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激活态雪旺细胞( ASCs)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对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s)神经方向分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酶消化组织块法结合机械分离法分离培养ASCs;Ficoll法分离得到人脐血单个核细胞(HCMNCs)并经贴壁培养、分离后获得HUCBMSCs.采用全反式微甲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对照组)、ASCs培养基半量换液法(实验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法( Western blot)半定量、荧光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PCR)[神经纤维200 (NF20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定量分析等方法在诱导培养后1、2、3、4周进行综合评价HUCBMSCs诱导分化,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证实HUCBMSCs在ASCs和全反式微甲酸及bFGF、EGF的作用下向神经源性细胞分化.不同诱导时间细胞阳性率、Western blot半定量、Real-time PCR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时间内两种诱导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Cs可以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并促进HUCBMSCs向神经源性细胞分化,与传统全反式微甲酸诱导方法比较更简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硫酸镁(MgSO4)联合局部移植自体激活雪旺细胞(AASCs)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双后肢隐神经激活自体雪旺细胞(SCs),并进行体外分离、培养、传代获得大量细胞.Wistar大鼠48只以IMPACTOR MODEL-Ⅱ打击器制备脊髓胸10(T10)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单纯DMEM移植空白对照组(A组)、MgSO4腹腔注射组(B组)、AASCs移植组(C组)和MgSO4腹腔注射联合AASCs移植组(D组).对各组实验动物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行为学评分(BBB评分),生物素葡聚糖胺(BDA)示踪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取出动物损伤段脊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所有大鼠在脊髓损伤后出现下肢截瘫,各组BBB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脊髓损伤区及其远端BDA标记的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组;各组脊髓NF200和GFAP免疫荧光染色阳性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阳性面积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结论:MgSO4联合AASCs能保护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并促进其轴突再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治疗老年Schatzker V型及VI型骨折的优势。方法对我院2016~2018年收治的35例老年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Schatzker V型及VI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即刻及1、2、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tibial plateau angle,TPA)及后倾角(posterior slope angle,PA),采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评价手术复位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系统,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进行评价。结果本组共35例,其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61~81岁,平均(69.46±6.15)岁。Schatzker分型V型20例,VI型15例。术后即刻X线片显示共30例获解剖复位,5例关节面遗留2 mm台阶。Rasmussen放射学评分12~18分,平均(16.26±1.93)分。各时间点TPA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5,P=0.99)。各时间点内侧PA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P=0.99)。各时间点外侧PA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7,P=0.98)。术后HSS评分为79~95分,平均(86.51±4.29)分。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为18~29分,平均(25.54±2.96)分。膝关节活动范围为90°~135°,平均(120.37±10.99)°。所有患者术后1年随访均显示骨折愈合。结论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治疗老年Schatzker V型及VI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术中软组织损伤小的特点,且Rasmussen评分及HSS评分显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芩苷促进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信号传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TAT)的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方法从孕14~15 d的SD大鼠胚胎大脑皮质中分离NSCs,体外培养传代,实验用第3代NSCs。随机分为对照组,低、中、高黄芩苷组(分别含黄芩苷7.5、15、30μmol/L),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组和黄芩苷+LIF+bFGF组。培养6 d后,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观察各组中微管相关蛋白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培养2 h与6 d后,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各组中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黄芩苷可使NSCs中MAP-2表达增加,GFAP表达减弱;LIF+bFGF可促进NSCs中GFAP表达增加;黄芩苷可抑制LIF+bFGF引起的NSCs中GFAP的表达增加。黄芩苷可下调NSCs中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LIF+bFGF可上调NSCs中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黄芩苷可抑制LIF+bFGF引起的NSCs中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的上调(P<0.05)。结论黄芩苷可诱导NSCs向神经元分化并抑制其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该作用可能经下调NSCs中STAT3的磷酸化水平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患者初次骨折后发生再骨折的风险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门诊及住院的年龄50岁以上、临床可确诊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273例,根据是否有骨质疏松骨折病史分为再骨折组48例和骨折组225例。分析患者一般资料、骨折类型、股骨颈DXA骨密度测定T值、Charlson合并症指数、骨折时间等临床特征,并行运动协调技能评价。结果骨折组年龄(67.7±8.5)岁,再骨折组(72.7±9.5)岁;再骨折组女性占77.1%,高于骨折组女性构成比70.2%;再骨折类型以椎体骨折后再次发生股骨颈骨折最多见,其次为股骨颈骨折后再次发生股骨颈骨折。