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籍雪颖  孙宏亮  李传武 《安徽医药》2020,24(6):1180-1183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在软核白内障病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 Emery?Little白内障晶状体核硬度分级,回顾性纳入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3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晶状体核硬度为 Ⅰ?Ⅱ级核的病人,完整完成随访者 20例共 20只眼,按术式分为飞秒组和常规组,均为 10例 10眼,分别行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前和术后 1d、1周、 1个月和 3个月分别评价视力、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结果飞秒组的平均超声乳化能量[常规组:(15.89±2.75)%,飞秒组:(12.80±1.79)%]和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常规组:(18.94±2.43)s,飞秒组:(12.02±0.92)s]均比常规组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8,P<0.001)。两组病人在术后 3月的视力恢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23)。两组病人术后早期[术后 1d:(579.61±8.19)μm、术后 1周:(565.28±7.72)μm]中央角膜厚度均低于同随访点的常规组[术后 1d:(592.41±7.83)μm、术后 1周:(577.74±15.06)μm](P<0.05)。术后 1月[飞秒组:(555.05±10.68)μm、常规组:(561.75±5.65)μm]、 3月[飞秒组:(549.25±7.37)μm、常规组:(553.02±4.93)μm],两组病人的中央角膜厚度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术后早期飞秒组[术后 1d:(2 533.40±178.47)mm2、术后 1周:(2 548.00±152.78)mm2、术后 1月:(2 522.10±128.88)mm2]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高于同时期的常规组[术后 1d:(2 359.10±110.71)mm2、术后 1周:(2 403.50±114.00)mm2、术后 1月:(2 389.30±104.69)mm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4,P=0.028,P=0.021)。术后 3月飞秒组( 2 573.00±193.81)mm2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同时期的常规组( 2 443.30±182.64)mm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41)。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的软核白内障手术与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相比,具有一致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表明,体内一定浓度的生长因子是保证眼球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过少或过量都会引起巩膜的异常改变。实验拟进一步验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体外培养的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3在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省肿瘤病理学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出生3 d内3色豚鼠后部巩膜组织由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实验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为Sigma公司产品。②实验过程及评估:采用器官组织块培养法获取原代巩膜成纤维细胞,选取传3,4代的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用于实验;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采用免疫化学染色法进行细胞鉴定;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观察不同质量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0.1,0.5,5,10,50 μg/L )对体外培养的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 结果:①巩膜成纤维细胞鉴定: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透亮呈梭形,在细胞密度较低时细胞排列成网状,密度较高时呈束状;波形蛋白染色阳性。胞浆内可见棕黄色阳性反应产物, 证实所培养的细胞为巩膜成纤维细胞。②体外培养的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生长周期:0.5,5,10 μg/L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能促进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F = 84.510,P =0.000 < 0.05),最佳质量浓度为10 μg/L。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处理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巩膜成纤维细胞G0~G1期百分比降低(78.2%下到64.5%,P < 0.05),而S期百分比显著升高(10.4%上升到16.4%,P < 0.05),增殖指数百分比增高(27.8%增高到56.5 %,P < 0.05)。 结论: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哌仑西平促进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GSF)分泌胶原及增殖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体外培养GSF,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及羟脯氨酸测定法分别观察不同浓度哌仑西平溶液(1%、2%、3%、5%)作用下,GSF中Smad3、CTGF、Ⅰ型胶原表达量的变化和GSF培养上清中胶原含量的变化。结果在1%、2%、3%、5%浓度的哌仑西平溶液作用下,GSF中Smad3、CTGF、Ⅰ型胶原表达量明显增强;GSF培养上清中胶原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哌仑西平的最小有效质量浓度是1%,在1%-5%浓度范围内,哌仑西平可促进GSF中Smad3、CTGF、Ⅰ型胶原表达量增强,3%哌仑西平溶液的促增强作用最强,但与5%的哌仑西平无显著差别。结论哌仑西平具有促进GSF分泌胶原和增殖的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smad3-CTGF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形觉剥夺性近视豚鼠眼后极部的表达。方法对2周龄豚鼠以半透明眼罩遮盖右眼9周制备形觉剥夺性近视(FDM)动物模型,左眼作为对照。遮盖3、6、9周后随机抽取15只豚鼠,检影验光检测双眼屈光度,A型超声测量双眼眼轴长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眼后极部iNOS和MMP-2的表达变化。结果形觉剥夺使豚鼠眼轴延长,近视屈光度增加,遮盖眼与对照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遮盖眼iNOS和MMP-2免疫活性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表达量在形觉剥夺过程中呈强相关性(r=0.769,P〈0.05)。结论iNOS和MMP-2可能参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成,NO信号通路可通过调节巩膜MMP-2的活性造成巩膜重塑。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近期对2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经合理的术式选择及围手术期治疗,成功的施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表明,体内一定浓度的生长因子是保证眼球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过少或过量都会引起巩膜的异常改变.实验拟进一步验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体外培养的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912007-03在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省肿瘤病理学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出生3 d内3色豚鼠后部巩膜组织由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实验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为Sigma公司产品.②实验过程及评估:采用器官组织块培养法获取原代巩膜成纤维细胞,选取传3,4代的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用于实验;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采用免疫化学染色法进行细胞鉴定: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观察不同质量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0.1,0.5,5,10,50 μg/L)对体外培养的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结果:①巩膜成纤维细胞鉴定: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透亮呈梭形,在细胞密度较低时细胞排列成网状,密度较高时呈束状:波形蛋白染色阳性.胞浆内可见棕黄色阳性反应产物,证实所培养的细胞为巩膜成纤维细胞.②体外培养的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生长周期:0.5,5,10μg/L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能促进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F=84,510,P=0.000<0.05),最佳质量浓度为10 μg/L.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处理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巩膜成纤维细胞G0-G31期百分比降低(78.2%下到64.5%,P<0.05),而s期百分比显著升高(10.4%上升到16.4%,P<0.05),增殖指数百分比增高(27.8%增高到56.5%,P<0.05).结论: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哌仑西平眼液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抑制效果,并探讨Smad3信号通路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哌仑西平抑制近视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周龄豚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Ⅰ组(正常对照组):不遮盖不点药;Ⅱ组(单纯遮盖组):单纯遮盖右眼不点药;Ⅲ组(哌仑西平组):遮盖右眼,每天早晚2次点3%哌仑西平滴眼液;Ⅳ组(氮酮组):遮盖右眼,每天早晚2次点0.1%氮酮液。各组均以右眼为处理眼,左眼为对照眼。6周后检测4组豚鼠的双眼屈光度、眼轴长度,行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印迹法分别检测巩膜上Smad3及CTGF的蛋白表达。结果:Ⅲ组与Ⅰ组实验眼间相对性屈光度数及眼轴长度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Ⅳ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巩膜Smad3和CTGF阳性吸光度值Ⅲ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Ⅳ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印迹显示Smad3蛋白及CTGF蛋白表达Ⅱ,Ⅳ组均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而III组较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仑西平眼液能抑制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展,推测哌仑西平可能通过影响巩膜 Smad3信号通路从而抑制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中巩膜整合素β1的表达及其与形觉剥夺的关系。方法40只出生后1周花色豚鼠,右眼遮盖作为形觉剥夺组,左眼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遮盖2、4、8周和遮盖8周去遮盖1周后测量屈光度,眼科A超测定眼轴长度;对两组4个时间点眼球后壁行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检测巩膜整合素β1蛋白和mRNA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形觉剥夺组4个时间点眼球后壁巩膜整合素β1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遮盖1周后,表达上调,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形觉剥夺组和对照组屈光度、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豚鼠形觉剥夺时,后极部巩膜整合素β1表达减少,去遮盖后表达上调,提示整合素β1可能参与了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生,其影响巩膜重塑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哌仑西平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抑制效果,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周龄豚鼠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Ⅰ组)、单纯遮盖组(Ⅱ组)、哌仑西平组(Ⅲ组)与氯化钠组(Ⅳ组);各组右眼为观察眼,左眼为对照眼。6周后检测4组豚鼠双眼屈光度、眼轴长度,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Ⅱ,Ⅳ组观察眼相对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变化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DAT阳性细胞数和DAT蛋白表达Ⅱ,Ⅳ组明显低于Ⅰ,Ⅲ组(P<0.05),Ⅰ组与Ⅲ组,Ⅱ组与Ⅳ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仑西平能抑制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展,阻止近视视网膜DAT表达水平下降,推测哌仑西平可能通过影响视网膜多巴胺系统而抑制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高糖环境对人角膜上皮细胞损伤修复的影响,初步探讨Cyclin D1蛋白在高糖培养的角膜上皮细胞创伤愈合中表达的意义。

