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老年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氟桂利嗪+血塞通,n=29)和对照组(氟桂利嗪,n=29)。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27/29),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8.97%(20/29)比较,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局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30 d时评定患者欧洲卒中评分(E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90 d时评定ADL。结果30 d时治疗组ESS和ADL的增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90 d时治疗组ADL的增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常规药物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2组基础治疗相似,治疗组患者加用依达拉奉3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滴完,每日2次,连用7~10 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3、0 d评定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后30 d治疗组ESS和ADL增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CT上出血部位的特征,以此来推断颅内动脉瘤的部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0例动脉瘤性SAH患者进行CT及DAS检查,总结不同部位的动脉瘤其相对应的CT上出血部位的关系。结果 150例患者中,前交通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瘤49例,其积血部位较特异,在CT上均显示有前纵裂积血;颈内动脉及后交通动脉瘤67例,56例(83.5%)在CT上显示有广泛基底池积血,部分外侧裂积血;大脑中动脉瘤26例,在CT上多显示有外侧裂积血。结论动脉瘤性SAH患者的CT出血部位与动脉瘤的部位有密切关系,对推断动脉瘤部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脑生物电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82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小脑生物电治疗:主电极放置于双侧乳突区,辅电极放置于瘫痪侧肢体伸面,电刺激每次持续30~40min,2次/d,连续10d。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两组病例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30d时CNDS、ADL均显著改善(P<0·01~0·001),而且加小脑生物电的治疗组比单纯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临床更有效(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小脑生物电治疗能更好地提高疗效,减轻病残程度。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肺部损害6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62例伴有肺部损害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资料,比较肺部损害的不同情况,并与90例无内脏损害的PSS患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发病时间≤72 h的2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联合治疗组(65例)、亚低温组(59例)、依达拉奉组(58例)和对照组(6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亚低温组加亚低温治疗,依达拉奉组加依达拉奉治疗,联合治疗组同时加亚低温和依达拉奉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时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0、90 d时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联合治疗组、亚低温组、依达拉奉组、对照组治疗前ESS评分分别为(45.22±16.94)、(46.88±22.54)、(47.13±10.92)、(46.94±16.41)分,ADL评分分别为(20.54±14.65)、(20.94±10.93)、(21.83±14.71)、(23.61±18.91)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ADL评分在治疗后30d为(59.57±30.99)分、90d为(74.46±25.61)分,比亚低温组的(43.91±27.61)、(58.13±26.62)分和对照组的(34.58±27.75)、(45.56±26.10)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90d比依达拉奉组的(62.83±28.74)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ESS评分在治疗后30 d为(72.24±14.54)分,与亚低温组的(65.88±17.76)分、依达拉奉组的(65.27±18.02)分、对照组的(60.62±14.9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63.08% (41/65),明显高于亚低温组的42.37%( 25/59)、依达拉奉组的41.38%(24/58)和对照组的23.81%(1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的病死率为9.23%( 6/65),低于亚低温组的10.17%(6/59)、依达拉奉组的12.07%(7/58)、对照组的12.70%(8/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2组基础治疗相似,治疗组患者加用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min滴完,每日2次,连用7~10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0d、30d评定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后30d治疗组ESS和ADL增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将同期住院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40例予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2组其余治疗基本相同。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统计有效率。结果治疗后14 d,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