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方法:溶栓后病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高压氧治疗及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脑水肿及脑出血发生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脑水肿及脑出血情况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神经功能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亦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对于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及脑出血有明确疗效,并且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治疗下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情况,为其有效的评价VD患者认知障碍程度提供临床依据,为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20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采取针刺和药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认知状况的改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8.3%,药物组为48.3%,针刺组优于药物组;治疗后病人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缩短(P<0.05),波幅升高(P<0.05)。治疗后针刺组和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优于口服吡拉西坦,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瑞舒他汀钙药物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02~2019-02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则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增用瑞舒他汀钙药物干预.分析通过治疗神经功能缺损改变情况、血清神经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炎性因子以及血清内脂素水平变化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HISS评分以及血清NSE、S100B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e-CRP、IL-10以及内脂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均不明显(均P>0.05).结论:瑞舒他汀钙药物干预可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同时降低血清内脂素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h17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炎症损伤的调控作用。方法手术制备急性脑梗死大鼠(MCAO 24 h,MCAO 72 h)模型,通过评价各组小鼠神经行为学情况进行模型鉴定,符合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者继续进行后续实验。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数量; 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和p-P38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Sham)相比,MCAO 24 h和MCAO 72 h组外周血中的Th17细胞数量显著增加,且呈时间依赖性[(0. 73±0. 17),(10. 83±0. 69),(14. 47±1. 30)]; NF-κB P65和p-P38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但与作用时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1±0),(1. 74±0. 16),(1. 93±0. 2)][(1±0),(1. 29±0. 12),(1. 32±0. 05)]。结论 Th17是参与脑梗死发生后脑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NF-κB P65和p-P38的活化,而引起下游多种免疫细胞的成熟和活化,通过促炎性因子等引起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并导致组织破坏。因此Th17细胞及其效应分子也许可以为急性脑梗死后继发性脑水肿和脑损伤的预防/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偏头痛发作期不同疼痛程度患者血浆hs-CRP及IL-6水平变化及其与偏头痛的关系。方法收集偏头痛发作期患者69例及同时期健康人56例,并将偏头痛发作期患者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VAS)分为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组,收集偏头痛发作患者及健康人的血样,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的含量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的含量,分别比较偏头痛发作组及健康人群组,及偏头痛发作期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组患者血浆hs-CRP及IL-6水平。结果偏头痛发作期重度疼痛组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高于轻度疼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疼痛组与中度疼痛组,中度疼痛组与重度疼痛组组间HS-CRP及IL-6水平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轻度疼痛组与重度疼痛组IL-6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在发作期血清hs-CRP及IL-6含量较健康人群均升高,提示偏头痛患者在发作期存在炎症反应,HSCRP在偏头痛重度疼痛组患者血清中表达明显高于轻度疼痛组患者,提示其与偏头痛发作期疼痛程度存在相关性,为偏头痛患者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抗血小板药物作为治疗脑梗死和预防脑梗死复发的常用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被广泛使用。论述近年来国内外治疗脑梗死过程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脑梗死过程中更好的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对Aβ致伤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的凋亡率及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出生年龄小于24 h的大鼠,取其海马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将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分成4组,正常组不给予任何处理,Aβ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Aβ毒素,Mdivi-1组为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Mdivi-1,Aβ+Mdivi-1组为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Aβ和Mdivi-1。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drp-1的表达。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Aβ组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β组比较,Aβ+Mdivi-1组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Aβ组的drp-1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β+Mdivi-1组较Aβ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ivi-1能抑制Aβ毒素作用,从而减少神经元细胞线粒体的调亡,drp-1表达的减少也能稳固线粒体的分裂。因此,对Aβ和drp-1的定向干预治疗可能会成为治疗AD的关键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治疗下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情况,为其有效的评价VD患者认知障碍程度提供临床依据,为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20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采取针刺和药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认知状况的改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8.3%,药物组为48.3%,针刺组优于药物组;治疗后病人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缩短(P〈0.05),波幅升高(P〈0.05)。治疗后针刺组和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优于口服吡拉西坦,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研究循证医学与文献检索的关系,寻找为循证医学提供临床证据的方法和途径;搜集、整理各类信息资源从中发现循证医学信息源的分布规律和检索技术;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