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德春 《人民军医》1999,42(6):327-327
1994年以来,笔者采用骶管硬膜外注射药物,同时配合器械牵引和正骨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4例,效果显著。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31~54岁。病程1周~6个月。24例均经X线或CT证实。突出节段:L4,5间隙14例,L5S1间隙5例,L4,5及L5S1两节段3例,L3,4同时伴下位节段膨出2例。24例中有1例为中央型突出伴有椎管狭窄;有2例在当地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加重,经医院确定须手术治疗。1.2 治疗方法 先行器械牵引10min后,常规手法正骨治疗,再行骶管注射。操作方法:嘱患者取俯卧位,耻骨部用枕头垫高,用拇指沿骶尾骨中线向上,当…  相似文献   
2.
在制药化工原理过程教学中,采用Flash动画展现各种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设备的外形结构及其运行过程,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观念,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黄芩素微粒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以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评价指标,优化黄芩素微粒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黄芩素微粒,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选黄芩素微粒的制备工艺,并对优选的工艺组合进行了粒度分布、扫描电镜(SEM)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法(IR)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表征.结果 正交试验得到的优选工艺条件:溶液体积流量0.75 mL/min,结晶压力8 MPa,结晶温度48℃,黄芩素质量浓度4 mg/mL;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的黄芩素微粒的大小明显小于黄芩素原料,扫描电镜显示制备出的黄芩素微粒为不规则形状;IR和DSC显示黄芩素微粒的化学结构没有发生变化,热力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并且经处理过的黄芩素的纯度变高.结论 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黄芩素微粒可行,为制备超细微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薛淼  颜庭轩  王志祥  黄德春  王为彦 《中草药》2014,45(11):1551-1555
目的 采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芹菜素微粒,以微粒的平均粒径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选芹菜素微粒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溶出速率。方法 对微粒进行粒度分布、扫描电镜(SEM)分析、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检测及差示扫描量热(DSC)法以验证优选的最佳工艺;进行芹菜素原料与芹菜素优选工艺微粒的体外溶出测试。结果 正交试验得出的优选工艺条件:丙酮及二甲基亚砜共溶剂比例为24:1,结晶温度40 ℃,结晶压力10 MPa,溶液体积流量2.0 mL/min,芹菜素质量浓度8 mg/mL;在此条件下可制备得到粒径明显小于芹菜素原料的芹菜素微粒,SEM显示芹菜素微粒呈不规则状;FTIR与DSC观察结果表明芹菜素微粒未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体外溶出测试显示芹菜素优选工艺微粒的溶出速率明显高于原料药的溶出速率。结论 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可用于制备芹菜素微粒,且可推测经处理后的芹菜素生物利用度提高,为制备超细微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围产期母血与新生儿脐血乙肝病毒标志物及核酸DNA载量的关联性,探索脐血乙肝五项模式与HBV-DNA载量之间关系,用于评估新生儿宫内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性.方法 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选择住院分娩产妇612例作为乙肝研究对象,根据产妇乙肝五项不同模式共分为五组,均采用ELISA法检测产妇血清、新生儿脐血HBV标志物,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产妇血清和脐血新鲜血清HBV-DNA载量,探讨围产期母血与脐血间HBV-DNA载量的关联性.结果 年龄在18 ~ 44岁围产期妇女,A组传染性强的乙肝“大三阳”或1,3阳性者149例,产妇血清和脐血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9.33%和32.21%;B组260例乙肝“小三阳”,产妇血清和脐血HBV-DNA阳性率分别为20.00%和3.08%;C组乙肝1、5阳性者58例,产妇血清和脐血HBV-DNA阳性率分别为65.52%和12.07%;D组乙肝病毒第5阳性者59例,产妇血清和脐血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3.56%和1.69%;E组对照组:乙肝五项全阴性86例,产妇血清和脐血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16%和0.A组与B组间脐血HBV-DNA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54.09,P<0.01).乙肝产妇所生新生儿脐血HBeAg阳性率高达82.55%,脐血HBsAg的阳性率为32.89%,A组即HBsAg HBeAg阳性的产妇经胎盘传播乙肝病毒的概率(32.21%)明显高于B组“小三阳”产妇的脐血HBV-DNA感染率(3.02%),A组是B组的10.67倍;传染性强的A组母血是脐血HBV-DNA平均载量的6345倍.结论 ①新生儿宫内感染乙肝病毒阳性率与围产期母体内HBV-DNA载量呈正相关.②乙肝产妇生产的新生儿脐血HBeAg阳性率是HBsAg的2.51倍,要研制复合型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即增加高效价HBeAb成分可结合HBeAg,原有的HBsAb也可结合相应的HBsAg,增强阻断乙肝病毒垂直传播作用;③我国应加强乙肝知识的宣教工作,完善围产保健制度.  相似文献   
6.
7.
采用紫外光辐射血液疗法(UIB)治疗心绞痛40例并与药物治疗34例进行临床疗效分析与对照.结果,两组均能缓解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UIB组总有效率82%,药物组总有效率52%,经X~2检验,P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制备谷维素/PVP-K30固体分散体,提高谷维素的体外溶出度。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以回收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选制备谷维素/PVP-K30固体分散体的工艺,对最优工艺下得到的复合物进行红外光谱(IR)及扫描电镜(SEM)的表征,并测定其体外溶出度。结果制备谷维素/PVP-K30的最优工艺为:谷维素质量浓度14 mg/m L,结晶压力14 MPa,结晶温度55℃,溶液体积流量0.9 m L/min。此条件下产品平均回收率为88.22%,IR和SEM表明固体分散体中谷维素可能与PVP-K30发生氢键作用并以无定型形式存在,体外溶出度实验表明谷维素/PVP-K30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谷维素的体外溶出度。结论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维素/PVP-K30固体分散体工艺可行,谷维素溶出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抗溶剂(SAS)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微粒制备技术.本文介绍了SA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式,综述了近年来SAS技术在药物微粒制备领域中包括制备药物超细微粒和药用复合微粒两个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SAS技术在药物微粒制备领域中的主要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