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15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177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尼可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CHD)患者血管内皮(VE)功能及血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CHD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58)和尼可地尔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尼可地尔治疗)。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内皮功能、炎性因子、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尼可地尔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内径[D1,(3.83±0.37) mm比(4.01±0.39) mm]、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14.33±1.42)%比(19.35±1.95)%],血清一氧化氮[NO,(70.72±7.82)μmol/L比(86.15±8.52)μmol/L]、白介素10[IL-10,(392.86±40.19) ng/ml比(472.75±48.62) ng/ml]水平显著升高,血清内皮素1[ET-1,(70.29±7.39) ng/L比(59.62±6.02) ng/L]、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195.68±20.48)μg/L比(146.72±15.07)μg/L]、心肌肌钙蛋白I[cTnI,(0.471±0.071) ng/ml比(0.222±0.052) 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7.62±3.72) U/L比(14.79±1.52) U/L]、血小板平均体积[MPV,(10.26±1.06) fl比(9.75±0.95) f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5.36±0.63) mg/L比(3.08±0.27) mg/L]水平以及支架再狭窄率(20.69%比1.67%)、MACE总发生率(67.24%比10.00%)显著降低(P=0.001)。结论:尼可地尔可改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内皮功能,降低炎性反应,保护心肌细胞,预后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建立一种以助理全科医师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患者家庭对冠心病出院患者进行连续性管理,适合现阶段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条件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新模式。 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北京市延庆区医院确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纳入“社区与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并随访12个月,回顾前1年(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北京市延庆区医院确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效果为对照组,就2组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循证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家属对患者服药种类及次数进行记录)、冠心病危险因素(每3个月测量1次血压、血糖、血脂、体重及戒烟率)的控制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经“社区与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患者,对冠心病知识掌握率为74%(对照组为38%)、服药依从性为88%(对照组为46%)均明显提高(均P<0.05);吸烟、控制体重等不良生活方式改善不明显(P>0.05),低密度脂蛋白、血压、血糖等指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均P<0.05),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社区与家庭一体化管理”冠心病二级预防模式保障了对出院患者的连续性管理,明显提升冠心病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识,有效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提高循症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通过表面扩散累及子宫内膜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通过表面扩散累及子宫内膜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眼观:子宫颈见隆起型肿物,子宫内膜局部见一菜花样肿物,余内膜均粗糙。镜检:子宫颈浸润性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沿表面扩散至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伴肉瘤样化生及子宫腺肌症。免疫表型:子宫颈肿物:p16、CK8/18、CK19和PTEN均(+),CD138表面癌细胞及原位癌细胞着色强,深部癌细胞着色弱或阴性。子宫内膜肿物:p16、CK19和PTEN均(+),CK8/18(局灶+),CD138表面癌细胞及原位癌细胞着色强,深部癌细胞着色弱或阴性。子宫内膜鳞状细胞癌:CKpan、CK17和p63均(+),EMA(部分+),p53(散在+),CK7、ER和PR均(-),Ki-67增殖指数约70%;子宫内膜肉瘤样化生区:vimentin、CK17、p63均(+),CKpan(部分+),CD10、desmin、SMA、MyoD1和Myogenin均(-)。结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通过表面扩散累及子宫内膜较罕见,其扩散机制可能与基因改变和(或) CD138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5.
双侧上颌骨缺损后,为了修复缺损的软硬组织,并要获得较好的固位和支持作用,修复体一般都有体积较大,重量较沉,固位困难等情况。本病例的特点是:小口畸形,上唇无张力,唇肌及口周肌肉组织明显萎缩,这给赝复体义齿的制作、摘戴都带来很大困难。我们在临床上采用术前制作弹簧腭托支架,术后在弹簧腭托支架上恢复外观形态及咀嚼功能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制作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耐多药结核分枝菌中embB基因突变与乙胺丁醇耐药的相关性. 方法 比例法检测84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乙胺丁醇(EMB)耐药性,基因测序检测embB基因的突变,2检验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84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中有43株(51.2%)对EMB耐药,41株(48.8%)对EMB敏感,57株耐多药菌株(67.9%)的embB基因发生突变.在43株EMB耐药菌株中,embB基因突变的菌株为40株(93.0%),而41株EMB敏感菌株中,embB基因突变的菌株为17株(41.5%),embB基因在耐药菌株中的突变频率远高于敏感菌株(2=25.58,P=0.00).embB306是最常见的突变位点,其在耐药菌株的突变率也高于敏感菌株(2=12.37,P=0.00),embB基因和embB306位点检测EMB耐药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3.0%和65.1%,58.5%和73.2%,76.2%和69.0%. 结论 EMB耐药的产生与embB基因和embB306突变有关,二者用于检测EMB耐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喹诺酮耐药性的反向斑点杂交(reverse dot blot hybridization,RDBH)技术,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针对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序列及常见的突变位点,分别设计1条野生型和7条突变型探针,建立RDBH技术,对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喹诺酮耐药性检测,以比例法药敏试验和DNA测序做对照。结果 应用比例法药敏试验、DNA测序、RDBH三种方法分别检测59株喹诺酮耐药株和51株喹诺酮敏感株,与比例法相比,RDBH试验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49%(41/59)、100%(51/51),符合度为83.63%;而RDBH与DNA测序结果比较,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56%(40/41),98.55%(68/69),符合度达98.18%。结论 RDBH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喹诺酮耐药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度。  相似文献   
8.
对西天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鸟类区系调查,采集到鸟类101种,分属13目31科,并对不同生境鸟类的分布、数量以及动物地理从属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574例结核病病例细菌学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西安市分支杆菌病原菌感染的流行状况,为制定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法,选取陕西省西安市为调查点,于2005年5~8月对其13个区级结防所就诊的所有病人进行调查,每个病人收集三份痰标本。采用痰涂片和痰培养法检测病人痰标本,鉴别培养基培养法鉴定分支杆菌菌种。结果574位病人,涂片阳性113人,阳性率为19.69%,培养阳性病人150人,阳性率26.13%。后者明显高于前者,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360.50,P<0.01),两者联合阳性率为26.83%。从137例病例痰标本中分离到251株分支杆菌菌株,结核分支杆菌、牛分支杆菌、非结核分支杆菌(NTM)和混合感染的比例分别是67.88%、5.84%、11.68%、14.60%。结论细菌培养法可明显提高阳性率;NTM感染流行状况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