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髌骨骨折是临床十分常见骨折,但纵形骨折是特殊类型的髌骨骨折,临床比较少见.我们于2000-2002年4月先后收治8例髌骨纵形骨折,现将其损伤机制及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全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行全镜下腱固定术后患者64例,随机分成温针灸组和常规组,各3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案,温针灸组采用常规康复配合温针灸方案,以肩前残留痛(Speed试验阳性率)、疼痛视觉评分VAS、CSM肩关节评分为标准,分别在治疗前、康复12周后的术肩活动功能及疼痛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在康复后的视觉疼痛评分VAS,CSM肩关节功能,Speed试验阳性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康复后,组间比较显示,温针灸组各项总分明显要高,但在CSM评分中前屈,外展功能项目,两组差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项目,温针灸组优于常规组(P<0.05);在VAS疼痛评分、肩前残留痛(Speed试验阳性率:温针灸组为40.6%、常规组:65.6%。)两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常规康复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患者的术后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缓解术后残留痛,为临床腱固定术后康复找到一种新的治疗模式,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用神经松解术治疗颈神经根椎孔外卡压综合征。方法对符合手术指征的24例患者经系统的保守治疗无效后行颈神经根探查松解术。对术中发现的相应神经根卡压进行彻底松解。结果除2例术前有明显肌萎缩者未见恢复外,其余22例术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颈神经根椎管外卡压是导致颈肩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手术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治疗手段对不同损伤机制致开放性胫腓骨下段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不同机制的同一类骨折,采用不同的治疗,计算其疗程、骨折愈合时间,并对疗效作出评价.结果采用急诊清创手术后作恰当的外固定,二期创面修复,三期植骨,其感染率低、疗程短、并发症少.结论开放性胫腓骨下段骨折应按组织挫伤或污染程度以及皮肤软组织条件,客观地选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膝关节镜手术后罗哌卡因关节腔给药的血浆浓度。方法以曲马多作为内标;采用Hypersil ODS—C18色谱柱(200mm×4.6mm,5胛);流动相为乙腈与0.02mol·L^-1NaH2P04缓冲液(用磷酸调pH3.7,含0.015%三乙胺)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20nm,血样处理以碱性条件下用乙酸乙酯提取,氮气吹干重溶进样,进样量为20止。关节镜术后在关节腔中注射罗哌卡因150mg,于0.25、0.5-,0.75、1、1.5、2、4、12、16、24h取血测定罗哌卡因浓度。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曲马多与罗哌卡因保留时间分别约为6.5、10.6min,罗哌卡因血浆浓度在0.025—4.0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最低检测浓度为0.0mag·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4%,提取回收率为87.79%。89.20%。样品在室温放置24h及低温冷冻条件下(一20℃)贮存1个月均稳定。关节腔给药后‰。为(1.01±0.47)mg·L^-1,tmax为(0.'75±0.47)h,tl/2为(9.26±6.23)h。结论该方法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较好,可用于罗哌卡因的血药浓度测定。罗哌卡因关节腔内给药较硬膜外给药缓慢平稳释放入血,产生峰浓度较低,血药浓度持续时间较长,为比较安全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6.
改良后路减压椎体间植骨U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脊柱损伤,采用后入路手术为较多骨科医生所熟知。作者采用脊柱后路切口行半椎板切除、经椎弓根入路椎管前方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USS器械内固定,经临床16例治疗观察,疗效良好。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5例,年龄18~65岁,平均32岁。其中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3例。损伤部位:T112例,T127例,L16例,L21例。所有病例均行脊柱正侧位X线摄片、CT及MRI检查。椎体爆裂骨折按AO分类:A3型5例;B1型9例;B2型2例,骨折块突入椎管内并翻转,椎管狭窄50%以上,脊髓受压明显,损伤椎体…  相似文献   
7.
朱孟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0):1175-1176
髌骨骨折是十分常见骨折,但纵形骨折是特殊类型的髌骨骨折,临床上较少见,笔者自2000年6月—2004年3月先后收治15例髌骨骨折进行分析,总结其损伤机制及治疗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治疗手段对不同损伤机制致开放性胫腓骨下段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不同机制的同一类骨折,采用不同的治疗,计算其疗程、骨折愈合时间,并对疗效作出评价。结果:采用急诊清创手术后作恰当的外固定,二期创面修复,三期植骨,其感染率低、疗程短、并发症少。结论:开放性胫腓骨下段骨折应按组织挫伤或污染程度以及皮肤软组织条件,客观地选择治疗。  相似文献   
9.
Jackson等(1961)首先报道了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来,已有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该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尤其是以膝内侧间隔为主,且伴有膝内翻畸形的患者具有确切的早期效果。Mathews(1998)报道其晚期疗效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于1994年10月~2002年10月用HTO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4例27膝,经6个月~8年随访,效果优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螺钉、微型钢板、张力带固定和桡骨头切除术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84例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分为A、B、C、D4组,其中A组23例患者行桡骨头切除术,B组20例患者行螺钉内固定术,C组21例行微型钢板内固定,D组20例行张力带治疗。随访时通过对肘关节疼痛、活动范围、X线检查和肌力等方面的评估来比较四组患者的疗效,并根据Broberg和Morrey功能评分系统对总体疗效进行评估。结果4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年。在肘关节疼痛VAS评分,Broberg和Morrey功能评分、提携角和桡骨移位方面,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患者的伸肘、屈肘力量、肘关节屈伸范围、前臂旋前旋后力量及活动范围和握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较桡骨头切除术更能获得满意的关节活动,且关节功能和肌力恢复较好,钢板内固定组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