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增生病(MGH)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目前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多根据激素紊乱理论, 运用相应抗激素类药物治疗,但效果往往不明确、难巩固,更有可能造成人体内激素的失衡。 而针刺治疗MGH有着绿色、经济、安全等明显的优势,相关文献报告较多,临床效果明确。 近年来随着NEI网络系统(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推出和全面运用,有越来越多的医家认为NEI网络系统和祖国针灸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通过对针刺治疗疾病与NEI网络调控关系的相关文献分析,探讨针刺基于NEI网络治疗乳腺增生的机制有望取得进一步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以常规治疗+介入治疗,观察组(43例)实施常规治疗+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介入治疗术后即刻观察组的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30d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的出血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血流分级,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脾系主要包括脾及与其直接相关联的脏腑、官窍、经络等。通过收集大量脾系临床病案,在参考中医古籍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脾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系统地阐述、规范了脾系病位、病性特征症, 总结了临床上常见脾系基础证与复合证,为脾系疾病证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Hp感染与胃癌患者TNM分期及肿瘤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诊治的7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组,患者均行病理组织切片存档;另选取45例相应癌旁组织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阀进行检测,观察胃癌患者的Hp相对感染量及感染情况;分析Hp感染与胃癌患者TNM分期及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结果]PCR检测显示,研究组中Hp相对感染量在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及淋巴结转移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浸润深度、TNM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8例胃癌患者中Hp阳性54例(69.23%),阴性24例(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77,P<0.05)。Hp感染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及淋巴转移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浸润深度、TNM分期与Hp关系显著(B=-3.271、-2.979,P<0.05)。[结论]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参与了胃癌的浸润深度、转移以及临床分期;临床可以将Hp感染作为评估胃癌进展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梅毒患者的眼底病变构成特点。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2-2019年北京佑安医院AIDS患者395例。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梅毒分为AIDS组和AIDS合并梅毒组。患者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眼压、散瞳眼底检查及彩色眼底照相等眼科检查,并行艾滋病、梅毒相关全身检查。主要指标 BCVA、眼前节反应、眼底病变情况、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状态、CD4+T细胞计数、血HIV-RNA载量以及血CMV-DNA。结果 AIDS组患者266例,眼底异常者163例(61.3%),其中男性149例(91.4%),HIV相关视网膜微血管病变66例(40.5%),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94例(57.7%),血CD4+T细胞计数中位数27个/μl; AIDS合并梅毒组患者129例,眼底异常者93例(72.1%),与AID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其中男性92例(P=0.014),HIV相关视网膜微血管病变40例(31.0%),梅毒相关眼底改变26例(20.2%),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25例(19.4%),眼前节阳性反应者23例 (P=0.010),63例(67.7%)患者眼底病变位置为中央型(P=0.040),血CD4+T细胞计数中位数33.5个/μl(P=0.007),均明显高于AIDS组。结论 AIDS合并梅毒患者眼底病变患病率高于单纯AIDS组患者,且血CD4+T细胞计数更高。  相似文献   
6.
围术期中老年心肌缺血患者HRV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围术期中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 )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 15 0例中老年择期手术患者 ,以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围术期心率变异性 (HRV)及心肌缺血的变化。于术前一日内监测至少 12h ,术后监测 48h。根据围术期是否发生心肌缺血分为缺血组 (A组 )和非缺血组 (B组 )。结果 :共有 3 7人发生心肌缺血 (A组 ) ,其中术前有 7例发生 ,术后有 3 4例发生 ;另 113人未发生心肌缺血 (B组 )。A组术前HF(高频功率 )、LF(低频功率 )、LF/HF(低频与高频比值 )低于B组 (P <0 0 5 ) ;两组术后HRV均显著降低 (P <0 0 5或 0 0 1) ,A组TP(总功率 )、HF、LF、VLF(极低频功率 )、LF/HF在术后 2d内均显著低于B组 (P <0 0 5或 0 0 1)。结论 :心肌缺血主要发生于术后 ;术前HF、LF、LF/HF异常降低对心肌缺血尤其是术后心肌缺血可能具有比较重要的预测价值 ;术后自主神经功能严重降低、交感 /迷走张力严重失衡且恢复较慢 ,可能是术后心肌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乌司他丁对肠源性脓毒症大鼠D-二聚体和蛋白C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肠源性脓毒症大鼠D-二聚体(DD)、蛋白C(PS)系统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组,n=36)、脓毒症组(SEP组,n=30)、UTI3h给药组(UTI3h组。n=30)和12h给药组(UTI12h组,n=18)。利用经典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肠源性脓毒症大鼠模型,分别于正常对照组及制模后6、12、24、48及72h组心脏取血测定DD、PC和蛋白S(PS)。结果:与SH组相比,SEP组大鼠DD在造模后逐渐升高,PC、PS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SEP组相比,UTI3h,UTI12h组大鼠的DD降低,PC含量下降趋势减弱,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UTI能有效改善脓毒症期间的抗凝抑制和继发性纤溶亢进。  相似文献   
8.
腔内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腔内碎石结合前列腺电气化术(TUEV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并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对51例BPH并膀胱结石患者,经尿道先行膀胱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或大力碎石钳机械碎石,再行TUEVP,术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治疗成功。术中无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排尿通畅。结论:腔内技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高效,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患者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拟行择期手术的中老年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各 2 0例 ,以动态心电图监测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变化。于术前 1日内监测至少 12h ,术后监测 48h。结果 :围术期共发生心肌缺血 67人次 ,绝大部分发生于术后 ;术前糖尿病组心肌缺血时间及缺血曲线下面积比非糖尿病组高 (P <0 0 5 ) ;术后第一、二天 ,两组患者缺血次数、缺血时间、缺血曲线下面积以及糖尿病组的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5或 0 0 1) ,其中 ,糖尿病组心肌缺血各指标又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 (P <0 0 5或 0 0 1)。结论 :糖尿病患者术前心肌缺血比非糖尿病患者重 ;术后两组心肌缺血明显重于术前 ,其中 ,糖尿病患者术后心肌缺血加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年龄对围术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年龄对围术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15 0例择期手术患者 ,以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围术期心率变异性 (HRV)的变化。于术前 1d内监测至少 12h ,术后监测 48h。患者按年龄分为 5组 :A组 :<5 5岁 ,2 3例 ;B组 :5 5~ 64岁 ,2 2例 ;C组 :65~ 69岁 ,41例 ;D组 :70~ 74岁 ,3 6例 ;E组 :≥ 75岁 ,2 8例。结果 :术前TP、LF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下降趋势 ,B、C、D、E组TP、LF显著低于A组 ,E组HF、D组LF/HF低于A组 ;术后 1d各组HRV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 ,B、D、E组TP和B、C、E组HF显著低于A组 ,D、E组LF/HF低于A组 ;术后 2d ,各组HF ,D、E组TP、LF进一步降低 ,D、E组TP、LF/HF显著低于A组。结论 :围术期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表现为 :( 1)年龄愈大 ,术前自主神经功能愈低下 ;( 2 )术后高龄患者迷走神经功能降低幅度相对较大 ,迷走 /交感张力失衡相对更为严重且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