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脏腑解剖学属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解剖在中医理论体系建构中所起的作用 ,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了肯定 ,认为它是影响脏腑理论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那么 ,如何理解中医脏腑的解剖属性 ?为了对此作出明确解答 ,我们对心、肺、肝三脏从解剖、生理、病证角度加以研讨 ,对参与和影响中医脏腑理论形成的解剖因素作了深入剖析。1 脏腑命名中解剖属性的体现早在先秦典籍中就有了心、肺、肝等脏腑名称的记载。“心”最早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 ,有人认为其字形不仅表现出解剖器官心脏的外形 ,而且表现出内部的结构 ,心房与心室在字形上明确可见[1] 。肝、肺从文字学角度来看 ,为…  相似文献   
2.
中医肝脏理论的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肝脏实体入手,对中医肝的脏象理论加以研讨,是脏腑学说研究的一个新尝试。有关研究表明:中医的“肝”与肝脏实体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该领域的研究概况,指出结合现代研究对两种概念进行比较,有助于中医基本理论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脏腑概念是否具有解剖学属性在中医理论界一直争论颇多。肯定者有之,否定者亦有之,迄今尚难形成统一的认识。不过,无论持肯定态度者,还是持相反观点者,都无不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难以完全自圆其说。以肝为例,有人认为中医肝的实体是解剖学肝脏,便...  相似文献   
4.
中医治病 ,自古就有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两种方法 ,其中辨病论治更为原始。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 ,最早表现为确定病种并赋予病名 ,远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 ,就有以部位命病名的描述 ,如疾首、疾目、疾腹、龋等。《山海经》记载疾病 38种 ,其中以专用病名命名者 ,有疸、瘿、瘤、痔、疥、瘅、疟等 2 3种。《五十二病方》中载有马不痫、羊不痫、癫疾、蛊、骨疽等 5 2种疾病名 ,书中尚无证候记载 ,用药味简量粗 ,剂型单调 ,处于依经验用药治病阶段。只有当中医对辨病与辨证的认识形成一定的理论 ,并达到一定的高度时 ,病证结合论治才可能产生。《…  相似文献   
5.
6.
对肝气,肝火,肝风的基本概念,联系,演变和辨证论治等内容进行了阐述。认为三者区别在于;肝气发病与情志密切相关而未见明显热象;肝火是出现明显热像和冲逆之症,但尚未致虚;肝风分虚,实两端,雅热炽盛引动肝风为实,阴虚血耗,阳亢化风为上实下虚,其中邪多虚少为肝阳,邪少虚多为肝风。  相似文献   
7.
细辛作为张仲景常用的一味中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共载与细辛相关方剂20首,方后注中加细辛方3个,总计条文21条。仲景使用细辛之特点是应用广泛、配伍精当、用量颇大,说明仲景用细辛无“不过钱”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对现代病证结合论治方法的整理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半目前病证结合论治方法整理归纳为:西医诊病,中医治证;中医疾病的病证结合论治;用中医理论辨西医疾病之基本病机论治;西医疾病分期论治;专病专方治疗;专病专药治疗;中西医药联合治疗。并对每种形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独取寸口”渊源于《内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瑶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8):363-364
寸口,亦称气口或脉口,是中医最常用的切脉部位。关于切脉的部位,中医历来有多种说法,主要有遍诊全身上(头)、中(手)、下(足)三部有关动脉以分峰天、地、人的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跌阳三部诊法,以及独取寸口诊法。然而后世何以取“寸口”为诊脉之主要部位?历代医家大多认为渊源于《难经》“独取寸口”之说。笔者通过系统整理《内经》中有关脉法的论述,发现《内经》论诊脉部位虽有三部九候,然独以“寸口”为重,其中明确论及寸口(气口、脉口)条文达SO多处,早已阐明了寸口脉对于诊病和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意义,由此认…  相似文献   
10.
对肺与大肠相表里进行研究 ,从三个方面探讨其机理 :即肠道气体排泄途径的影响、肠源性内毒素的作用及肠道内分泌物质的影响 ,指出其治则可归纳为肺病治肠、肠病治肺、肺肠并治 ,并提出“肺与肠道相表里”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