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一线及二线治疗失败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21例,应用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顺铂或卡铂化疗,化疗1个周期后即评价不良反应;化疗2个周期后行疗效评价。结果21例患者中20例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例,稳定(SD)12例,进展(PD)7例。客观缓解率(ORR)为5%,疾病控制率(DCR)为6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5个月。培美曲塞血液学及非血液学副反应均较轻,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经对症及支持处理后能恢复。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副反应略重。结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二线或二线以上应用培美曲塞化疗有一定价值,并且副反应轻,老年患者能耐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cetuximab)联合FOLFIRI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K-Ras野生型mCR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17例,一线予以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化疗方案;对照组16例,只采用FOLFIRI方案化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0.6%和31.4%(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8.2%和81.3%(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9例(58.8%)患者出现痤疮样皮疹,较对照组(12.5%)明显增多(P〈0.05);此外包括肝损害、腹泻、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两组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K-Ras野生型mCRC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内质网应激、细胞的修复及凋亡是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而GRP78与pERK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proteins 78,GRP78)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在胃腺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浅表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它们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RT-PCR法检测各25例胃腺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新鲜组织中GRP78、pERK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各60例胃腺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组织中GRP78、pERK蛋白表达,并分析其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RTPCR半定量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GRP78及pERK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1.26±0.18、2.35±0.36)均明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0.89±0.25、1.18±0.25)及浅表性胃炎组织(0.29±0.09、0.68±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RP78及pERK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78.3%、88.3%)亦均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46.6%、43.3%)及浅表性胃炎组织(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GRP78及pERK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有明显相关性。GRP78及pERK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中均呈正相关(基因:r=0.307,P=0.000;蛋白:r=0.368,P=0.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GRP78高表达及pERK高表达与胃癌预后有关(P均<0.05)。浸润全层、低分化、TNM分期晚、有淋巴结转移、GRP78高表达及pERK高表达患者生存时间短。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结果显示:GRP78高表达与GRP78低表达相比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RP78高表达的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短,提示GRP78是负性的预后因子。结论:GRP78和pERK在胃癌中高表达,GRP78和pERK在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检测pERK和GRP78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对胃腺癌的预防、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同时为胃癌治疗寻找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卡培他滨是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方案用药,但在晚期乳腺癌的维持治疗中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一线化疗后处于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或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的62例患者分为2组,卡培他滨治疗组(31例)患者予以单药口服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对照组(31例)患者予以定期随访观察。每2个化疗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卡培他滨治疗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为12(2~24)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8)个月,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组分析中,未绝经组、激素受体阳性组、HER-2阳性组、有内脏转移组、有肺转移组及既往未接受过卡培他滨化疗组的患者中,卡培他滨治疗组患者的TT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卡培他滨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19.4%(6/31),肿瘤控制率(CR+PR+SD)为74.2%(23/31)。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及血液学不良反应,其次为胃肠道不良反应,但均可以耐受。卡培他滨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卡培他滨用于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二线及二线以上方案治疗失败后的晚期乳腺癌28例,采用长春瑞滨25 mg/m2 静脉推注d1、d8;卡培他滨1 000 mg/m2,bid,d1~14,21~28 d/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结果:28例患者均参加疗效评价,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9例,总有效率为46.5%,疾病控制率82.1%,1年生存率85.7%,中位无疾病生存时间为8个月。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Ⅱ~Ⅲ度)和消化道反应(Ⅱ~Ⅲ度)。结论: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多药耐药后的晚期乳腺癌疗效好,耐受性强,可作为二线以上方案治疗失败后晚期乳腺癌的解救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