎;②急性脑梗死.头部MRI提示:病灶主要在额叶、顶叶皮质,皮、髓质分界明显,呈层状坏死,白质无病变,不符合动脉分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电针干预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LC3-II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其对自噬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2只):正常组、假手术组、膀胱经电针组、胆经电针组、模型组。除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外,余3组建立坐骨神经结扎(CCI)模型。各组大鼠于术前(0天)及术后第3、14、21天均测定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PWMT)和热痛缩足反应潜伏期(PWTL);术后第14、21天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坐骨神经及背根神经节内LC3-II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术前,各组大鼠PMWT和PWT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模型组、胆经电针组、膀胱经电针组PMWT和PWTL均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说明造模成功;术后第14天,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PMWT和PWTL均升高(P<0.05);术后第21天,电针组PMWT和PWTL持续升高,且胆经电针组增幅较膀胱经电针组大(P<0.05)。术后第14、21天,背根神经节内LC3-II的表达量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相比模型组而言,胆经电针组大鼠坐骨神经内LC3-II的表达量降低(P<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和血管栓塞术治疗在急性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给予动脉造影术,部分患者联合栓塞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观察血管内造影诊断及栓塞治疗的效果。结果:30例患者血管造影中发现假性动脉瘤8例,动脉节段性狭窄3例,同时有假性动脉瘤和狭窄2例;发现动脉增粗和肿瘤染色2例;造影剂外溢9例;未见明显异常6例。24例给予血管栓塞,术后出血停止22例,有效率为91.7%。栓塞术后复发2例,复发率为8.3%;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死1例。未予栓塞直接行外科手术4例,2例为小肠间质瘤,1例为胃癌术后出血,再次手术发现残胃弥漫性出血;1例为吻合口残端瘘,手术后出血停止。2例保守治疗自动出院。结论:动脉造影和血管栓塞术是诊断和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尤其对外科术后出血的患者阳性率更高,具有微创、安全、迅速的特点。对于部分栓塞后再出血和消化道肿瘤的患者结合外科手术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