再骨折发生的风险因素包括高龄(>75岁,HR =1.23;>85岁,HR =1.68)、女性(HR=1.36)、曾发生椎体骨折(HR=1.62)、曾发生髋部骨折(HR=1.27),骨密度- T值<-3.5(HR =1.38)及运动协调技能减退(HR= 1.27)。再骨折平均发生于初次骨折后(3.7±2.5)年。骨折组随访2年内再骨折发生率4.9%(11/225)。结论 有初次骨质疏松骨折病史的患者发生再骨折的风险仍然很明显,两次骨折之间有足够的间隔采取措施降低再骨折的风险。特别是对发生椎体、髋部骨折的老年女性应进行干预,进行运动协调技能的康复训练和防跌倒练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髌内侧滑膜皱襞的存在、分型与对应股骨内侧髁关节软骨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7月所行的膝关节镜探查手术录像资料,共收集到有髌内侧滑膜皱襞者76膝作为研究组,记录它们的改良Sakakibara分型与对应股骨内侧髁软骨损伤的有无及Outerbridge分级,并按年龄、性别比例相近随机选取80膝无髌内侧滑膜皱襞者作为对照组,研究髌内侧滑膜皱襞与对应股骨内侧髁软骨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股骨内侧髁软骨损伤发生率分别为89.5%和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研究组中BCD型较A型软骨损伤发生率高,分别为95.2%和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股骨内侧髁软骨损伤程度与髌内侧滑膜皱襞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0.611, P=0.000),并与患者年龄相关(r=0.271,P=0.019).[结论]髌内侧滑膜皱襞的存在增加了对应股骨内侧髁软骨损伤的危险性;髌内侧滑膜皱襞的棚架样外观也是股骨内侧髁关节软骨损伤的一个危险因素;股骨内侧髁关节软骨损伤程度与髌内侧滑膜皱襞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Nogo抗体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ogo抗体应用于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中的疗效。方法压迫法制成Wistar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共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Nogo抗体治疗,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术后第1天及4、8、12周,对两组动物的双后肢进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检查,记录N1及D波潜伏期和波幅;术后第1天及2、4、6、8、10、12周对动物进行Basso Beatlie Bresnahan(BBB)运动功能评分。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出脊髓组织,冷冻切片后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神经元中丝改变;神经纤维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纤维再生情况,并测量染色阳性面积,综合评估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程度。结果术后第1天及4、8、12周,实验组SEP-N1潜伏期分别为(38.51±0.70)ms、(37.54±0.47)ms、(35.43±0.30)ms、(34.88±0.27)ms,对照组为(38.76±0.33)ms、(38.55±0.49)ms、(36.61±0.38)ms、(36.06±0.2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EP-N1波幅及MEP-D潜伏期和波幅、BBB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神经纤维免疫荧光染色阳性面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Nogo抗体治疗脊髓损伤能促进神经元的再生,恢复脊髓功能。Nogo抗体的获取比较方便,技术操作简便易行,为其真正应用于临床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发病机理及其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先虎  冯世庆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9):1473-1474,1479
早在1782年比利时的产科医生就发现了由于L5椎体前滑脱导致难产的现象,而脊柱滑脱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人Killan于1854年提出来的。1930年,Jumghamns报道60例滑脱尸检中有14例没有椎弓峡部缺损,因而提出了假性脊椎滑脱一词:Macnab对22例病人的解剖、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后进行分析,提出应称为“椎弓完整的脊柱滑脱症”。1955年Newmall发现Macnab所称的“椎弓完整的脊柱滑脱症”不是唯一类型的伴有神经弓完整的滑脱。所以,他将这种滑脱结合其病理变化称之为“退变性脊柱滑脱(degenaralive spondylolisthesis.DS)”,并将其定为Ⅲ型腰椎滑脱。近年来,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的研究愈来愈多,在许多相关问题上的看法不一,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Neurotropin联合Celecoxib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临床方法,将130例膝关节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为6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Celecoxib,实验组给予口服Celecoxib和Neurotropin,共治疗4周,停药后继续观察2周。采用Lequesne指数作为疗效评分标准,观察服药前后膝关节症状变化:包括休息痛、运动痛、压痛、肿胀、晨僵和行走能力的改善程度,记录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实验室生化指标等。结果治疗后4周,两组Lequesne总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继续观察2周,两组都能维持原有的治疗效果。治疗后6周,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4%比88%)。安全性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eurotropin联合Celecoxib治疗KOA,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增加副反应,疗效优于单纯的Celecoxib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胚胎脊髓细胞悬液(fetal spinal cord cell suspension, FSCS)联合自体激活 雪旺细胞(autologus activated Schwann cells, AASCs)在损伤脊髓移植区中的突触发育过程。方法 42只 Wistar成年大鼠结扎单侧隐神经, 1周后取出结扎远端神经组织, 分离、培养、纯化 AASCs。以改良 Allen 法(10g x 5 cm)打击脊髓, 3天后将孕 14天(E14) FSCS 20μl联合 AASCs植入损伤空腔, 移植后 2、4、6、 8、10和 12周, 以光学显微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移植物成活、分化及其与宿主之间关系。结果 移植区 AASCs生长分化良好, 胶质瘢痕少。成神经细胞最先展示了胞质突起, 随之出现低电子密度的突 触前、后膜, 突触前、后膜电子密度逐渐增高形成良好的致密突起。突触小泡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 突触 小泡有圆形清亮小泡、椭圆形小泡、颗粒状小泡和扁平小泡-f型。突触的连接方式由单个的胞体-树突 突触, 出现多个的胞体-树突和树突-树突突触。同时, 移植成神经细胞、成少突胶质细胞、成星形细胞的 细胞器日渐完善, 细胞功能活跃。血脑屏障也随之出现。移植区可见神经微丝、组织胺、降钙素基因相关 肽、胶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纤维。结论 (1) AASCs辅助下 FSCS在成年大鼠损伤脊髓内可发育为成熟 的突触; (2) FSCS与宿主脊髓重建突触方式的信息交换具有潜在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