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47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的脑卒中康复指南均推荐脑卒中后应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但是尽早康复的时机、强度以及包含的项目尚不明确。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病情稳定后48 h内应召开初次康复评价会,根据患者整体评估和功能障碍评估的结果制定个体化、全面的康复方案和康复目标,并初步判断脑卒中的康复预后。脑卒中患者早期宜进行运动康复、吞咽功能康复及言语功能康复。如康复对象为重症脑卒中患者、大于75岁的老年卒中患者和儿童卒中患者,更需注重个体化的评估及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多中心临床应用对比分析8排及16排移动CT的成像质量及性能特点、检查耗时、人工成本及辐射剂量值等。 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自2010年8月至2020年7月应用8排移动CT行头部扫描90 059例次,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联合多家医院自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应用16排移动CT行头部扫描10 969例次,分别采集患者头部扫描成像、检查时间、人工成本(人员累计耗时),以及辐射剂量值: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另外随机选择同期60例次64排大型CT检测值作为对比。 结果(1)成像分析:8排移动CT头部扫描90 059例次,其中急诊室82 843例次(91.99%)、ICU 7090例次(7.87%)、手术室126例次(0.14%)。16排移动CT头部扫描10 959例次,其中急诊室8601例次(78.41%)、ICU 879例次(8.01%)、手术室31例次(0.28%)、车/船/机载头部扫描1458例次(13.29%)。2组成像质量基本相同,与8排移动CT组相比较,16排移动CT安装有精密导轨控制扫描和减振器,扫描速度快,运动伪影少,具有平扫+增强、脑血管造影(CTA)和脑灌注成像(CTP)等多种成像功能。(2)扫描时间与辐射剂量:16排、8排移动CT及64排大型CT的扫描时间、人工成本、辐射剂量(CTDIvol、DLP、E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6排移动CT成像质量优良,扫描速度快耗时少、人工成本低、辐射剂量低,具有平扫、增强及CTA、CTP多种成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亚急性期康复过程中不同半球间皮质结构可塑性机制差异。  相似文献   
4.
镜像运动作为一种异常运动现象,可见于脑卒中及帕金森氏病,它的存在对于康复预后有何种影响尚有争论。近年来已有人利用镜像运动的研究成果对卒中后患者进行双侧运动训练并已取得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5.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步态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恢复作用。方法:51例脑卒中患者分入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运动疗法(PT),实验组加BWSTT。共6周,5次/周,1单元/天,30min/单元。训练前后各行1次评价。结果:训练后实验组FAC评分、FMA下肢评分、步速、步长均明显提高(P<0.05),患侧单肢支撑期明显延长,双侧支撑期明显缩短(P<0.01),而对照组仅FMA下肢评分明显提高(P<0.001)。两组间对比,仅FMA下肢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均为实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BWSTT可提高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步速、步长,增加患侧单肢支撑期,减少双侧支撑期,改善步态对称性。  相似文献   
6.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康复训练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康复训练效果@何静杰$北京博爱医院偏瘫治疗科!北京丰台区角门北路100077 @张通$北京博爱医院偏瘫治疗科!北京丰台区角门北路100077 @徐建民$北京博爱医院偏瘫治疗科!北京丰台区角门北路100077 @张玉梅$秦皇岛市北戴河人民医院康复科!北戴河联峰路200号066100~~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成像动态测量脊髓圆锥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以往对成人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的研究多限于尸体解剖且年代久远,因此有必要通过磁共振成像对国内人群的脊髓圆锥位置进行活体动态系列观察。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观察无脊柱脊髓畸形的脊髓圆锥位置的变化。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对象:选择1993-10/2006-12青岛市市立医院放射科磁共振室收治的1199例因下腰痛进行腰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男765例,女434例,年龄5~85岁,平均(46±14)岁。其中椎体转移性肿瘤或脊柱创伤276例,排除脊柱侧弯或先天性脊柱脊髓疾病患者。另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到院健康体检者,男女各15名,年龄19~52岁,平均(32±8)岁。所有受试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Signa1.5T磁共振成像机对1199例患者行腰椎磁共振扫描,自旋回波T1加权、正中矢状位像上观测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根据其与相应椎体的上、中、下1/3及椎间盘的对应关系定位。另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腰椎中立、过屈、过伸位脊髓圆锥末端的动态观察。主要观察指标:下腰痛患者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及健康志愿者不同脊髓体位圆锥末端的动态观察结果。结果:下腰痛患者1199例及30名健康志愿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下腰痛患者脊髓圆锥末端的平均位置为L1的下1/3水平(范围:T12的中1/3~L3的上1/3),圆锥末端的位置呈正态分布,女性圆锥位置低于男性(t=18.127,P<0.01),各年龄段无差别(F=0.530,P>0.05)。②当脊椎过伸或过屈位时,圆锥位置相对于椎体后缘上下关系无变化,但过屈时略接近椎体后缘,过伸时略远离椎体后缘。结论:本组人群中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位于T12的中1/3~L3的上1/3,女性圆锥位置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8.
