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833篇
  免费   6003篇
  国内免费   3808篇
耳鼻咽喉   893篇
儿科学   985篇
妇产科学   690篇
基础医学   5026篇
口腔科学   1530篇
临床医学   16890篇
内科学   10203篇
皮肤病学   1531篇
神经病学   2672篇
特种医学   49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4篇
外科学   8599篇
综合类   35953篇
预防医学   12745篇
眼科学   1311篇
药学   13460篇
  94篇
中国医学   14651篇
肿瘤学   3253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654篇
  2022年   1645篇
  2021年   1734篇
  2020年   2290篇
  2019年   2337篇
  2018年   2299篇
  2017年   1370篇
  2016年   1726篇
  2015年   1942篇
  2014年   6309篇
  2013年   4735篇
  2012年   5346篇
  2011年   6014篇
  2010年   5573篇
  2009年   5695篇
  2008年   5490篇
  2007年   5842篇
  2006年   5917篇
  2005年   6083篇
  2004年   5316篇
  2003年   4856篇
  2002年   4189篇
  2001年   4078篇
  2000年   4428篇
  1999年   4268篇
  1998年   3881篇
  1997年   4013篇
  1996年   4048篇
  1995年   3540篇
  1994年   3188篇
  1993年   2378篇
  1992年   2304篇
  1991年   1994篇
  1990年   1671篇
  1989年   1523篇
  1988年   892篇
  1987年   753篇
  1986年   682篇
  1985年   617篇
  1984年   543篇
  1983年   445篇
  1982年   454篇
  1981年   353篇
  1980年   238篇
  1979年   177篇
  1978年   117篇
  1977年   63篇
  1965年   71篇
  1964年   6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隙连接蛋白(Cx)在保证细胞间物质信息传递及维持皮肤屏障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基因突变,甚至表达水平异常均会引起多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编码人类Cx家族的21个基因中,与Cx基因突变相关的临床伴随疾病至少有14种。其中,Cx43分布最广,不仅在大多数器官组织中均有报道,也是伤口愈合、皮肤角质化,以及皮肤肿瘤发展等重要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关键调控节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Cx43基因(GJA1)在皮肤屏障中的作用、GJA1基因突变相关皮肤疾病及其潜在致病机制这几个快速发展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以期为Cx43临床伴发疾病防治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反刍性沉思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研究者采用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C-ERR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患者刍性沉思与自我效能感情况,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反刍性沉思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7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平均为(27.36±3.21)分;反刍性沉思总评分平均为(25.90±2.62)分;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侵入性反刍性沉思、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可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反刍性沉思可预测患者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3.
4.
5.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 (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ived receptors, PPARs) 是核受体超 家族成员, 包括 PPARα、 PPARδ 和 PPARγ 3 种亚型, 他们在不同组织中表达, 其中 PPARγ 在脂肪组织、 心脏、 肠道和免疫细胞中存在, 在脂肪合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PPARγ 具有抗氧化作用, 通过调控 Nrf2 信号通路、 内皮型 NOS (eNOS) 和诱导型 NOS (iNOS) 表达以及其他相关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辐射诱导 的氧化应激是引起细胞水平和全身水平损伤的主要因素, 由于 PPARγ 具有抗氧化应激的能力, 有望成为辐 射防护和辐射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不同模式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 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结直肠外科连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30例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预防下肢DVT。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手术全程采用对应的IPC模式预防下肢DVT。试验组Ⅰ采用IPC双足模式,足底气囊加压130 mmHg(1 mmHg=0.133 kPa),持续6 s,放松12 s。试验组Ⅱ采用IPC双小腿模式,气囊于小腿序贯加压80 mmHg,持续12 s,放松24 s。试验组Ⅲ采用IPC双小腿+大腿模式,气囊分别从足踝、小腿、大腿部位序贯加压80、70、60 mmHg,持续24 s,放松24 s。比较4组麻醉诱导前和拔管后双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血栓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麻醉诱导前和拔管后,双侧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的血流速度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径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P=0.04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Ⅲ:麻醉诱导前和拔管后,双侧股总静脉血流速度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静脉管径变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下肢DVT发生率无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0)。4组术后第7天血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25)。结论 术中IPC足模式和IPC小腿模式均能改善下肢血流动力学,预防腹腔镜直肠癌患者术后第1天血栓发生,且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7.
8.
吴瑞吉  马一鸣  王昌兴 《浙江医学》2022,44(18):2003-2008
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MMPRTs)会影响半月板的环箍效应,在轴向应力作用下半月板受到挤压向外突出,膝关节内负荷传递也因此受到影响,导致关节软骨磨损、内侧间室狭窄、下肢力线改变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表现。MMPRTs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内侧半月板部分切除术以及内侧半月板后根修补术。在延缓KOA进展方面,半月板后根修补术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及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半月板后根修补术后持续存在内侧半月板外突(MME),不利于延缓KOA进展。本文就MMPRT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案以及MME的干预方式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轻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COVID-19轻重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前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收治的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表达阴性的COVID-19患者40例,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组,比较两组外周血中H-FABP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COVID-19患者共40例,其中轻型组20例,重型组20例,与轻型组相比,重型组年龄更大[(41.9±10.5) vs (58.2±16.3)岁],且合并糖尿病比例更高(P均<0.05)。通过比较两组血清H-FABP表达水平发现,重型组H-FABP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3.97±1.80) vs (6.88±3.90) μg/L,P<0.05]。结论 在hs-cTnT表达阴性的COVID-19患者中,血清H-FABP表达水平与COVID-19疾病严重程度相关,H-FABP可能作为一个更加敏感且独立的心肌损伤因子用于COVID-19疾病分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AMP)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血清疼痛因子、一氧化氮(NO)、透明质酸(HA)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治疗组行AM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NO、H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记录两组治疗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GE2、5-HT、NO、H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3、4周,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P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疗效良好,可减少疼痛因子生成,控制NO、HA水平,提高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