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是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大学教学的新使命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面对程度越来越高的全球化经济,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力度不断加大,大学培养人才的使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作为传递知识、生产知识、创造知识的场所,大学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会学生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医学本科教育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与5-氟脲嘧啶对大肠癌LoVo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台盼蓝染色法测定药物对LoVo细胞抑制作用与时间和剂量的关系,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免疫印迹分析对药物作用进行检测.结果 Annexin V-FITC和PI双染细胞,复方苦参注射液(40μg/L)和5-Fu(5-氟脲嘧啶,12.5 mg/L)共同作用LoVo细胞24 h后,处于正常生长状态为64.3%,凋亡细胞占26.5%与单一使用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苦参注射液(40μgg/L)和5-Fu(12.5 mg/L)共同作用时首先激活Caspase-3和Caspase-9,而Caspase-8则是一个晚期事件.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和5-Fu对LoVo细胞的生长具有协同抑制作用.两种药物的共同作用与单一使用一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 患者男,57岁,以突然上腹部剧痛4 h于2007年11月6日入院,疼痛呈阵发性,无放射性疼痛,恶心、呕吐,为淡黄色胃内容物,呕吐后疼痛稍缓解,腹泻2次,黄色水样便,无血便,肛门少量排气,小便正常,轻微咳嗽,少痰.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史10余年.人院查体:T 37.4℃,P90次/min,R 25次/min,Bp 125/80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急性痛苦面容,全身皮肤、浅表淋巴结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符氨酰胺强化的PN对左半结肠梗阻一期肠切除术后的作用。方法选择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左半结肠梗阻行一期肠切除术的患者37例,随机分成研究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术后常规肠外营养,研究组加用谷氨酰胺注射液,持续7d,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和临床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第7d白细胞计数、IL-6、APACHEII评分低于对照组[(6.4±1.1)×10^9/LVS(8.9±3.3)×10^9/L,(16.6±7.1)ng/LVS(28.6±10.3)ng/L,(4.64-1.8)分VS(7.3±2.5)分1,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研究组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72.0±5.2)hVS(82.5±7.2)h],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研究组的肺部感染率小于对照组(2/18VS8/1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吻合口瘘发生率(4/18VS6/19,2/18VS3/19)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研究组吻合口瘘发生时间较晚、全身炎症反应较轻,均保守治疗治愈,对照组2例经造瘘治愈。结论谷氨酰胺强化的PN能明显减轻左半结肠梗阻一期肠切除术的炎症反应,控制感染,保护和修复肠道粘膜,促进肠功能恢复,从而达到加速康复外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冼沛中  康旭  王三明  徐飞鹏 《海南医学》2004,15(8):77-77,39
目的 探讨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空肠吻合口漏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2002年间2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方法改进。结果 21例手术患者均治愈.无1例术后发生胰空肠吻合口漏。结论 重视手术基本操作.采用连续缝合及T管胆汁外引流、胰液内引流的方法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VEGF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RT PCR对 6 2例大肠癌进行了检测。结果 :6 2例大肠癌免疫组化 2 9例VEGF表达阳性 ,阳性率 4 6 8% ;RT PCR组 2 6例VEGF表达阳性 ,阳性率 4 2 0 %。肿瘤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和肌层、浆膜下层时 ,VEGF表达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但当肿瘤侵犯到浆膜层和浆膜外时 ,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增高 (P <0 0 1 )。淋巴转移组的VEGF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未发生淋巴转移组(P <0 0 1 )。两种实验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VEGF与肿瘤浸润深度及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除手术切除外未经任何其他治疗的不可治愈的结直肠癌患者,行原发肿瘤切除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143例除手术切除外未经任何其他治疗的不可治愈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1例予姑息性切除(减瘤手术组),52例未切除(非手术组).比较原发肿瘤切除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减瘤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明显长于非手术组(3个月),P<0.01;只有远处转移不合并有癌性腹水和种植转移者手术切除原发肿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明显长于非手术切除患者(3个月),P<0.01.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结直肠癌患者减瘤手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不会造成癌扩散,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大肠癌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研究其与大肠癌临床特征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相关性,探讨Survivin在大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收集6 2例大肠癌标本及其病例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VEGF、bFGF在大肠癌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VEGF、bFGF基因在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均不表达,在6 2例大肠癌组织中,30例Survivin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 8. 39% ,Survivin与大肠癌的Ducks分期密切相关(P <0 .0 0 1)但与病理分化无关(P >0 .0 5 )。2 9例VEGF表达阳性,阳性率4 6 . 18% ,4 5例bFGF表达阳性,阳性率75 . 5 8%。肿瘤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和肌层、浆膜层时,VEGF、bFGF表达无明显差异(P >0 . 0 5 ) ,但当肿瘤侵犯到浆膜层和浆膜外时,VEGF、bFGF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增高(P<0 . 0 0 1)。淋巴转移组的VEGF、bFGF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未发生淋巴转移组(P <0. 0 0 0 1)。结论 Survivin基因、VEGF、bFGF与大肠癌的Ducks分期有密切关系但与病理分化无关,检测Survivin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毕Ⅱ式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后间隙内疝的原因,总结吻合口后间隙内疝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吻合口后间隙内疝的诊治情况,参阅相关文献。结果 5例均手术证实,1例术前诊断,4例术前诊断为腹膜炎或肠梗阻;输入袢长(15~23cm)导致后间隙较宽,吻合口后间隙均未关闭;2例手术复位,2例因小肠坏死行部分小肠切除,1例因吻合口坏死行Roxen-Y吻合口重建;4例治愈,1例因高位肠瘘而死亡。结论吻合口后间隙内疝进展快、病情严重,需综合分析才能早期诊断,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关闭吻合口后间隙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毕Ⅱ式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后间隙内疝的原因,总结吻合口后间隙内疝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吻合口后间隙内疝的诊治情况,参阅相关文献。结果 5例均手术证实,1例术前诊断,4例术前诊断为腹膜炎或肠梗阻;输入袢长(15~23cm)导致后间隙较宽,吻合口后间隙均未关闭;2例手术复位,2例因小肠坏死行部分小肠切除,1例因吻合口坏死行Roxen-Y吻合口重建;4例治愈,1例因高位肠瘘而死亡。结论吻合口后间隙内疝进展快、病情严重,需综合分析才能早期诊断,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关闭吻合口后间隙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