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1.
目的: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目前主要产区主流栽培品种金银花中5种重金属元素铅(Pb)、汞(Hg)、镉(Cd)、砷(As)、铜(Cu)的含量,为金银花安全性评价及采购产地的选取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山东大毛花、鸡爪花和四季花,河北巨花一号和河南豫封一号不同茬次26批金银花样品,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MS技术测定金银花样品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批金银花样品中Pb、Cd、As、Hg、Cu质量分数分别为0.176~4.059、0.037~0.238、0.076~0.471、0.003~0.068、6.154~10.192 mg·kg-1。山东产金银花Cu含量最低,河南产金银花Pb含量最低而Cu含量最高。河南产4个茬次的金银花样品中,头茬花Pb含量最高而Cu含量最低,Cd、As和Hg的含量4个茬次相似。结论:山东、河南和河北产金银花的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和《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的标准,尤其是Hg、As和Cu的含量均远低于限量标准,测定数据为市场主要产区金银花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使用鲜药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引进及使用鲜药提供学术参考,也为吴门医派鲜药研究提供方法学借鉴。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录入使用鲜药的医案处方,对药物的使用频数、性味、归经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进行病证与药物的关联分析。结果 医案中使用鲜药的病证共79类,以温热病、疫病为主,使用鲜药品种75种,使用频次718次。鲜药性味以甘、寒为主,主入胃、肺经。药物与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如疟证常用生姜、姜汁,吐血用鲜荷叶汁等。鲜药联用以姜汁-竹沥、甜梨汁-甘蔗浆较多。结论 《临证指南医案》记载鲜药多为地产清轻之品,清热养阴生津之效更胜,在温病治疗中占重要地位,高频常用药物及药对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半夏曲功效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历代众多半夏曲的处方及炮制方法与功效、临床应用的关系。方法查阅古籍与现代文献,对比半夏曲的处方差异及不同炮制方法与其功效的关系。结果半夏制曲后可以减毒增效,且具有曲类共有的消食化积功效;半夏曲的功效与组方药物有很大关系;不同半夏炮制品的使用并不改变半夏曲的功效。结论半夏曲的功效与处方药物有很大关系,但发酵的确切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汤剂煎煮工艺中加水量参数为主要论述对象,通过对《伤寒论》中一方一工艺与现阶段汤剂煎煮主体多元化和加水量计算方式多样化的现状进行比较,及对当前有关加水量参数的研究和论述的文献的归纳和总结,发现当前对于汤剂加水量参数研究的程度仍旧不够深入和系统。而按照近期"标准汤剂"等相关研究的要求,煎煮工艺条件需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提取质量的一致性,对于处方用药各异的医院代煎汤剂而言,加水量参数的选择应当综合考虑到不同饮片吸水系数及药效成分特性的差异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在保证药效成分提取程度和效率的基础上,对不同处方的加水量参数仍需进行深入系统的分类及细化计算方法,以满足临床用药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以传统中药饮片斗谱编排规律为指导,结合我院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实践和存在问题分析,总结了小包装中药饮片斗谱的合理性排列的意见,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小包装中药饮片斗谱编排方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炮制对决明子中主要活性成分游离蒽醌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决明子中6种游离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分别为橙黄决明素,大黄酸,决明蒽醌,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并比较其炮制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炮制后6种游离蒽醌变化情况为,橙黄决明素和大黄酸的含量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决明蒽醌的含量升高了25%,大黄素的含量升高了21%,大黄酚的含量降低了15%,大黄素甲醚的含量降低了21%。结论:炮制对决明子中主要活性成分游离蒽醌类成分的含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有些游离蒽醌含量保持不变,有些游离蒽醌含量会有显著升高,有些游离蒽醌含量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