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旨在介绍许能贵教授提出的"督脉为脑脉、主治脑腑疾病"的学术思想,阐发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基础、临床研究及机制研究。笔者认为通督调神针刺法在临床上治疗中风病及其后遗症疗效显著,应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癫痫的针灸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的针灸治疗 ,古书中早有记载 ,后世不断发展 ,经验颇丰。兹据近年来有关临床报道 ,就其选穴特点、针法、灸法及机理的研究等方面作一概述如下。1 选穴特点1.1 多选督脉经穴 ,疏通阳气 《脉经》云 :“督脉为病……大人癫疾 ,小儿风痫。”治疗“宜灸顶上 (即百会穴 )三壮”。癫痫属神志病 ,因脑为元神之府 ,而督脉总督诸阳 ,为阳脉之海 ,并行于脊里 ,入络于脑 ,故临床医家治痫多从督脉入手。针刺督脉能有效地调节体内诸阳经气血的运行 ,调整和振奋周身阳气 ,起到清心宁神 ,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 ,使气至病所则癫疾乃除。徐氏 [1 ]针刺大…  相似文献   

3.
姜婧  李志刚 《环球中医药》2014,(10):776-778
脑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针灸治疗对于脑病具有独特优势与满意疗效。基于"脑为元神之府"与"督脉者,交巅上入络脑"的理论,本课题组提出运用"通督启神"法。本法以"通督"为手段,"启神"为目的,用于治疗临床上与精神情志相关的脑病。本文从文献学角度入手,按照中国医学史发展的时代脉络,分别从中医学的萌芽时期(战国至三国)、医药学的全面发展时期(两晋至五代十国)、医药学各流派的形成时期(宋金元)以及医药学在实践和理论上的新发展时期(明清)对"脑"与督脉的生理功能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阐释了"通督启神"法的理论内涵,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脑病。  相似文献   

4.
王冰注《素问》曰:"督脉者,以其督领经脉之海也。"督脉具有统帅、主导全身各条经脉的作用,在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国名老中医秦亮甫教授集70年临证经验,在临床上倡导以"督脉为要",采用主取督脉腧穴,以毫针刺、叩针刺法、艾灸、药物熏蒸、穴位敷贴等多种治疗方法,治疗临床各系统疑难杂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1长强(Changqiang)长强是督脉的第一穴,穴名最早见于《灵枢·经脉》,经中所言督脉起于下极之腧,从经脉起止上讲,此“下极之腧”应该指的是长强穴(《针灸经穴概要》)。又有气之阴郄、穷骨、龟尾、橛骨、气郄等别名。《甲乙》曰:长强,一名阴之郄,在脊骶端,督脉别络,少阴所结……。指出长强为督脉的络穴,督脉由起始之处分出一条支脉连络于少阴肾经。《会元针灸学》:长强者,长于阳而强于阴,其督脉与任脉之长共九尺。由会阴入胞中四寸而分为任督,其气通于天而化督脉,其质造形而通于地异化任脉。督脉为督辖诸阳之经而长于阳。长强为纯阳初始,使脏…  相似文献   

6.
中医理论认为自闭症病位主要在脑,与督脉关系密切,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自闭症可能与脑结构发育异常有关。课题组创立通督开窍针法,能振奋经气,通调督脉,通经活络,补脑益髓。通督开窍针法取穴包括神庭、百会、四神聪、脑户、长强,共8针。其中头部穴位行平补平泻法,四神聪向百会透刺,视患儿情况留针1~3 h,其间每20 min行针1次;头针出针后,取长强穴,进针提插约1 min后立即出针。文中就自闭症与脑、督脉的联系,通督开窍针法的选穴依据及操作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对通督开窍针法治疗自闭症的可行性进行探析,以期为自闭症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战晓农  洪文 《新中医》2000,32(7):60-61
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全层裂开 ,形成慢性感染性的梭形溃疡。肛裂的治疗分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作为非手术疗法之一的针灸疗法 ,以“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为依据 ,在调畅大便和缓解肛门内括约肌痉挛方面 ,有独到之处 ,疗效较好。十四正经中有任、督、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循行于肛周 ,故临床上根据辨证 ,多取上述四经及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为主治疗本病。现就近 1 0多年来针灸治疗本病的有关临床资料综述如下。1 以长强穴为主的疗法长强穴为治疗肛肠病的要穴 ,它既是督脉的络穴 ,又是督脉与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的交合穴 ,加之位于肛旁 …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为主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8例,针刺督脉选取大椎、命门、至阳等穴,对照组42例,常规选取肩俞、曲池、手三里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9%(P<0.05)。提示:针刺督脉可重新建立脑—督脉—脏腑经脉气血功能活动,从而恢复脑对人体生命功能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颤证多发于老年人,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此病的发病率会随之升高。帕金森颤证与肾、脑、督脉相关,从肾、脑、督脉论证帕金森颤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临床上中药或者针灸从肾、脑、督脉出发治疗帕金森颤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基于肾脑督脉的理论基础,我们课题组从“脑肾相济”出发,用针刺疗法对帕金森颤病做实验研究,以期为临床上治疗帕金森病的选穴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并将此理论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吴波  梁育仪  张正 《中医药导报》2021,27(1):204-206
张正总结前人经验,以督脉理论为指导思想,治疗多发性硬化1例。风寒之邪侵袭项背部督脉,督阳闭阻,温煦失司,致使督脉循行部位脊髓失养而发为多发性硬化。治以温阳通督,补肾生髓,先予背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密集拔罐配合红外线照射,温散风寒之邪,疏通督脉升降之路,而后温补贺氏套穴"肾8"穴以补先天之本,使精髓由肾源源不断上输于脑,另根据脊髓病变部位选择相应夹脊穴激发经气,诸法合用以恢复督阳升降为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梁繁荣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将《灵枢·五乱》"徐入徐出"的导气针法与"气至病所"法相结合,提出针刺时医患双方首先要平心静气,然后徐缓地进针以引导逆于阳分的浊气归于阴,得气后配合飞经走气手法以意引气,使气至病所,针毕徐缓出针引导逆于阴分的清气归于阳,使营卫之气各归其位的导气针法,用以治疗各种气机逆乱之证。临床可用于治疗心肺、肠胃、情志、神经系统及各类经脉闭阻疾病,选穴以病变相关经络的荥、输穴为主,根据"四海气街"理论配以相应的俞、募、合穴,针刺时用徐入徐出的手法进出针,得气后配合调气手法,引气至病所。  相似文献   

