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萎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临床症状、病理检查、胃黏膜组织及血清环氧化酶-2(COX-2)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萎胃颗粒组)和对照组(胃复春组)各41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病理检查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萎胃颗粒组患者临床症状、病理检查较胃复春组有明显改善(P0.05),萎胃颗粒组降低COX-2表达量优于胃复春组(P0.05)。结论:萎胃颗粒能够降低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COX-2的表达量,增强胃黏膜屏障能力,从而发挥其对CAG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中药冲洗胆道介入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疗效。方法:84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都接受常规治疗和ENBD手术,术后观察组用茵陈蒿注射液联合抗生素冲洗,对照组只采用抗生素冲洗,手术后比较胆总管内径、血清总胆红素和肝功能。结果:手术3天后无腹痛现象。两组患者的体温、黄疸指数、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改善或者消失。两组手术后胆总管内径缩小,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下降,观察组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改善值优于对照组(t=8.12,6.87,P<0.05)。结论:中药冲洗胆道介入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可以有效改善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水平,效果优于单用抗生素冲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中药结合内镜介入治疗急性梗阻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加内镜)和对照组(内镜治疗)各38例。结果中药结合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在体温消退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多个指标上优于内镜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结合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胆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胆道冲洗加中药口服结合内镜治疗胆管结石取石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57例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茵栀黄注射液胆道冲洗加中药结合内镜)32例,对照组(内镜治疗)27例.)[结果]内镜治疗胆管结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胆道冲洗加中药口服结合内镜治疗胆管结石患者在术后第5天血清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及临床症状口苦咽干、上腹饱胀等多个指标上优于内镜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道冲洗加中药口服结合内镜治疗胆管结石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开郁降逆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予开郁降逆汤加减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单项症状、胃镜下炎症、Hamilton焦虑自评量表(HAMA)、Hamilton抑郁他评量表(HAMD)等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在主要单项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内镜下评分、HAMA总分及HAMD总分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主要单项症状中除反食一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郁降逆汤加减能明显改善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主要单项症状、修复黏膜损伤及缓解焦虑、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梗阻性胆管炎的常见病因是结石、肿瘤、炎症及良性狭窄等,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可迅速发展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阶段。笔者采用内镜加中药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所有含木香中成药处方的证治及配伍规律,为木香的临床运用及相关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运用复杂系统熵聚类、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和改进的互信息法对含有木香中成药处方中的药物分布、性味归经、主治证候及疾病进行统计,并对其核心药物组合和证治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含木香中成药处方451首,主治证候106种,主治疾病128种,核心药对7对。其中,高频主治证候为食积证、气滞血瘀证,其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为木香顺气散和香附四物汤;高频主治疾病为积滞和腹痛,其对应的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为木香顺气散和香砂六君子汤。结论 《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木香的中成药在消化系统疾病上的运用最为广泛,于其他方面的应用较少;其治疗食积证和积滞病均以木香顺气散为基本方;治疗气滞血瘀证和腹痛病,分别以香附四物汤和香砂六君子汤为基本方;木香在抗炎、抗菌及抗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新药研发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联合血清胃功能3项探索萎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患者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治疗的胃癌前病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维酶素颗粒,观察组予以萎胃颗粒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Wnt1、β-catenin及cyclin D1蛋白水平和血清胃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治疗前、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GⅠ及PGR、G-17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Wnt1、β-catenin及cyclin D1蛋白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萎胃颗粒治疗胃癌癌前病变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其可能机制为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胃黏膜功能,对迟滞和降低胃癌发生风险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运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和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对“脾胃学说”创始人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中的常用药物进行统计,并对其核心药物组合和组方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内外伤辨惑论》中的方剂46首,涉及中药79味,其中白术使用次数最多,其次为陈皮、炙甘草、人参、枳实、神曲等;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4个;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分析得到常用药对16对;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新处方6首。分析结果提示《内外伤辨惑论》用药以辛甘温类药物及归脾、胃经的药物为主;善用风药,慎用苦寒;核心药物组合为补中益气汤和枳术丸的组成药物,强调“补其中,升其阳,泻阴火”的立法原则;根据内伤脾虚食滞、湿滞、气滞等不同的病理特点,常佐以行气消食、分消其湿或祛风胜湿之法。数据挖掘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李东垣的用药特色和学术思想,可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脾胃系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于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表现为胃固有腺体减少、萎缩,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是现今消化领域的常见病及难治病。CAG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疾病,因此积极防治CAG对预防胃癌意义重大。胃黏膜损伤在CAG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OX-2高表达、p53基因发生突变参与到CAG发病的病理过程中,COX-2、p53表达的变化和胃黏膜损伤的关系机制已经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现对CAG的发病机制进行新的探讨,并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AG的研究进展,为临床上治疗CAG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