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肉芽肿(granuloma)是一种渗出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局部增生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其本质是迟发超敏反应所致的炎症,由于在免疫应答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巨噬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因此肉芽肿也可定义为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如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的聚集,伴随或不伴随其他炎症细胞的出现。肺部肉芽肿性病变很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与其抗结核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9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均依据统一标准予以抗结核治疗,治疗过程中给予保肝药物。将患者依据血糖控制情况不同分为有效组(61例)、无效组(29例)。对比两组患者血糖变异性指标、肺结核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初始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者血糖均数、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全天血糖值标准差、空腹血糖变异系数均低于无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者空洞闭合率、病灶吸收率、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5.57%(40/61)、54.10%(33/61)、88.52%(54/61),均高于对照组的41.38%(12/29)、31.03%(9/29)、55.17%(1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其抗结核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方案,最大程度将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平稳水平,进而有利保证抗结核治疗的临床效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关注重视。  相似文献   
4.
唯尔本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尔本注射液为新型卡介苗制剂 (西安安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是一种新型生物免疫调节剂。主要成分为核酸和多醣等 10种免疫活性物质。主要作用为增强非特异性免疫系统 (non specificimmutesystem ,NSIS)功能和调节特异性免疫系统 (specificimmutesystem ,SIS)功能。广泛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肿瘤、风湿病、皮肤病和肾脏病等。具有易吸收、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等特点。经过多年临床应用 ,显示出良好的治疗反应。现将其临床应用现状作以总结。作用机制 :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主要是由SI…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介入性肺脏病学技术在中心气道狭窄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对389例确诊为中心气道狭窄的患者,根据病因和病情轻重不同,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经支气管镜引导进行电刀、激光、氩离子凝固术、冷冻、高压球囊扩张、支架置人、局部注射药物和灌洗清理术.根据狭窄再通和气促评分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中,电刀治疗154例,激光治疗18例,冷冻治疗76例,APC治疗69例,高压球囊扩张35例,支架置人21例,局部多点注射药物16例.患者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完全有效152例(39.1%),部分有效138例(35.5%),轻度有效67例(17.2%),总有效率为91.8%;无效32例(8.2%),其中死亡17例(4.4%).389例患者术后气促评分(0.7±0.4)较术前(1.8±0.5)明显降低(F<0.05).结论 对于中央气道狭窄的患者及时选择正确的介入治疗方法,有利于迅速解除气道梗阻,改善呼吸功能.介入性肺脏病学技术较为安全、有效、简便,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难治性中心气道狭窄的综合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5种介入技术联合应用在难治性中心气道狭窄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科收住的138例难治性中心气道狭窄患者,经临床、肺功能评价后,根据狭窄的病因、类型、部位、程度、长度以及狭窄远端肺组织和气道功能的不同,选择高频电力、氩等离子体凝固(APC)、冷冻、支架置入和高压球囊扩张等5种技术中的2种(包括2种)以上方法.138例中高频电刀+APC治疗42例,高频电刀+冷冻+APC治疗54例,高频电刀+冷冻+APC+支架置入治疗29例,冷冻+APC+高压球囊扩张治疗13例.达到理想效果1个月后评价气道开放、近期疗效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138例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100%,气道直径术前为(2.6±1.5)mm,术后为(6.2±1.7)mm;气促评分由术前的(2.4±0.8)减少到术后的(0.7 4±0.6).FEV_1由术前的(1.8±0.6)%上升到术后的(3.1±0.7)%.23例良性病变(包括4例良性肿瘤,15例结核性狭窄和4例其他肉芽肿狭窄)的患者,3个月随访有5例发生再狭窄需要介入治疗,有效率为78.3%(18/23),6个月随访有3例再狭窄需要介入治疗,有效率为86.9%(20/23),12个月随访23例患者均未见明显狭窄.恶性肿瘤狭窄患者未进行远期随访.结论 高频电刀、APC、冷冻、支架置入和高压球囊扩张等5种介入技术联合应用,对难治性中心气道狭窄有较好的效果,该方法并发症少,安令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径向超声(EBUS)联合虚拟导航(VBN)对肺外周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就诊唐都医院呼吸科的肺外周结节病变患者240例(0.8 cm<直径<3 cm),根据引导设备不同,分为径向超声联合虚拟导航组(EBUS+VBN组)、径向超声组(EBUS组)、虚拟导航组(VBN组)和对照组,分别行4组间诊断率的比较及病变不同大小时诊断率的比较,EBUS+ VBN组与EBUS组定位病变时间及操作时间的比较.结果 240例患者中,EBUS+ VBN组诊断率最高(81.67%),4组间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4,P=0.00);EBUS+ VBN组、EBUS组在直径小于或等于2 cm的病灶中诊断率低于直径大于2 cm的病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4、3.40,P=0.15、0.07);EBUS+ VBN组较EBUS组定位病变时间及操作时间均短,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3、0.04).结论 径向超声联合虚拟导航可提高肺外周结节的诊断率,缩短定位病变时间及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8.
