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microRNA-1(miRNA-1)和microRNA-133(miRNA-133)对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miPSCs)向心肌分化的影响。方法 RT-PCR分析miPSC分化过程中microRNA-1和microRNA-133的表达变化;microRNA-1和micro-133反义寡核苷酸转染miPSCs,增强miRNA-1和miRNA-133表达;并按照转染分子的不同,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添加miRNA-U6)、miRNA-1组、miRNA-133组和miRNA-1+miRNA-133组。RT-PCR、q-PCR和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miRNA转染并诱导miPSCs分化后,各组细胞内miRNA-1和miRNA-133的表达变化以及心肌细胞相关特异性基因和蛋白的变化。结果 miPSCs心肌分化过程中miRNA-1,miRNA-133的表达具有差异性,均在后期有显著增高(P<0.01);在分化过程中单独过表达miRNA-1 和miRNA-133对心肌的分化并未有促进作用,但共表达miRNA-1 和miRNA-133后,却显著增加心肌细胞的搏动数量和心肌基因的表达,并且促进了心肌细胞成熟。结论 miRNA-1和miRNA-133通过协同作用促进miPSCs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显著提高 miPSC 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效率。  相似文献   
2.
胆固醇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为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所证实,而廿油二三酯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却颇具争议.2010年5月发表在《柳叶刀》(Lancet)杂志的一项大规模协同分析研究表明:甘油三酯渊控基因载脂蛋门A5(APOA5)-113IT〉C多态性与甘油三酯浓度、冠心病风险显著相关;甘油三酯介导途径与冠心病问存在凶果联系.然而,该研究采川的盂德尔随机化方法受到了遗传关联研究的限制.不足以全面真实地反映甘油三酯与冠心病的闭果联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认为甘油三酯与冠心病问的因果联系有待于进一步验汪.外得到了作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碘甲腺原氨酸(thyroxine,T3)在诱导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miPSC)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非基因的机制作用。方法 培养Oct4-GFP+ miPS细胞,利用悬滴培养形成拟胚体(embryoid body,EB)的方法诱导miPSC向心肌细胞分化,在诱导过程中分别添加甲状腺素T3和甲状腺素类似物三碘甲腺乙酸(triiodothyroacetic acid,Triac)。实验共分对照组、T3处理组、T3+Triac处理组。分别在诱导分化第4、6和12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分化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分化第12天心肌细胞特异性结构蛋白α-actinin及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T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TnT和p-JNK/JNK的表达情况。结果 诱导分化第4、6和12天,T3处理组跳动EB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和T3+Triac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T3处理组的α-actinin和cTnT表达量较对照组和T3+Triac组明显增强(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T3显著提高cTnT的表达量(P<0.05);细胞内信号分子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和T3+Triac组(P<0.05)。结论 甲状腺素通过的非基因机制促进miPS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这种作用机制可能跟JN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转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与外援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救治的影响。方法收集经外援PCI方式(输送医生)救治的AMI患者50名以及经转运PCI方式(转运患者)救治的AMI患者50名的资料。比较两种救治方式对于决定介入至导管室(determine intervention to catheter room,DI-to-C)时间、决定介入至球囊扩张(determine intervention to balloon dilation,DI-to-B)时间、完全血运重建率、急性期住院病死率及随访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总的转运路程为35~100 km,车程约40~90 min。外援PCI组DI-to-C、DI-to-B时间与转运PCI组无显著差别,但外援PCI组的完全血运重建率、急性期住院并发症率好于转运PCI组(P0.05),两组的随访6个月的MACE发生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跟目前成熟的转运PCI相比,外援PCI无法缩短DI-to-C、DI-to-B时间,但在提高血运重建率、降低急性期住院并发症、改善预后方面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肾动脉射频消融(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SD)对远期高血压以及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建立压力负荷性高血压兔模型,建模2个月进行RSD,术后2个月测定血压、左室质量指数(LVMI)、心肌胶原容积分数,以及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变化。结果 RSD 2个月后,高血压+射频组的血压低于高血压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高血压组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LVMI明显增加(P<0.05),与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射频组上述数值明显下降(P<0.05)。