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夏以来,许多公司早早开启空调,空气中粉尘污染频繁,白领们原本柔弱的咽部开始发出了预警信号:咽干、咽痛、有异物感等。面对异常的气候,加强自身调整就十分关键了,初夏护咽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体质对变应性鼻炎局部体征的影响。方法将变应性鼻炎患者按体质分类,详细记录体征变化的时间和特点,应用频次统计及χ2检验比较不同体质的患者出现体征变化的特点。结果晦涩质和燥红质主要表现为鼻腔黏膜颜色黯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7,P0.05);腻滞质主要表现为下鼻甲前端明显肥大以及合并出现鼻息肉,分别占同体质的76.32%(58/76)和17.11%(13/76);迟冷质下鼻甲后端肥大者占51.53%(84/163),合并鼻息肉者占15.95%(26/163);倦质中主要表现为下鼻甲前端和后端肥大,分别占42.50%(17/40)和32.50%(13/40);正常质中均是常态表现。结论 6种体质变应性鼻炎患者局部体征共有5种基本变化,不同体质引起的变应性鼻炎局部体征具有不同特点,有助于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探讨《长沙药解》论述升麻特性的学术观点。《长沙药解》认为升麻之性,辛凉升散,专入阳明经,既能清咽喉而止疼痛,又可消肿毒而排脓血。对《长沙药解》的精研有助于《伤寒论》研究和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4.
<正>变应性鼻炎为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目前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有研究表明,体质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关系密切,寒体最容易引起、症状最严重[1]。因此,根据体质特点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不失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方法。笔者采用清金百部汤对燥红质(阴虚质)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们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声带息肉19例,获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9例门诊患者,男12例,女7例。年龄31~64岁,平均43岁。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11年,其中大多数在3年左右。全部病例均因声嘶而就诊,以间接喉镜检查作为诊断标准。发病部位:息肉发生于单侧声带前、中三分之一游离部14例(左测声带8例,右侧声带6例),两侧声带3例,前连合  相似文献   
6.
探讨《玉楸药解》辨析肉桂性效的学术思想。《玉楸药解》认为肉桂独入厥阴,温肝暖血,既善行滞结,破瘀消癥,又温散寒湿,驱邪止痛。《玉楸药解》肉桂的研究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经曰:“内者内治,外者外治。”鼻病的外治法众多,诸如滴鼻法、吹鼻法、塞鼻法、(口畜)鼻法、鼻嗅法、取嚏法、气雾吸入法、鼻内贴敷法、涂点法、鼻腔冲洗法、鼻内注射法、穴位注射法、穴位贴敷法、穴位按摩法、穴位埋线法、脐疗法、发泡法、针灸疗法、放血疗法、刮痧法、结扎法、拔罐法、凉罨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将 6 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 (30例 )和西药对照组 (30例 ) ,前者以益气温阳活血中药煎剂进行治疗 ,后者服用抗组胺药治疗 ,疗程均为 2周。观察比较治疗结束后即刻和停药 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 ,以及对鼻分泌物涂片中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结果 :治疗结束时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0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93 3% ;停药 1个月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仍达 5 3 3% ,对照组总有效率则降为 2 3 3%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提示益气温阳活血中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明显 ,且疗效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9.
《长沙药解》为清代黄元御所著的药学专著,其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所用之药编次整理,详究仲景用药法度。该书中对黄芩、黄连和黄柏的临床效用特点阐述甚明,其共同点是性味苦寒,而差异主要表现在归经效用方面。黄芩入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善清相火;黄连入手少阴心经,善清君火;黄柏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善于疏肝脾泻湿热。《长沙药解》阐释药物的药性和功效,以"土枢四象"为纲,特色鲜明,不但有益于临床应用中药,对于学习和理解《伤寒论》也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忻耀杰 《大众医学》2012,(12):63-63
慢性鼻炎主要由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所致。在中医学属于“鼻窒”范畴。病机是肺脾气虚.邪毒滞留;邪毒久留,血瘀鼻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