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患者对体外反搏治疗的依从性变化及其原因。方法符合ISFC/WHO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在2002~2007年接受体外反搏治疗者为研究对象,按每一年1组共分为6组。分析各组的平均治疗时数(h)、平均依从率(基础疗程为36h,依从率=患者实际治疗时数/36×100%)、复搏率(连续3年接受体外反搏治疗的患者占各组的百分率)。结果2002—2007年各组平均治疗时数(h)分别为26.64±10.1、28.99±16.02、39.96±26.63、39.39±24.49、40.24±21.24和42.64±24.62,平均依从率(%)分别为73.99±28.07、80.52±44.49、111.01±73.97、109.41±68.02、111.78±59.01和118.45±68.39;2002-2005年各组复搏率(%)分别为19.70、31.94、36.47和37.04。以上三项指标呈逐年递增趋势,提示患者依从性逐年提高。结论体外反搏已被更多冠心病患者接受为长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介导肝损害既往已有报道。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近年发现在人体中具有多种作用的活性因子,其分泌可能与TNF诱导有关。为证实这一关系,我们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血瘀证微循环障碍与气病致瘀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近年来在血瘀证的研究中,对“气”的作用涉及较少。鉴于“气病致瘀”尚未见有较系统研究及报道,我们结合与中医气血学说有密切关系的微循环理论,对141例气虚血瘀与气滞血瘀不同证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进行了甲皱微循  相似文献   
4.
血液粘滞性与中医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按全国统编教材《中医诊断学》的辨证标准,采用上海第一医科大学生产的毛细管式粘度计,对气血两虚、脾肾阳虚、阴虚阳亢、痰湿内阻及气滞血瘀证患者进行了血液粘滞性测定。结果发现随证的不同,血液粘滞性的改变有明显差异。气血两虚与脾肾阳虚证处于低血粘状态,而其他各证则处于高血粘状态。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揭示了虚、实证的实质不同,它们的形成与血液粘滞性的降低或升高直接相关。从血液粘度微观指标分析,各证又呈现特异性改变,气血两虚与脾肾阳虚证是因红细胞压积的减少引起低粘状态,它们有共同的病理基础,与脾肾功能低下气血化生不足,致使血液中有形成份减少直接相关。而阴虚阳亢证则红细胞压积显著增加,使血液表现出高浓状态,是引起肝风内动的病理基础。痰湿证血浆粘度明显增高,使血液中表现出高粘状态及临床上表现出“重浊而粘腻”的特性,与脾为湿困,健运失调,机体对(?)微物质的代谢紊乱有关。气滞血瘀证之红细胞聚集能力最强,使血细胞易于聚集成堆、淤滞不通而成瘀,与肝之疏泄、藏血、调血功能失调有关。这一规律性改变,反映出机体内血液中有形或无形成份的异常是中医证病理变化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揭示了有关证的实质,认为血液粘滞性的测定似可作为辨别有关证的客观指标,无论在临床或在理论上对中医证的认识或研究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风湿病患者血浆比粘度、C反应蛋白 (CRP)水平作一分析 ,以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其意义。对象与方法1对象与分组中医风湿病专科病人123例 ,男51例 ,女72例。年龄15~79岁 ,平均(45.9±17.4)岁。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其中类风湿关节炎74例、风  相似文献   
6.
通过71例心气虚证、67例肺气虚证患者和53例正常人左右寸脉图各参数对比分析,发现心气虚证左寸脉图重搏前波、降中峡明显抬高,升支速率明显变慢,收缩期时限变短。肺气虚证右寸脉图降中峡显著降低,降支速率明显增快,舒张期时限相对缩短。表明心气虚证左寸局部动脉血管内压力和外周阻力增高,动脉管壁张力增大,应指较为有力,指感相对较强。肺气虚证右寸局部动脉血管壁顺应性相对较强,外周阻力较低,应指相对柔和而滑利。反映心肺不同病证在寸口分候的相应脉位上有不同反应,提示左右寸脉与心肺脏气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进一步为寸口脉分候脏腑理论提出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83例气虚血瘀及84例气滞血瘀冠心病患者进行了甲皱微循环及血液粘滞性的观察,并探讨了血液的浓粘聚不同倾向与血瘀证从气分型论治的关系,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遵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和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血瘀证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3):129],选择167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气短乏力、舌淡脉虚等症状明显,经辨证为气虚血瘀证83例,男32例,女51例,平均58岁。胸胁胀闷而痛、焦急不安或叹息或嗳气脉弦等症状突出,经辨证为气滞血瘀证84例,男57例,女32例,平均55岁。对照组60例,为年龄相仿的健康者。  相似文献   
8.
通脉降脂片对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NO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国珍  刘红健  叶莘  朱雅宜 《中药材》2002,25(9):690-692
目的:观察通脉降脂片对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65例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3例服用通脉降脂片4片,每天3次,对照组32例服用舒降之5 mg,每天一次,两组均8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六项(TC、TG、HDL、LDL、ApoA_1、ApoB)的变化,并对治疗组治疗前后的NO和血脂五项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上述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TC、LDL、ApoB水平,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降TG,升高HDL、ApoA_1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组治疗后NO水平升高,全血低切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脉降脂片对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综合调脂作用优于舒降之,并有降低血粘度、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四逆汤和消心痛单用或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经典方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作用,比较单纯中药、西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冠心痛患者,分别用消心痛(23例)、单纯四逆汤(22例)和四逆汤加辨证联合消心痛(23例)治疗,观察心绞痛、心电图、心功能和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冠心病心绞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四逆汤能明显缓解患者心绞痛、改善心电图、提高心功能及增加红细胞膜ATP酶的活性;四逆汤加辨证联合肖心痛方案的临床疗效最优。结论:1.红细胞膜ATP酶活性降低是冠心病心绞痛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2.与消心痛相比,四逆汤防治冠心病心绞痛有其独特优势;3.临床用药时,应该取中西医之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体外反搏治疗新装置CN3的充排气工作模式和动力系统比旧装置CN2有了较大的改进,为此对比观察CN3与CN2的反搏指脉波变化和效果.方法 冠心病患者45例,分别采用CN3与CN2治疗1h,分别测定指脉波的D/S(舒张波/收缩波)的波峰比值和面积比值.结果 CN3组、CN2组的波峰比值分别是1.77±0.39、1.52±0.19.CN3组高于CN2组(P<0.01);CN3组、CN2组的而积比值分别是2.25±0.64、1.64±0.22,CN3组高于CN2组(P<0.01).结论 CN3提高指脉波峰值和面积,其反搏效应优于CN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