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长强穴最早记载于《针灸甲乙经》"在脊骶",为督脉起始穴,亦为督脉络穴,《千金翼方》言其可针入三寸。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难经·二十八难》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入属于脑。"长强穴为督脉脉气所发,上入于脑,故针刺长强穴亦可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面肌痉挛、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等。孙菊光教授临床擅长通过创新针刺法以提高针刺疗效,基于督脉循行入脑,关联诸筋,从督脉论治脑病,针刺督脉络穴长强穴为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收效显著,现择其验案2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揿针、聚乙二醇4000散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功能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揿针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便秘症状改善情况及肛门直肠动力、肛门直肠感觉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5)。治疗后,2组便秘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便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直肠最低敏感量、最大耐受量、直肠顺应性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以上3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直肠静息压、肛门括约肌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躯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和焦虑、满意度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躯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焦虑、满意度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聚乙二醇4000散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可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肛门直肠动力、肛门直肠感觉及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为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口服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发生率[1],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为提高川崎病诊断水平,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儿科住院的川崎病患儿52例的病历资料。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2例病例均符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1]。3~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湖南省肿瘤医院1992~2005年住院的472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生存率分析,探讨女性乳腺癌生存的影响因素,为女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率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472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按年龄、月经状况、淋巴结有无转移、受体状况、临床分期、病灶部位、病理类型、治疗方法等方面分别进行分组对照、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Kaplan-Meier法对各组计算观察生存率(OS)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腺癌1、2、3、4、5、10、15年OS分别为96%、91%、85%、80%、74%、53%及42%,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在年龄段、是否绝经、有无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阳性与否、孕激素受体阳性与否、CerbB-2阴性与否、临床分期早晚、是否浸润性乳腺癌、是否能够手术、化疗病例所选方案中是否含蒽环类药物等方面分别分组比较,其差异都有显著性;而在乳腺癌发生的部位、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癌方面分别分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仍然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免疫组化相关指标对女性乳腺癌的预后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对表柔比星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表柔比星+生理盐水)、表柔比星+低剂量右丙亚胺组(DEX1)、表柔比星+中剂量右丙亚胺组(DEX2)、表柔比星+高剂量右丙亚胺组(DEX3),给药后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微量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的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血浆LDH含量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而与模型组比较,用右丙亚胺处理的各组大鼠心肌组织SOD活性明显升高,心肌组织MDA含量、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血浆LDH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右丙亚胺能减少表柔比星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可能与其降低氧自由基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莲房原花青素(LSPC)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障碍模型,以行为学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跳台实验)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为指标观察LSPC对小鼠记忆障碍的作用。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LSPC可缩短东莨菪碱所致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潜伏期,减少游泳距离;跳台实验结果显示,LSPC可延长其平台停留期,显著减少错误次数;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LSPC能显著抑制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结论LSPC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有改善作用,其机制之一是基于对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乳头状瘤病毒23种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慢性宫颈炎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26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及623名健康体检者宫颈分泌物进行了18种高危型HPV基因型和5种低危型HPV基因型的检测,分析其基因型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慢性宫颈炎患者HPV的感染率为33.91%,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的1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宫颈炎患者共检测出20种基因型,分别为HPV6、11、43、44、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高危型HPV感染率相当高,占23种基因型的82.93%,以HPV16最高,其次为HPV58、HPV18、HPV56;低危型感染率为17.07%,以HPV11最高,其次为HPV6;健康体检者高危型HPV的感染率要低于慢性宫颈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因型的分布基本相同;慢性宫颈炎患者HPV重复感染率为25.35%,与健康体检者的23.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高危型二重感染类型为主,而健康体检者以低危型+高危型的二重感染类型为主;慢性宫颈炎患者HPV感染率>50岁组最高,健康体检者HPV感染率以20~30岁组最高。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HPV的感染率较高,以高危HPV基因型为主,加强其HPV感染的筛查、监测与治疗,有助于宫颈癌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湖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序列变异状况,了解该地区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的病毒学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湖州地区40例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S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40例HBV感染者中B基因型26例,C基因型14例,血清学分型adw型25例,adr型13例,ayw和ayr各有1例;随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疾病的进展,氨基酸变异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肝硬化、肝癌患者与携带者、慢性肝炎患者比较,S基因变异率在主要亲水区(MHR)、a决定簇以及第一茎环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6位点氨基酸变异在较为严重的肝脏疾病中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湖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型以adw型和adr型为主,S基因变异可能与肝病严重程度相关,特别126位点变异可能与较为严重肝病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或单独应用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以卡培他滨为主化疗,用量1 0001 250 mg/m22次/d D11 250 mg/m22次/d D114,或联合应用长春瑞滨、多西他赛、吉西他滨中的一种,每2114,或联合应用长春瑞滨、多西他赛、吉西他滨中的一种,每2128 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以上。部分HER-2阳性病例使用赫赛汀。按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月经状况、受体状况、化疗周期数、转移部位等影响因素进行分组,利用SPSS18.0软件对疾病控制率(DCR,CR+PR+SD)采用χ2检验,对不同影响因素间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确定PFS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27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客观有效率(ORR)(CR+PR)为50.4%,DCR为87.4%,毒副反应:血液学毒性Ⅰ28 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以上。部分HER-2阳性病例使用赫赛汀。按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月经状况、受体状况、化疗周期数、转移部位等影响因素进行分组,利用SPSS18.0软件对疾病控制率(DCR,CR+PR+SD)采用χ2检验,对不同影响因素间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确定PFS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27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客观有效率(ORR)(CR+PR)为50.4%,DCR为87.4%,毒副反应:血液学毒性Ⅰ度6例;消化道反应:ⅠⅡ度6例;消化道反应:Ⅰ度13例,手足综合征ⅠⅡ度13例,手足综合征Ⅰ度6例。化疗周期数≤3与≥4对照得出近期疗效和PFS有显著差异(P<0.001),联合化疗周期数长短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长联合化疗周期数的PFS危险度是短联合化疗周期数的0.19倍。其他各因素分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或单独应用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作用小,病人耐受性好,且疗效及PFS与年龄、ECOG评分、月经状况、受体状况及转移部位数无关,但与化疗疗程数有关,长周期数比短周期数疗效更好。联合化疗周期数长短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