震颤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震颤是某一个或多个功能区肌肉的节律性、不自主颤动 ,是运动神经元异常同步化的结果。它可以是生理性的 ,也可以是病理性的。近年来 ,国外学者就震颤的发生机制做了大量研究。虽然产生震颤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但对各型震颤可能的产生机制已有所了解。1临床分型现行的分类系统主要有两种[1] ,一种是依据震颤肢体活动状态的行为学分类 ,另一种是根据基础疾病的病因学分类 ,两种分类方法各有利弊 ,常同时应用。但后者不仅分类系统 ,且利于临床使用 ,更被国外学者所接受。病因学分类将震颤分为两大类 :生理性震颤和病理性震颤。临床上又依…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4岁,主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14年,加重2年,智力下降2年”入院。查体:神清语利,查体合作,内科查体未见异常,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减退。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深浅感觉正常;双侧小鱼际肌略平;双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对称活跃;双侧Hoff mann征( ),掌颌反射( );双上肢共济运动正常;双下肢近端肌力Ⅲ级,足背屈、跖屈肌力0 级,肌张力增高,针刺觉正常,音叉振动觉、关节位置觉基本正常,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对称亢进,膑阵挛( );双侧Babinski征( ),Chaddock征( );双小腿胫部皮肤较干燥,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长期夜班轮班的年轻女性护士发生昼夜节律紊乱以及脑功能连接(FC)改变 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设计,共纳入 9 名女性夜班护士和 9 名年龄匹 配的女性白班护士为研究对象,完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 Epworth 嗜睡量表(ESS)调查。采集 24 h 内 5 个时间点(2:00、6:00、10:00、16:00 和 22:00)的血清褪黑素和皮质醇水平,并行全脑静息态 fMRI 扫描,将下丘脑作为种子区进行脑 FC 分析。采用 Spearman 相关分析两组护士脑 FC 与血清皮质醇、 褪黑素水平的相关性,以及年龄、PSQI 评分、ESS 评分与护士夜班工作年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夜 班护士的 PSQI 和 ESS 评分高于白班护士[(8.44±3.90)分 vs(3.11±1.90)分、8.0(6.0,11.0)分 vs 5.0(2.0, 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夜班护士血清褪黑素水平低于白班护士[(135.18±20.84)pg/ml vs(185.83±25.9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653,P< 0.01),且节律曲线紊乱。夜班护士血清 皮质醇水平高于白班护士[(7.64±0.60)nmol/L vs(6.84±0.75)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1.081, P< 0.01)。夜班护士下丘脑至右侧扣带回、右侧壳核和小脑蚓部间的脑 FC 强于白班护士,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05);且夜班护士下丘脑至小脑蚓部的 FC 增强与 ESS 评分呈正相关(r=0.501,P=0.034)。 结论 护士长期值夜班轮班可出现睡眠质量下降、夜间褪黑素水平下降及皮质醇节律紊乱,同时伴有 静息态脑 FC 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