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基于"同气相求"理论,遵循经络辨证,以"求同气、通经络"为治则,针刺患侧或双侧手足少阳经远端激痛点及井穴,同时按揉近端激痛点,治疗顽固性偏头痛1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5例患者均为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顽固性偏头痛患者,其中男6例,女9例;单侧头痛9例,双侧6例;年龄15~65岁,平均46岁;病程0.5~15年,平均2年。均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颞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疼痛,伴失眠、健忘,痛甚者恶心,行头颅CT或MRI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比较调神疏肝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和西药阿米替林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差异。方法:本研究共纳入88例慢性和频发性紧张型头痛(tt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调神疏肝针刺组(29例)、传统针刺组(29例)和西药阿米替林组(30例),共治疗4周,治疗期间病例脱落5例,最终完成全部治疗及统计的数据为83例tth患者,三组分别为28例、27例和28例。调神疏肝针刺组采用“调神疏肝,通络止痛”法;传统针刺组采用权威教材选穴方案;西药采用阿米替林片。观察周期为4周。从头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头痛指数4个方面进行头痛改善情况的观察,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症状的观察,通过头痛指数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程度、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头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调神疏肝针刺组与传统针刺组和西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调神疏肝针刺组和西药组均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差异性显著(p<0.05),调神疏肝针刺组和西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调神疏肝针刺组总有效率96.4%,痊愈率60.7%;传统针刺组总有效率85.2%,痊愈率33.3%;西药组总有效率85.7%,痊愈率32.1%。调神疏肝针刺组与传统针刺组和西药组疗效及痊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紧张型头痛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在缓解头痛症状方面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法和西药阿米替林;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方面优于传统针刺法,并可以达到西药阿米替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培元固本法针灸防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入选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针灸组取足三里予以温针灸,取关元、气海、大椎予以隔附子饼艾炷灸,在5月、6月(本地区鼻炎发作期的前2个月)进行干预治疗。隔日一次,每周3次,24次为一疗程。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组前一年鼻炎发作期及干预治疗当年发作期鼻炎症状计分及鼻部总症状(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TNSS)、伴随症状(total non nasal symptom score,TNNSS)的视觉量表(VAS)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针灸组治疗后当年发作期鼻炎症状计分、TNSS和TNNSS的视觉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分别为4.57±0.82 vs9.40±1.89,13.37±4.01 vs 30.80±4.77,15.93±6.30 vs 46.13±9.79(均P0.001),且较对照组低,分别为4.57±0.82 vs 7.53±2.06,13.37±4.01vs 27.17±6.84,15.93±6.30 vs 35.53±11.69(均P0.001);对照组比较前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60±2.39 vs 7.53±2.06,29.63±6.30vs 27.17±6.84,40.90±12.31 vs 35.53±11.69(均P0.05)。(2)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10%(3/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培元固本针灸法是防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布赫  马尧  张雪 《中国针灸》2010,30(12):1002-1002
笔者于2009年1-12月采用首尾针刺法配合中药雄琥散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35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全部35例患者中,男11例,女24例;年龄19~70岁,平均49.1岁;病程半天~7天,在3天之内者12例,4~7天者23例;疱疹分布于头面部者6例,胁肋部者16例,肩背部者10例,骶尾部及阴部者3例;发病经络:仅足少阳胆经发病者12例,仅足厥阴肝经发病者10例,两经同时发病者3例,带脉发病者10例.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带状疱疹的标准诊断.  相似文献   
5.
自1987年收治烧伤后手部残缺畸形46例。分类为手指残缺畸形、拳状粘连、僵直挛缩畸形,多数丧失手的功能。入院后通过进行瘢痕切除,松解挛缩组织,加深虎口,创面移植皮片或皮瓣等外科整复治疗,基本上使手获得相应功能,但一次进行手术综合修复,往往不能达到理想地功能恢复。必须在整形治疗基础上。患者、家属和医生密切合作,以便使综合治疗彻底进行。  相似文献   
6.
自1987年收治烧伤后手部残缺畸形46例。分娄为手指残缺畸形、拳状粘连、僵直挛缩畸形,多数丧失手的功能。入院后通过进行瘢痕切除.松解挛缩组织,加深虎口,创面移植皮片或皮瓣等外科整复治疗,基本上使手获得相应功能,但一次进行手术综合修复.往往不能选到理想地功能恢复。必须在整形治疗基础上,患者、家属和医生密切合作,以便使综合治疗彻底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孔最穴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患者,针刺双侧孔最穴,直刺0.5至1寸,泻法。连续治疗24天。治疗前后比较患者出血与疼痛症状、痔核缩小程度,有无复发,并评定疗效。结果:痊愈68例,占86.5%,有效6例,占7.9%,无效2例,占2.6%。结论:针刺双侧孔最穴对内痔、外痔、混合痔均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对临床收治的一例皮肤疱疹患者实施中药方剂联合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经确诊收治的1例皮肤疱疹患者,借由对患者实施自拟中药方剂联合针刺治疗,来观察患者实际获取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针刺结合汤药治疗本病的机理。结果对于该次研究过程中入选的1例皮肤疱疹患者而言,一诊借由为患者实施自拟中药方剂联合针刺治疗,支持和确保患者的临床症状实现了显著缓解,兼症逐步消失,在患者第二次就诊之后,通过为患者实施中药方剂加减处理和针刺穴位方案调整处理,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获取了较好的最终治疗效果。结论针对皮肤疱疹患者实施自拟中药方剂联合针刺治疗,能够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相关经验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周围性面瘫即面神经炎,又称Bell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作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将周围性面瘫分为3个阶段,采取分期论治,获得较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布赫  贾纪荣  马尧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682-2683
目的:探讨自拟通络蠲痹散加温外敷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致根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45例腰椎或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用血竭、乳香、没药、乌兰-赞丹等30余种中蒙药研成粉末,用陈年白酒与醋液调成糊状加温外敷治疗,并采用SIGMA C2X/C4X型肌电图予以前后测定对比。结果: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中1例症状无好转,2例有所好转,27例症状明显好转或治愈(直腿抬高试验>75°);1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组中1例症状无好转,其余14例症状明显好转或治愈,且肌电图评价结果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颈椎间盘突出症组的评价结果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通络蠲痹散加温外敷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致根性疼痛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