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8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红细胞自身抗体的存在对检测同种抗体造成一定的困难。笔者在工作中发现 1例癌症患者 ,其血清中含有自身抗体 ,且同时含有同种抗 e抗体。由于及时发现 ,避免了输血反应的发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 ,女 ,5 3岁 ,有 2次妊娠史。 10年前因贫血第 1次输血 4 0 0ml,第 2次在 4年前输血 80 0ml,输血后无不良反应。患者在 1年前诊断患有子宫内膜癌 ,手术后因贫血 ,再次需要输血 ,结果发现交叉配血不合 ,于是做进一步的检查。血型血清学检查1 试剂和方法 抗 A、抗 B、抗 D、抗 C、抗 c、抗 E、抗 e、抗 IgG、抗 C3 试剂及配组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红细胞实验室A B O血型鉴定工作主要是利用血型血清学方法,但存在一定缺陷[1]。以DNA为检材的基因分型技术克服了血型血清学方法的限制,已是一种独立简便的分型方法,为临床解决了一些疑难血型鉴定问题,得到广泛应用。从提高输血安全性方面考虑,向临床提供基因定型相符的血液产品是大势所趋,因此,ABO基因分型技术也是红细胞实验室的技术发展方向[2]。笔者研  相似文献   
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种获得性免疫性贫血,是患者体内产生了与红细胞自身抗原反应的自身抗体,并吸附于红细胞表面引起细胞过早破坏而产生的一种溶血性贫血。在临床输血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1 病例简介 患儿,男,第1胎,生后5d出现黄疸,血清总胆红素为175μmol/L.其母无输血史.为查明原因,入省医院后婴儿及其父母血样被及时送本中心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血液中心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回顾性分析,了解ABO血型正反不符引起的报废血状况,探索对ABO血型正反不符献血者血液的处理对策。方法:对河北省血液中心检验科送检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献血者样本进行ABO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等试验,记录结果,以查找AB0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结果:在241例ABO正反不符的样本中,ABO亚型69例,占标本总数的28.63%;假凝集(冷凝集)27例,占标本总数的11.20%;抗体筛查阳性48例,占标本总数的19.92%;抗体减弱或缺失78例,占标本总数的32.37%;正常血型19例,占标本总数的7.88%。结论:引起ABO正反不符的原因主要是ABO亚型,血样中存在假凝集或冷凝集,ABO以外抗体影响,抗A或抗B抗体弱4种情况。对于这些ABO正反不符的献血者血液如何处理国家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将血液报废,献血者淘汰。其中,部分血液能否经过处理后用于临床,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到目前为止,Rh血型系统是国际输血协会(ISBT)已确认的29个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复杂、最具多态性的血型系统,主要包括D、E、C、c、e5种抗原,D抗原(ISBT004.001;RH1)的免疫原性最强,是临床上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最重要的血型抗原,其在红细胞上质和量的改变可产生弱D、部分D和Del型,统称为D变异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7例Rh部分D样本的基因分型。方法采用PCR-SSP技术检测常规血清学试验为D变异型的样本中的Rh部分D进行D基因分型。结果在30例常规血清学试验中,23例具有完整的RHD基因外显子(Rh弱D型),7例部分外显子缺失,为Rh部分D,23例为弱D型,并对部分D样本进行了基因分型,4例检测为D Cat.ⅥⅢ,1例为D Cat.Ⅵtype2,1例为D Cat.Ⅵtype 1,1例为基因2.9外显子融合,表示为RHD-CE(2-9)-D。结论 Rh部分D型与弱D型在血清学试验中无法区分,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才能够更准确的分型,更能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Rh血型系统的抗原至今已发现40多个,但涉及临床的主要有D、C、c、E、e 5个抗原,其中以D抗原最为重要,是临床上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最重要的血型抗原[1],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D抗原存在多种变异体,如部分D、弱D、D放散型、-D-型等.D抗原的表达强弱不一,其中以RhCcEe缺失型(-D-)的抗原性最强,而D放散型(Del)最弱,RhD常规定型技术多被误定为RhD阴性.  相似文献   
9.
人类抗体可以用重组技术来产生。用所谓的“V基因噬菌体演示技术”可有效的开发出全部人类免疫球蛋白。用这种技术,你可从B细胞上捕获编码你感兴趣抗体的可变结构域的基因。用这些V基因,通过“设计和构建”策略,可获得复制的免疫识别分子。这些新奇的进展,在未来的十几年内,将导致基于临  相似文献   
10.
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是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粘附分子在淋巴细胞从血液循环向效应器官———甲状腺浸润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而这一效应的产生主要是借助了细胞间粘附分子1白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ICAM1LFA1)这一粘附途径。有研究显示:G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的ICAM1(膜型ICAM1)与正常人没有差别,但其血清可溶性形式sICAM1(solubleICAM1)的水平却明显高于正常人[1]。目前sICAM1升高的意义亦在不断探索中,本实验拟通过对GD患者治疗前后不同阶段血清sICAM1水平的动态监测来评估其在反应疾病免疫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