12.
通督养神针法为赖新生教授所独创,该法取穴以督脉为主,以调神为治疗目的。本研究从神、脑、督脉、五脏4个方面阐述通督养神立意,将其与早期脊髓型颈椎病之病因病机相切合,进而剖析治疗该病的组穴处方。病案举例介绍赖新生教授运用通督养神针法有效治疗该病,提示此针法值得在早期脊髓型颈椎病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总结运用通督填髓法治疗痿证的经验。督脉通过与人体六阳经、阳维脉、阳跷脉及带脉的脉络交汇联系,建立了与脑窍、四肢百骸及肌肉筋脉之间的重要通道,其可上输精髓以充养脑窍、调动诸经的阳气及精微物质输注、荣养宗筋。基于此,认为痿证的病因主要为督脉不通、脑窍失养,治疗主张"治痿必治督",运用引经药以通行督脉,再佐以补精填髓之品,共奏通督填髓养窍之功,临证可应用敦煌道家养生方补益壮身方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醒脑开窍"针刺方法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于70年代初提出的,针对中风的基本病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清窍,而导致的"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提出的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治疗大法,在选穴上,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并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用以治疗"脑神不用"为病因病机的各  相似文献   

15.
龈交穴临床多用于治疗腰痛和肛肠疾病,林国华教授认为其可通过调督任、畅气血而具有补益髓海、调畅下焦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髓海及下焦疾病。并基于临床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三龈交"概念,分别为龈交穴(或称上龈交)、外龈交、下龈交。林教授运用龈交穴治疗疾病多用针刺疗法,强调取穴要准、针感要强、针刺配合运动、交替刺激、联合刺激5点原则,为临床治疗髓海及下焦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调督通阳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俞国桥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0):577-578
目的观察调督通阳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痉挛性瘫痪患者按门诊序号随机分为调督通阳针法组(治疗组)52例,常规针刺组(对照组)51例。治疗组取夹脊穴、头部督脉经穴为主进行治疗;对照组取手足三阳经穴进行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55.8%,对照组愈显率为2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督通阳针法为治疗痉挛性瘫痪有良好疗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调督任为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娟 《四川中医》2009,27(3):119-119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走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通调督任即针刺取督脉、任脉穴为主,配合背部督脉和膀胱经走罐治疗的方法。结果:针刺结合走罐治疗慢性疫劳综合征62例,显效34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93.54%。  相似文献   

18.
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中风病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疗效,以探讨督脉经穴治疗中风病恢复期的作用和针刺的有效方法,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照组48例患者针刺患肢体穴位,治疗组50例患者针刺督脉经穴,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7.5%。结论针刺督脉经穴能调节全身五脏六腑的功能,疏通阻滞经脉之气血,是针刺治疗中风病恢复期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刺督脉的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行于后背正中,上行头面,入络于脑,其分支两络于肾.头为诸阳之会,背为阳,肾为元阳,内寓命门之火.督脉与全身阳经均交会于大椎,故曰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一身阳气,调节阳经脉气.在临床上具有温阳泻热的作用,可以卫外御邪,祛寒解表,温煦脏腑,升举清阳,温经通络,活血止痛,通督泻热,疗疔截疟.还有通督治脑的作用,可用于补脑益髓,聪神益智,醒神通脑,开窍启闭,镇惊安神,熄风定志.另外还具有分段主治的特性,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20.
大椎穴又名百劳,始见于《素问·气府论》,为督脉本经穴,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会穴,其内可通行督脉,外可流走于三阳,既能调节本经经气,又可调节六腑经气,功能清泻诸阳邪实热,通督解痉,肃肺宁心,灸之,可状全身之阳,团卫安营.根据现代医学研究,针刺大椎穴,不仅对血液系统有影响,而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加快炎症渗出的吸收速度,改善肺功能,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调整作用.因此,大椎穴对寒热虚实表里等多种疾病应用很广。多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以针刺、艾灸大椎穴为主治疗颈椎病(脊闭型除外),冬病夏治咳喘病,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