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在高血压组是升高的,经消融后也得以降低(P<0.05)。高血压组NE、AngⅡ、Ald和AVP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RSD后NE、AVP较高血压组明显下降(P<0.05),但Ald、AngⅡ无显著差异。结论 RSD可以降低压力负荷导致的血压升高,降低了心脏的肥厚程度和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人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J‐M HCs)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采用80只雄性SD大鼠通过异丙肾上腺素多点皮下注射,剂量为200 mg/kg ,隔24 h注射1次共2次。待大鼠存活1周建立模型后各取12只随机均衡分入WJ‐M HCs移植组、普通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12只健康大鼠,3组再分为移植前和移植后4周两个亚组。WJ‐M HCs移植组于心肌梗死后1周移植以DAPI标记的WJ‐M HCs ,空白对照组及普通对照组不做处理正常饲养。分别于移植前和移植后4周检测大鼠心脏组织中 TNF‐α水平,移植后4周WJ‐M HCs细胞在大鼠心脏中的情况,大鼠TNF‐α和NT‐proBNP的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移植后WJ‐M HCs移植组较移植前LVEF明显提高(P<0.05),较移植前及普通对照组血清 TNF‐α及NT‐proBNP明显降低(P<0.05);移植后WJ‐MHCs移植组较普通对照组心脏组织中TNF‐α表达明显减少;WJ‐M HCs移植组病死率(16.67%)较普通对照组病死率(33.33%)明显降低;免疫荧光显示移植后4周仍可检测到移植的WJ‐M HCs。结论移植人WJ‐M HCs可明显降低心梗后心衰大鼠心脏组织及循环中的TNF‐α,降低循环中的NT‐proBNP ,提高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骨桥蛋白表达升高的影响。方法:分离并传代培养SD大鼠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使用不同浓度(0、25、50、100μmol/L)的非诺贝特预处理1h后,加入An-gⅡ作用24h。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骨桥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非诺贝特显著抑制AngII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骨桥蛋白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非诺贝特对心脏成纤维细胞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在心血管系统发挥抗纤维化和抗炎作用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探索并建立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收集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实施前后各40例行急诊PCI的病人,分为急救护理流程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接受常规治疗但护理方式不一样.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急救护理时间、门-导管室(D-to-C)时间、门-球囊扩张(D-to-B)时间的差异.结果 实行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后,首份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及静脉通路时间分别为(8.3±1.7)、(10.8±2.3)、(3.5±1.1) min,显著短于常规护理时间(P<0.05);同时,D-to-C时间、D-to-B时间分别为(11.9±3.5)、(40.4±19.7) min,均优于常规护理(P<0.05).D-to-B时间<90 min例数为33例(82.5%),常规护理组为25例(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可以提高护理效率,缩短急诊PCI救治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解放军第422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药物治疗情况,并分析原因。方法收集2013年5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在我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52例冠心病患者的病史资料,出院后通过门诊、微信或电话随访方式,调查和分析术后1年期间二级预防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最终研究分析了402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抵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 receptor blockers,ARB)、β受体阻断药和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比例分别为99.0%(398/402)、99.8%(401/402)、75.9%(305/402)、73.4%(295/402)和95.8%(385/402)。出院后随访,术后3个月、半年及1年时候,阿司匹林的使用比例为90.0%(362/402)、83.1%(334/402)和67.9%(273/402);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的使用比例为82.1%(330/402)、57.2%(230/402)和12.2%(49/402);ACEI/ARB的使用比例为59.0%(237/402)、47.0%(189/402)和33.4%(135/402);β受体阻断药使用比例为62.4%(251/402)、49.8%(200/402)和40.8%(164/402);他汀类药物使用比例为83.1%(334/402)、71.2%(289/402)和61.9%(249/402)。结论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住院期间二级预防的药物治疗中抗血小板、调脂治疗比较充分,ACEI/ARB、β受体阻断药使用率还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总体说来,出院后各类药物服用率随时间逐渐降低。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ACEI/ARB、β受体阻断药的使用率,同时更要加强术后随访和健康教育,提高冠心病患者院外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