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44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男,42岁。于1个月前发现左后背一核桃大小质软、边界清、无疼痛性包块.进行性增大,无胸闷气急及咳嗽、咯血等症状。于2005-01-20上午在局麻下拟左后背脂肪瘤切除术。取左肩胛角线第9、10肋与肋间平行方向取一长约6cm切口,术中进皮下脂肪后见约有50ml暗紫色血性液体,未发现明显包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常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前C区(1896)、BCP区(1762/1764)基因的变异,探讨与肝癌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基因芯片和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对HBVDNA进行分析。结果前C区1896位、BCP区1762/1764位突变普遍存在。(1)在39例HBeAg( )标本组中1896突变为5例(12.8%),1762/1764突变为15例(38.5%);在75例HBeAg(-)组中1896突变为26例(34.7%),1762/1764突变为55例(73.3%)。(2)在114例标本中,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肝癌组中前C区1896、BCP区1762/1764位的总突变率分别为55.9%、71.4%、75.7%、88.9%。结论前C区1896、BCP区1762/1764位突变与HBeAg(-)显著相关,两者总突变率在肝癌患者中显著升高,尤其前C1896、BCP区1762/1764同时突变与肝硬化和肝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对疾病疗效判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溧阳市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开展常规体检的8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开展血液相关检查以及细胞培养,观察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患者的IL-4、γ干扰素水平与HBeAg阴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获明显改善,IL-4与γ干扰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需要确切的指标来指导治疗的开展以及效果的评价,通过对外周血细胞因子开展相关检测,可进一步确定Th1/Th2免疫应答的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高龄手术患者麻醉的方法及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75岁以上高龄患者的麻醉处理,其中全麻25例,椎管内麻醉33例,臂丛阻滞2例。结果本组全部患者的麻醉处理合理,效果满意,无1例围术期死亡。结论对高龄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积极治疗术前合并症,术中科学合理用药,慎重操作、密切监测,及时处置,重视术后随访,才能降低麻醉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中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疗效,为肝胆外科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收治的肝胆外科创伤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肺部感染率、病死率、粘连性肠梗阻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肺部感染率、病死率、粘连性肠梗阻率分别为11.9%、167%和7.1%,对照组分别为21.4%、429%和14.3%,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肝胆外科中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可显著降低肺部感染、病死率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控制创伤部位,帮助患者康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TaqMan探针的实时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方案。方法根据rcDNA与cccDNA结构差异,在缺口两侧设计引物,应用TaqMan探针分析,加入1种可以去除rcDNA和部分扩增产物的依赖ATP的内切酶(Plasmid-Safe ATP-dependent DNase)。结果通过高速离心获得病毒单质颗粒验证了该方案的特异性;通过克隆和酶切得到3.2 kb的环状DNA验证了方案的灵敏性。乙肝患者血清、肝组织cccDNA占总HBV DNA的比例分别为0.03%~0.81%、0.4%~28.0%。结论成功地建立了以TaqMan探针检测血清和肝组织HBV cccDNA的实时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肝癌患者HBV基因变异、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及肿瘤抑制基因P16蛋白失活的情况。方法运用基因芯片和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对114份我院住院患者血清中HBVDNA(前C区1814、1896、BCP区1762、1764位)进行分析,流式细胞荧光染色检测患者外周血WBC中P16蛋白,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IFN-γ、IL-4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41份)、乙型肝炎肝硬化组(37份)、肝癌组(36份)血清中的HBV总突变率为58.5%、75.6%和88.8%,肝组织中肝硬化、肝癌分别为75.0%和100%;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组患者外周血WBC中P1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3.09±8.08)%、(30.54±10.61)%和(16.29±6.86)%,正常人为(76.57±6.07)%;肝癌患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1=8.83、t'2=6.59、t'3=9.84,P〈0.05);肝癌患者IFN-γ、IL-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者(t'1=6.67、t'2=3.82,P〈0.05)。结论肝癌患者中HBV基因变异普遍存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外周血WBC中P16蛋白表达明显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变异及肿瘤抑制基因p16蛋白失活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基因芯片和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对114例HBV感染者(观察组)血清和43份肝组织标本中HBV DNA(前C区1814、1896、BCP区1762、1764位)进行分析,用流式细胞荧光染色法检测观察组和20例正常献血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中p16蛋白表达。结果观察组慢性重症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HBV基因总突变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1),肝硬化、肝癌肝组织HBV基因总突变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正常对照组外周血自细胞中p16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肝硬化、肝癌患者阳性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结论HBV变异可能是肝癌发生的始动因子,而p16蛋白失活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对1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结果全部置管成功,一次进针14例(87.5%),二次进针2例(12.5%)。经引流后黄疸均明显减退,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28~518μmol/L,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在86—277μmol/L之间,平均下降198.6μmol/L。肝功能明显改善,有效地改善了症状。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置管引流术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是一种安全、创伤小、简便、实用的治疗措施,可以明显延长恶性梗阻洼黄疸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