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脐下营针刀解结术是名医王海东主任医师以解剖学为依据、中医理论为指导提出的针刀疗法。本文从《素问·骨空论》阐明脐下营解结术的理论来源,以奇经八脉、气街、经筋、解剖学作为定点依据,探析其定点及主治规律的理论实质,并列举验案为临床治疗疑难杂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Pub Med数据库,选择针灸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4篇文献,共计200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灸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73,95%CI(2.18,3.41),Z=8.78,P0.000 01]。亚组分析显示:针灸与药物疗法在降低类风湿因子(RF)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92,95%CI(-5.60,-0.25),P0.05];针灸与药物疗法在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99,95%CI(-4.78,-1.21),P0.05];针灸与药物疗法在降低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44,95%CI(-2.44,-0.44),P0.05]。结论针灸治疗RA在总有效率及降低RF、ESR、CRP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药物疗法,但仍需通过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3.
关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辨证方法、腧穴功用、针灸方法以及时间因素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并指出针灸临床当构筑契合针灸临床实际的辨证体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腧穴的特异性,把握针灸的时间因素,分经分病辨证选术,方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传统“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镇痛效应和探索其中枢、外周镇痛机理。方法 将健康2—3月龄青紫蓝家兔50只在测定痛阈后,按随机表分组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内服“虺痹冲剂组(药物组)、捻转针法组(捻转组)和热补针法组(热补组)5组。后4组以卵蛋白诱导关节炎疼痛模型。分别对各组进行处理后,比较各组家兔痛阈和中枢、外周镇痛物质的改变。结果 各治疗组在痛阈升高的同时,脑脊液和外周组织中的镇痛物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热补组脑脊液中的内啡肽(β-EP)、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腰髓P物质(SP)和外周局部组织中的B-内啡肽(β-EP)、亮啡肽(LEK)含量明显升高(P〈0.01),外周局部组织中的前列腺素E2(PGE2)含量明显降低(P〈0.01)。具有较好的中枢和外周镇痛效应。其作用优于药物组和捻转组(P〈0.01或P〈0.05)。结论 传统“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显著的中枢、外周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联合针刺及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口服,每日1次,每次2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针刺及中医特色护理。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1%,治疗组为95.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83%,治疗组为4.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可提高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头穴针刺干预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旁回白细胞介素(IL)-10、IL-6、IL-1β表达及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探讨头穴针刺调节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SD大鼠中随机抽取12只作为正常组,36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及头针组,每组12只。药物组以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100mg·kg-1·d-1)腹腔注射,1次/d,共7d;头针组给予双侧"顶颞前斜线"快速透刺治疗,留针20min,1次/d,共7d。分别干预刺前和末次干预结束即刻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神经行为学评分(NS)。以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旁回IL-10、IL-6、IL-1β的表达。结果:与同组干预前比较,药物组与头针组大鼠NDS和NS均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NDS和NS升高(P0.01),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P0.01),海马旁回IL-10、IL-6、IL-1β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头针组大鼠NDS、NS及海马旁回IL-6、IL-1β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5),头针组IL-10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上调IL-10的表达,抑制IL-6、IL-1β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头穴针刺调节缺血性脑血管病炎性反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头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旁回白介素(IL)-10mRNA、IL-6mRNA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及头针组,每组16只。采用线栓法建立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药物组予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100mg·kg~(-1)·d~(-1)腹腔注射,1次/d,共7d;头针组于双侧顶颞前斜线行快速捻转透刺治疗,留针20min,1次/d,共7d。干预前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神经行为学评分(NS)。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海马旁回IL-10mRNA、IL-6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旁回TNF-α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NDS和NS明显升高(P0.01),海马旁回IL-10mRNA、IL-6mRNA、TNF-α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头针组和药物组大鼠NDS和NS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和药物组大鼠NDS和NS明显降低(P0.05),海马旁回IL-10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IL-6mRNA、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促进缺血后海马旁回IL-10的表达,从而抑制IL-6、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是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颊针是根据生物全息论,针刺面颊部相应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经多年、大量临床实践验证,疗效稳定可靠,对疼痛性病症效果尤为明显[1]。笔者采用颊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6例患者均来自2012至2013年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6岁,平均38岁;病程最短40min,最长4天。经X线、CT等检查后,排除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我院目前《针灸治疗学》教学中所存在的三大不足:教学与临床脱节;教学方法和形式单一;成绩考核不合理。提出五个方面的改革思路:改革教学手段,增加教学方法;面向临床,改革教学内容;分化讲授内容;合理安排见习,及早接触临床;改革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妊娠高血压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针刺双侧风池、太冲、合谷、三阴交及百会穴为主,治疗妊娠高血压36例。结果: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