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0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l例Sweet综合征。患者女,49岁,因面部、四肢反复水肿性红斑、斑块伴疼痛7月余,再发加重4天入院。体检:鼻梁部、鼻部、右颈后部、双手及右足部明显水肿性斑块,边界清楚,部分表面破溃、结痂,少许渗出;部分皮损似假水疱样、脓疱样,周围绕以红晕,皮损压痛明显。组织病理:真皮水肿,浅层血管扩张充血,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该患者虽无发热,但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仍可诊断为Sweet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报告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1例。患儿女,10岁,右下腹、外阴萎缩5年,无明显自觉症状。皮肤科情况:右下腹、右侧会阴、阴唇部可见境界清楚的萎缩性斑片,萎缩凹陷区皮下血管清晰可见。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真皮胶原纤维减少,真皮血管扩张充血,浅层血管周围稀疏淋巴组织细胞浸润,皮下脂肪层、脂肪细胞呈团块状,少许坏死。  相似文献   
3.
黑踵病1例     
黑踵病(Black Heel)又称足跟瘀斑,为发生于足跟部群集的皮下出血性黑色小斑点,该病本身无大碍,但皮损不典型时易被误诊为黑素瘤、疣.近期我们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41岁.因发现右足根缘褐黑黄点、黑斑1年就诊.1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足根缘一块褐黑点、黑斑,无自觉症状,无破溃及渗液.自述在该部位发现褐黑点前从未发现过色素性改变,否认有外伤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患者喜好羽毛球运动,每周3次,每次2至3小时,累计近10年.  相似文献   
4.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eosinophilic pustular folliculitis,EPF)又称为Ofuji病(Ofuji's disease,OD),1970年由日本学者Ofuji首次命名报告[1],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皮肤、毛囊性疾病.EPF临床较罕见,我中心门诊自2007年10月-2011年6月诊治8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例EPF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其中男6例,女2例,男女比例为3:1,平均年龄33岁(23~61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病程3.33年.8例患者中除2例为香港居民,其余均为本省居民,家族成员中均无类似患者.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82岁,面部、躯干浸润性红斑伴痒1月余来院就诊.组织病理示:真皮毛囊上皮水肿,黏液池形成,毛囊内及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阿新蓝染色(+).免疫组化示:CD3(+)、CD4(+)及UCHL-1(+).诊断为毛囊粘蛋白病向嗜毛囊性蕈样肉芽肿转化.  相似文献   
6.
作者于1988年和1989年分别在法国麻风发现率不同的南Marquesas群岛和Maupiti岛检测了人群中抗酚糖脂I(PGL-I)的IgM水平.用天然三糖-3-P-羟基-丙酸苯酯牛血清白蛋白作抗原,指端针刺法采血,应用ELISA法检测抗PGL-I IgM水平.凡抗PGL-I IgM水平OD≥0.200者均作临床检查,皮肤涂片,按Cho等报告的方法取静脉血测血清PGL-I抗原水平.结果:在过去30年,上述两地区麻风的平均年发现率分别为57.1/10万和4.4/10万.1988年在南Marquesas所采集的2677人的血标本中,抗PGL  相似文献   
7.
报告痒疹型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患者男,23岁,因胸、背、双上臂起皮疹9年就诊。皮损病理示:表皮下裂隙形成,其下小血管增生、扩张,管周少量噬色素细胞,淋巴组织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8.
王剑  吴铁强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11):520-520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报道,多采用体针疗法,而采用头针的报道尚少见。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头针疗法治疗产后尿潴留38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8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初产妇37例,经产妇1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34岁;病程最短6小时,最长3天;均经小腹部按摩、热敷、导尿及肌注新斯的明等处置无效,而来诊者。2 治疗方法取穴:依据《头皮针穴名标准化国际方案》,取顶中线及额旁3线,定位如下。顶中线:患者取仰卧位或正坐位,于头顶部取从督脉百会穴到至前顶穴,长度为1.5寸,只有1条线。额旁3线:患者体位同上,于头前部的胃经…  相似文献   
9.
报告1例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患者男,15岁,左大腿暗紫红色靶形丘疹6年,无明显自觉症状。专科检查:左大腿见一1.5 cm×1 cm大小暗紫红色斑丘疹,呈靶形,中央见1.0 cm×0.3 cm大小暗褐色丘疹,质硬,周围绕一暗紫红色淤血环,丘疹与淤血环间皮肤呈淡黄色。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轻度棘层增厚,真皮浅层血管增生、扩张充血,扩张血管与表皮平行,部分管壁内皮细胞肿胀,似鞋钉样突向管腔;真皮中层血管呈裂隙状,呈垂直走向;见较多管外红细胞,真皮中层见含铁血黄素。根据临床及组织病理,诊断为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  相似文献   
10.
手部皮炎近十年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部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湿疹皮炎类疾病,特别是慢性、顽固性手部皮炎处理比较棘手。为此,综述了近10年来手部皮炎的处理进展,包括各种可能的预防措施及外用、口服药物、光疗法等新的治疗手段的评价,为手部皮炎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