方法: 模拟糖尿病角膜病变的高糖微环境,人角膜上皮细胞经复苏、培养传代后,分别设置等体积蒸馏水的DMEM完全培养基的正常对照组和含25mmol/L葡萄糖的DMEM完全培养基高糖处理组的两组细胞,细胞长满后进行划伤刺激,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比较各组细胞生长状况及其变化,于不同时间点(0、12、24、48和72h)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分析高糖培养的角膜上皮细胞中Cyclin D1蛋白的表达,qRT-PCR检测Cyclin D1 mRNA水平相对表达情况。

结果: 体外高糖处理条件下,人角膜上皮细胞划伤后修复速度减慢,漂浮细胞增多,细胞重新贴壁少,细胞间距增加,随着高糖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状态变差,生长速度慢; 正常组细胞损伤修复较快, 细胞密度增大,且形态规则,细胞膜光滑。Western blot 检测划伤刺激上调Cyclin D1的表达,但随着时间延长上调作用呈逐渐减弱,两组Cyclin D1最高表达量均出现在12h。高糖处理组Cyclin D1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qRT-PCR结果显示:高糖处理后,Cyclin D1 mRNA表达呈上调趋势,但随着高糖处理时间延长,上调作用减弱,且在48h处mRNA水平恢复至与对照组同一水平。

结论: 在角膜上皮细胞创伤愈合过程中,高糖呈负性调节,抑制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且与角膜上皮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及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