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已成为新医改最关键的部分,而培养以公益性为特征的先进文化是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重要路径。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多年来经历转型发展、院际合并等变革,亟待提高医院内涵、重塑医院文化,经过凝练和再认识,结合该院发展实际,本文提出以公益文化引导医院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品牌效应树立良好形象、赢得公众口碑、占据竞争优势已成为许多医院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共识。文章通过分析医院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优势及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地市级公立医院的视角探讨了品牌建设的定位和策略选择,以期寻找更加完善的医院品牌运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检测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微量离心柱法分离检测小扁豆凝集素结合型AFP-L3的百分含量(AFP-L3%),同时检测血清中AFP总含量.结果 以AFP-L3%>10%作为阳性判断标准,47例肝癌患者血清AFP-L3阳性率为72.3%,肝硬化和慢性肝炎AFP-L3%分别为0和1.8%,肝癌AFP-L3%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P<0.01);以AFP>20 μg/L作为阳性判断标准,肝癌、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AFP阳性率分别为85.1%、35.7%和37.8%;以AFP、AFP-L3%作为诊断肝癌指标的灵敏度分别是85.1%、72.3%,特异度分别是55.4%、97.2%.结论 AFP-L3%是肝癌鉴别诊断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预装有耦联小扁豆凝集素(LCA)的琼脂糖微量离心柱分离AFP-L3,采用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和AFP-L3,并计算AFP—L3值,以AFP〉20μg/L,AFP-L3〉10%作为阳性判断标准。结果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AFP-L3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肝病患者,P值均〈0.001,肝癌患者以AFP、AFP-L3作为诊断指标的敏感度分别是85.1%、72.3%,特异度分别是55.4%、97.2%;8例肝病患者AFP-L3〉10%,影像诊断未发现肝癌,至少三个月以后确诊肝癌。结论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细胞癌诊断及与良性肝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目的了解常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探讨其基因型与肝功能损伤、病毒复制水平及对拉米夫定疗效的关系. 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nest-PCR), 扩增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区, 用末端标记方法对PCR产物标记并直接测序, 测序结果和GenBank中登录的标准基因型序列相比较. 结果对该地区146份不同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进行了基因分型,B型51份 (34.9%),C型95份(65.1%),未发现B、C以外其他基因型;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分别为383.8±335.7IU和364.3±333.7 IU,(t=0.335,P>0.05)、HBV DNA含量分别为107.795±1.22和107.69±1.19拷贝/毫升(t=0.138,P>0.05)、HBeAg 阳性数分别为36/51和64/95,(χ2=0.159,P>0.05);104例慢性乙型肝炎中B型为43例、C型为61例,28例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检出B型4例、C型24例,二组比较χ2=7.65,P<0.01;23例B基因型患者和45例C基因型患者接受48周以上拉米夫定治疗,48周后反跳者B型为18例,C型为14例,χ2=13.49,P<0.001.结论本地区HBV DNA基因型为B型和C型;二种基因型丙氨酸转氨酶水平、病毒复制水平和HBeAg表达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C基因型与肝硬化和肝癌关系密切;拉米夫定对C基因型患者的疗效强于B型.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更多的医院管理工作者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加强医院行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我院领导历来高度重视医院行风建设,把它作为重大工程来抓。今年根据市卫生局党委的具体部署和要求,重点开展了“廉政文化进医院活动”,并以此作为推进医院行风建设的抓手和载体。  相似文献   
7.
DNA芯片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DNA芯片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分析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采用膜显色DNA芯片法检测HBVDNA前C区1896位,基本核心启动子区(BCP区)1762、1764位,P区528、552位突变。结果:未接受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治疗的6例HBsAg 、HBeAg 、HBeAb-的患者血清中未检测到病毒变异,13例HBsAg 、HBeAg-、HBeAb 的患者中检测到前C区1896位变异9例,BCP区1762、1764位变异11例,13例HBsAg 、HBeAg 、HBeAb 的患者中检测到前C区1896位变异4例,BCP区1762、1764位变异13例,未检测到P区基因变异;15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48周后的HBVDNA阳性患者中,检测到前C区1896位变异5例,BCP区1762、1764位变异6例,P区528位变异2例,P区552位YVDD变异4例,YIDD变异7例。结论:前C区1896位、BCP区1762、1764位突变较多的出现在HBeAb 的患者中并与HBeAg的阴性表型相关,BCP区1762、1764位突变与HBeAg/HBeAb血清转换密切相关,而P区528、552位突变更多的出现在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后的患者中,与拉米夫定耐药相关;膜显色DNA芯片法用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分析,简便、快速、特异性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