多聚胺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效率及细胞毒性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估四种多聚胺阳离子脂质体的转染效率及细胞毒性,筛选高效低毒的阳离子脂质体。方法多聚胺阳离子脂质TC-Chol、DC-Chol与中性磷脂DOPE分别以1:1、3:1摩尔比制备多聚胺阳离子脂质体,转染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的质粒PIRES2-EGFP入Hela细胞、Hep2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转染细胞的报告基因表达,筛选出高效的阳离子脂质体,通过MTT法检测转染细胞毒性,从而筛选相对高效低毒的阳离子脂质体。结果所制备的多聚胺阳离子脂质体在透射电镜下呈圆形、椭圆形囊泡样结构,少数呈管状、不规则状,粒径50-200nm,可将质粒PIRES2-EGFP有效转染入Hela细胞、Hep2细胞,其中多聚胺阳离子脂质TC-Chol与DOPE以3:1摩尔比制备的多聚胺阳离子脂质体是一种相对高效低毒的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效率39.5%~42.1%。结论多聚胺阳离子脂质TC-Chol、DC-Chol与中性磷脂DOPE以一定的摩尔比可制备高效低毒的多聚胺阳离子脂质体,其转染效率和细胞毒性与阳离子脂质的结构和中性磷脂DOPE的比例有关,在基因转染和基因治疗方面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自制多聚胺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效率及细胞毒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瑞琳  金发光  吴道澄  吴红  刘彬  温德升 《医学争鸣》2006,27(16):1459-1461
目的: 评估制备的多聚胺阳离子脂质体转染哺乳动物细胞的转染效率及细胞毒性. 方法: 多聚胺阳离子脂质TC-Chol与中性磷脂DOPE以3: 1摩尔比,制备多聚胺阳离子脂质体,通过转染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的质粒PIRES2-EGFP入HeLa细胞, Hep2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转染细胞的报告基因表达,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分数,并以Lipofectamine2000为对照,评价制备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效率及细胞毒性. 结果: 多聚胺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效率略低于Lipofectamine 2000,但细胞毒性较低,为一种相对高效低毒的阳离子脂质体. 结论: 多聚胺阳离子脂质体为一种相对高效低毒的阳离子脂质体,在基因转染和基因治疗方面具有较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Spot.TB和PPD在预测家庭密切接触者是否患活动性结核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1 274名无症状的密切接触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成员,同时做TSpot.TB和PPD,然后随访4年看是否患结核。结果 T-Spot.TB与以15 mm为界值的PPD相比阳性率更高(32.6%/22.1%),且与暴露时间相关性更好。不管接触者是否有卡介苗接种瘢痕,T-Spot.TB和以5 mm、10 mm、15 mm为界值的PPD,两者一致性相对较差。T-Spot.TB(IRR8.6)和PPD(界值为5 mm、10 mm、15 mm的IRR值分别为3.8、6.1、2.9)均能帮助预测TB。以15 mm为界值的PPD,会漏掉54.8%的活动性结核病例和63.2%的微生物学确诊的病例。如果降低界值为5 mm或10 mm,能提高敏感性,但是却降低了特异性,这样就会导致更多的假阳性病例。结论在卡介苗覆盖率很高的中国,T-Spot.TB比PPD在预测家庭密切接触者是否患结核方面,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